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王守仁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杰出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8期  作者:鄭傳良  出版时间:2000-09-10
    关键字: 王守仁 明朝 心学 姚江学派

    王守仁(公元一四七二—一五二八年),是明代著名杰出的哲学家、敎育家、军事家、文学家。原名云,更名守仁,字伯安,自号「阳明子」,人称「阳明先生」。明成化(宪宗朱见深)八年(一四七二)九月三十日,生于浙江余姚县城内龙泉山北麓的「瑞云楼」(今武胜门内寿山堂)。王守仁的先世为山东东部琅琊人(胶南县南境),自东晋王羲之南迁浙江会稽(绍兴),至南宋王寿(王阳明十一世祖)迁居余姚。其父王华,于成化十七年(一四八一)中状元,官至京都金陵(南京)吏部尙书。翌年,派人

  • 文章歷代浙江天才兒童㈡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9期  作者:周蔚庭 出版时间:1982-09-06
    关键字: 浙江省 天才儿童 王守仁 宋濂 陈其美

    一九、王守仁,字伯安,明余姚人。他的母亲怀胎十四个月,才生下他来。初名王云,到五岁还不会说话,有一天,一个和尙劝他祖父替他改名,改成王守仁,因此才为说话。有一次,他忽将祖父读过的书背诵出来,他祖父惊奇地问他,他说:「从前听祖父朗诵时,我就暗暗的记诵下来。」十一岁时,他祖父偕同到京城,路过金山寺,他祖父和几位朋友飮酒赋诗,论到他祖父吟诗时,一时吟不出口,他在旁边代吟道: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萧吹彻洞龙眠。十五岁时,有一天,梦见

  • 文章王守仁十岁能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10期  作者:恆老  出版时间:1974-10-30
    关键字: 王守仁 作诗 平反 人物事迹

    王守仁,明浙江余姚人,字伯安,筑屋于阳明洞中,自号阳明子,人称之曰:阳明先生;父名莘,号德辉,成化十七年宪宗时第一名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尙书,有器度,事亲至孝——祖母岑氏,温良恭俭,百岁而终……孝宗弘治十二年,守仁应试中进士,翌年授刑部主事,正德年间,武宗命其巡抚南赣,平大帽山诸贼,定宸濠之乱,明代「文臣用兵」,未有如守仁者,卒年七十岁,赠新建侯,諡文成,其学说良知良能为主,外称姚江派。相传当时守仁孕育其母腹中者历十四阅月,生前一日,祖母梦见神人从云中送下

  • 文章王守仁文才武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2卷 第3期  作者:董有華 出版时间:1990-03-10
    关键字: 王守仁 明朝 哲学 唯心主义 诗词

    明朝年间,余姚出了一位既是哲学家、敎育家,又是宿将的名人,叫王守仁。而今,余姚「四碑亭」,留有纪念他的碑亭。碑文是:明先贤王阳明故里。楹联:曾将大学垂名敎,尙有高楼揭瑞云。横额:眞三不朽。王守仁字安伯,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生于余姚。父王华,在明成化十七年辛丑(一四八一年)中了状元,王守仁就随父移居绍兴,还到过北京。相传,王华对儿子家敎极严。王守仁少年时学文习武,十分刻苦,但非常欢喜下棋,往往为此躭误功课。其父虽屡次责备,总不稍改,一气之下,就把象棋投落

  • 文章阳明先生王守仁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2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84-02-10
    关键字: 王守仁 学作圣贤 兵部主事 “格物致知” 阳明先生

    敎育部训育委员会编印之「中国历史人物广播讲座史集」中,有关王守仁一篇,系由立法委员王大任先生执笔,中央研究院考古舘技士吴文彬先生绘图,玆征得出版单位同意在本期本刊转载,以飨乡邦人士。(图略)

  • 文章兩浙人英傳(十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8卷 第1期  作者:章乃羹梅先 出版时间:1985-01-10
    关键字: 两浙人英 传记 王守仁 徐爱 阳明之学

    ㈤阳明之学王守仁 字伯安,明余姚人。父华,成化辛丑进士第一,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守仁登弘治进士,授兵部主事,正德初,刘瑾乱政,守仁抗疏论其罪,忤瑾,下诏狱,被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守仁至龙场,日夜端居默坐,澄心内观,一夕大悟,踊跃若狂,以所记忆五经之言,一一脗合,遂自信以「致良知」为圣门秘旨。瑾诛,用兵部尙书王琼荐,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赣南汀漳等处。当是时宸濠久蓄异谋,连群盗,众至数十万,守仁至赣,日夜练兵敎射,名讨洞贼,实以备濠,因自请提督军务得便

  • 文章明代浙江名臣錄(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10期  作者:方鳳揚 出版时间:1969-09-20
    关键字: 明朝 浙江名臣 于谦反对迁都 土木堡 英宗复辟 于谦 王守仁

    内阁的刘健,李东阳,各有所长,刘长于决断,李长于谋略,他周旋其间,侃侃而谈,使得刘李二人的考虑得以面面俱到。当时朝中的积弊已深,列如「御马监」的「龙骧四衞」,由于不归兵部统辖,吃空额,造假账成为惯例。孝宗想下诏旨申禁,谢迁便说,「虚言设禁无益」,必须命令主管的单位一一例擧各种弊端,明白严定条规,犯条规的必杀。谢迁和徐溥、李东阳同称为弘治贤相。王守仁:(已详本第五期,略。)此外,尙有神宗时代的兰溪赵志皐,鄞县沈一贯,山阴朱赓等人,都一再拜相,惟限于篇幅,不赘。看了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