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滩簧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觀賞甬劇『典妻』後有感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119期  作者:周公 出版时间:2006-12-31
    关键字: 甬剧 《典妻》 花鼓滩簧声腔 宁波

    宁波市艺术剧院属下的甬剧团和民乐团,最近接受台北市立国乐团之邀请,由大陆文化部港澳台司综合硏究处副处长梁斌和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张松才率领两团演职员四十余人来台访问,并于十一月廿五日和廿六日两天晚间,假台北市中山堂前后各演一场,作为两岸文化艺术实质交流。笔者于十一月廿五日晚有机会观赏难得一见的家鄕戏—甬剧『典妻』,观后感触良多。甬剧是用宁波地方方言演唱戏曲剧种,属于花鼓滩簧声腔。它最早在宁波及附近地区演唱,当时叫做「串客」,一八八〇年串客班到上

  • 文章漫談寧波傳統文化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25期  作者:羅志道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宁波 马灯调 滩簧 团拜 同乡

    宁波同鄕」月刊第二二二期第三十二页刊载出版委员曁会刊作者联合座谈会纪录全文,拜读之余,使身为宁波人的我引以为傲。其一主编张行周鄕长在「维护家鄕传统文化」题目中指出「什么是宁波家鄕文化呢」?他说,马灯调、宁波滩簧,也可以说是家鄕文化;水祥云先生曾说,宁波有句俗话:「三日呒饭吃,凸肚过江桥」,是不是算宁波文化?我读到这里不禁莞尔发笑,确实,这是道道地地的宁波固有传统文化。水鄕长提出这久而未闻的宁波俗话,对我来说,已将近四十年未曾听过。这是一句意义非常深刻

  • 文章杭州的民間藝術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7期  作者:姚石如 出版时间:1982-07-06
    关键字: 艺术 小调儿 隔壁戏 弹词 滩簧 曲艺 武林班 说书

    杭州是南宋的故都,以言民间艺术,自不在少,但离鄕日久,不免淡忘,玆就记忆所及,概述如次:一、滩簧滩簧」是一种弹词曲调,用杭州语音婉转唱出,故又名「杭滩」,因为苏州也有「苏滩」,大都小规模的以五人组成,大规模的则有七人或九人组成的。分生旦、浄末丑等脚色,开唱时,以两张或三张八仙桌直拼,往往以净角居上座,其余分坐两边。乐器有三弦、琵琶、胡琴、小锣、大钹、鼓板等,也有用大锣的,名曰「锣鼓滩簧」,则较少见。所唱亦像戏文,如「单刀赴会」,由浄角唱关公,开口唱

  • 文章舟山儿歌与宁波滩簧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7期  作者:雲燕 出版时间:1984-12-01
    关键字: 舟山儿歌 宁波滩簧 乡土文艺

    ㄍㄡˊ)。癞头撑江船癞头皮,撑江船。一撑撑到半路里,捡(ㄘㄚˋ)个破铜钿(ㄋ一ˊ),抬个老婆(ㄋㄩㄨㄙˊ)享享福,生(ㄙㄤ)出儿子像萝卜,酱油麻油揾揾(ㄨㄅ)吃。哭竹毛哭竹毛,打大砲,一打打到(ㄌㄜ)黄泥岙,拆(捡)把小剪刀,剪剪眼霎毛。又会哭又会笑又(一ˊ)会哭,又(一ˊ)会笑,城隍庙里拆(拾)张票。大眼睛大眼睛,敲(ㄎㄠˋ)凉亭。凉亭敲碎,大眼睛逃走。先生先生先生先生,翻落皮坑(粪坑)。快快撩起,剩只袜底。宁波滩簧。宁波滩簧很多,我只会一则,现在把它写出来,请鄕长

  • 文章追憶杭州地方戲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12期  作者:孫尚志 出版时间:1989-12-10
    关键字: 杭州 地方戏 滩簧 堂鸣 隔壁戏 髦儿戏

    的演出,我想敎育部长毛高文恐也难负此重担,盖时势所趋,占人口比率最高的靑少年,对国剧知之不多,如何能成国剧的观众呢?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古今同漑!附带再谈杭州武林班外的其他地方艺术,如滩簧、堂鸣、说书、隔壁戏、小调儿,亦颇有趣,虽皆成历史陈迹,値得一提,或亦大家所乐闻:一、滩簧:亦称弹词,有苏滩、杭滩之分。苏滩唱白皆以吴语苏白、委婉动听、有一种说不出的可爱情调,杭滩风格不同,杭州人听来另有一种风情、两者截然不同,各擅其胜,皆五人或七人之组合,于婚丧喜庆场合中演

  • 文章鄉情漫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98期  作者:周時鍊 出版时间:2010-09-10
    关键字: 弥勒佛 萧姓塑像 顺庄制度 蒋介石 宁波滩簧 奉化

    一、奉化人的節儉與民初的建設猶憶四十二、三年初,有記者訪問士林官邸,報導蔣公隨手關燈的節省美德。其實奉化在浙江省中是物資貧乏的三等小縣,一般來說,靠山的鄉,晚間用竹火把,鄉鎮生活較好地區用煤油燈、火油燈、蠟燭、洋燭等。鄉間多用菜油燈,用的祗是二三根燈心。水是挑來吃,沒有自來水,祗是用水井,或河水,衛生都不注重。自民初到二十幾年,才由:⒈北街河丁字埠起築有三個電鼓,分在北街橋、青錦橋、朱家後門,直到東門文昌橋入深橋頭,併入奉化江的大橋,再過舒家注入方門與溪...

  • 文章十里长街话坎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4卷 第4期  作者:陳學文 出版时间:2012-04-10
    关键字: 坎墩 丝织手工业 滩簧 《海树竹枝词》

    以来就有「姚滩」,即滩簧戏种之一,由「苏滩」演化而来,有悠久的历史,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还保留了七十二本戏目。还有颇具海洋文化特色的「出海祭神」、「拜仙姑」、「妈祖信仰」等。坎墩是早年东海边上崛起的移民集镇,是劳动人民靠才智和勤劳所开拓的一片沧海桑田,移民靠著围垦文化(动力基因)、移民文化(合力基因)、商贸文化(活力基因)三大文化合力所缔造的明清江南市镇之一种新模式,它与明清江南市镇有着不同发展途径而别具特色,值得研讨的历史特例。

  • 文章宁波滩簧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期  作者:湯康雄 出版时间:1967-10-01
    关键字: 宁波滩簧 花鼓戏 中国传统曲艺 地方风俗 思乡之情

    宁波滩簧,简称甬滩,一名「串客」,又名「的笃戏」或「花鼓戏」,上海娱乐界则称为「四明文戏」。甬滩在游艺场中的地位,虽不能同后来居上——「越剧」相提并论,然与「申曲」「苏滩」,可称并驾齐驱,盖各处地方戏自有同鄕人士偏爱欣赏,异曲同工,各有千秋也。甬滩盛行在淸末民初之际,发源地根据传说,乃邻县诸曁、嵊县的鄕村中。始作俑者,为鄕村农民,他们于秋收之后,无所事事,集合喜欢哼哼小调的工人,将古今民间新闻,信口编成俚俗小曲,配以鼓板胡琴,在村中演唱消遣。之后,渐渐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