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浙江美食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遂安「包蘆粿」——玉米為食瑣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4期  作者:方剛生  出版时间:1987-04-10
    关键字: 苞芦粿 浙江美食 制作方法 窝窝头

    讀了於建勛鄕長「淳安玉米餅」小品,不禁饞涎欲滴。淡漠了的鄕思離愁,又復如湧泉般冒起。「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釆襭,此物最相思。」當年爲戡亂復國而來寶島的英年志士,如今都已「而視茫茫,而髮蒼蒼」,甚至已不復於人世。然而漢賊未滅,神洲未復,驟讀此故鄕特有兒時愛吃食品文,焉得不興故國之思?何況許多人失落在大陸的老伴,今天仍否安然無恙?抑如詩中這位征人之妻,哭卒於紅豆樹下呢?怎不令人黯然神傷!包葱肉饀子而後油煎的玉米餅,鄕人稱之爲「包蘆粿」。牠具玉米特有...

  • 文章永嘉的嘗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1期  作者:繆伯華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浙江永嘉 乡土情怀 美食尝新

    嘗新二字就字義言,嘗卽品嘗,新卽新鮮,就是謂嘗時食之新出者。禮記有:「孟秋之月,農乃登穀,天子嘗新,先薦寢廟」記載。孟秋卽農曆七月,新穀登場,農人上獻於天子,我國古時以農立國,極重農事,天子欣慰本年稻穀業經收成,故未嘗新之前,先薦祭於寢廟,是何等鄭重其事,由此得知嘗新這個名詞,在上古時代卽曾經有了。我鄕永嘉縣民俗亦有嘗新之擧行,原始於鄕村之農民,嗣後逐推廣於城市,其擧行情形,須先由永嘉縣稻種說起。永嘉縣處甌江下游,河渠縱橫,土地肥腴,農產豐饒,稻種尤多,...

  • 文章嘉善的餛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8卷 第4期  作者:牛半農 出版时间:1996-04-10
    关键字: 浙江嘉善县 馄饨 泡馍 砂锅馄饨鸭 家乡美食

    满橘红」,俗称馄饨,我想这大槪是大水饺了。我国地方大,馄饨风味各不同,在成都称馄饨为「抄手」,和辣椒酱拌食很可口,可是使不习惯吃辣的人辣得实在受不了。江西波阳县有一条长达数里的长街,两旁都是杂货店和点心舖子,点心中最普通的要数馄饨,当地人称「淸汤」,其实汤并不淸,在小时候只知江西人会卖馄饨,大槪就是这个原因。据曾去过香港的友人谈,香港馄饨叫「云呑」,有虾仁云呑,鸡粒汤云呑,还有「砂锅云呑鸡」是用嫩鸡、火腿、菜心煨汤,然后下云呑而成的美食。嘉善早有

  • 文章郭媽—我最初的老師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11期  作者:江生  出版时间:1983-11-10
    关键字: 浙江生活 郭妈 日常美食 人生老师

    郭妈浙江诸曁郭家河人。在我出生那天(一九〇〇年五月十一日)的前一天,来到我家。帮助我娘管家务,带领着我。足有二十年。我家在杭州,只有爸妈哥哥连我四个人。等到我八岁后,爸妈都整天在外做事,把哥哥也带了出去,要到年脚边才囘来过年。平常只有郭妈带着我守家。她是个老实人,和我们好像是一家人。她家穷苦才出来做工,只有一个儿子郭寿昌,奶名叫做牛喜。后来跟我家的邻舍范师父学裁缝,也是个老实人。郭妈带惯了我,我可以离开娘,却一刻也少不了郭妈。我上学是在娘主持的幼稚园

  • 文章杭州名菜背後覓典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9期  作者:北海 出版时间:2007-09-10
    关键字: 浙江特产 杭州美食 历史典故 东坡肉 叫花鸡 西湖醋鱼 宋嫂鱼羹

    之余,渴望知道这些名菜的由来。因此笔者从多方收集名菜中蕴藏着鲜为人知的典故,以飨读者。东坡肉北宋著名诗人苏东坡不但对作诗、书法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堪称是一位我国古代的美食家。他曾将烧肉方法写在自己的《食猪肉》一诗中:「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也就是说,火候要小,要慢火长时间炖煮;水也不要太多,太多则煮成肉汤了。为此慢火久炖,再加上绍兴黄酒的醇香,炖出的肉自然是别有风味。后来他到杭州做太守。当时西湖已被葑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