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俗节日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亦父亦师忆经国先生的慈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3卷 第4期  作者:成耆仁 出版时间:2011-04-10
    关键字: 中韩文化交流 民俗节日 慈爱

    还叮咛早日学成回国之后,为「中韩文化交流」努力、献身!我的第一次回故乡之梦由此得以圆。期末、学期考试日近,我已经习惯性的连日通宵预备。每当考试过之后,以及中国人的三大「民俗节日」时,经国先生以例行性的为外籍学生设晚宴,宴会上经国先生与每位学生以仁慈的笑容问候、关切,他的厚实手掌给我最大的安慰,就像可靠的肩膀。他温暖的双手带领我,使我成为台湾师大最早毕业的外籍生,并在宝岛台湾生根,组合家庭,双十年华的梦,少女成为两个外孙的姥姥。我与经国先生之缘,已经是几十年

  • 文章團圓 炎黃子孫最美好的願望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1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10-01-10
    关键字: 团圆 民俗节日 民俗风情 传闻趣闻 怀念亲人

    我们中国人一向热爱和平,祈盼团圆,团圆是炎黄子孙最美好的愿望。所以在我国民俗节日中,不少节日是「庆团圆」的。七月七,牛郎织女节。有民谣唱道:「七月七日夜,鹊桥来相会。牛郎挑儿担,织女送锦缎。」算得上,一个小型的庆团圆会。《太平御览》卷三一引〈风土记〉说,这天是一个吉庆的日子。「牵牛星,立关粱,织女星,主瓜果。」此日还占卜粮食收获的丰歉,乞求神祗牵牛织女保佑。是啊,你们牛郎织女相会团圆了,也要保佑百姓丰收团圆啊!中秋月,嚼饼盼团圆。历代诗人对中秋团圆吟咏

  • 文章春風楊柳已青青 掃墓追思民族情 也談淸明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4期  作者:何敏求 出版时间:2001-03-10
    关键字: 寒食节 游戏娱乐 扫墓祭祖 踏青 民俗节日

    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事。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定于是日禁火寒食。后世相传,遂以墓祭及巫术性游戏等构成寒食节俗的特殊景观。节气时令外,我国也有民俗节日,如新年不跟立春同日,端阳不与立夏同日,但清明却逐渐把寒食节收归自己的名下,成为节气兼节日的双重身份,而且其节俗意义日益增强。自汉代罢黜黄老,独尊儒术,宗族观念也随之增强;返本追宗,上墓祭扫之风转盛。西汉严延年在朝为官,竟从京师「还归东海扫墓」哩。到了唐代,扫墓之风已扩展到整个社会。《旧唐书·玄宗纪》载,玄宗鉴于士庶之家

  • 文章七夕乞巧祈雙星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4期  作者:連芬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民俗 七夕 节日 传说

    七月七日夜正中,兒童擊瓦聲隆隆。穿針欲繡天孫錦,換巧須移造化功。

  • 文章節日漸漸明朗的「中國表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3期  出版时间:2008-03-10
    关键字: 传统节日 法定节日 民俗 传统文化

    节日更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了。千百年来,除夕的祝福演绎了举国同庆、万民同乐的社会和谐;清明的祭扫承载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命体验;端午的龙舟抒发了平民百姓的豪情壮志;中秋的圆月见证了千家万户的浓郁亲情……节日民俗使中国人生活在一个有情有义的社会。它既是我们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再现,也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作为文化中国最突出的「表情」,成为我们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然而,传统节日的衰微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多种文化激荡中,尽管传统节日在民间从未

  • 文章迎燈節•懸燈謎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27期  作者:瘦民  出版时间:1979-02-01
    关键字: 灯节 灯谜 民俗 节日

    一、流行小的。(射沈光文詩一句)二、乃大驚問所從來。(射沈光文詩一句面出桃花源記)三、四明山長毛造反。(射沈光文詩一句)四、在異域爲奴。(射沈光文詩一句)五、樂觀爲後生之本。(射沈光文詩一句)六、詢歸期。(射沈光文詩一句)七、哭調。(射成語一句)八、神靈。(射成語一句)九、老少配。(射成語一句)十、白居易行年五十。(射成語一句)十一、外國人來華投資。(射成語一句)十二、聯合報副刊。(射成語一句)——謎底下期揭曉。

  • 文章端節瑣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期  作者:袁定華 出版时间:1968-06-01
    关键字: 端午 传统节日 民俗 习俗 端午老虎

    可大显身手。有的固然配搭相宜,有的则一塌糊涂,由此亦可看出该童之艺术才能矣。至节日,似过年贴门神一般,贴在门上。按是物出典,大约其顾禄淸嘉录中,集健人与五毒符为一体者乎?又是日裹角黍最为普遍,而吾鄕亦有蒸做团子者,同粽子分餽亲友。杨万里端午独酌诗,有「团粽明朝便无味,菖蒲今日么生香」句,则知吃团子是宋朝已然矣。另有一种乌馒头,糕饼舖有售,貌既不扬,味未必佳,列为应景时食,殊不解。老虎衣,五毒衫,凡弄璋之家,其外家,是节须要送来,衣黄色,印有虎头虎纹,以及五毒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