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正月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正月十四丫头羹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73期  作者:湯強 出版时间:1999-02-20
    关键字: 丫头羹 正月 习俗

    旧腊新春,人人所得到的享受,是口福。自己家里本已置办满橱满箱(冰箱)的年菜,外加今天亲戚召宴,明朝朋友约敍,餐餐鸡鸭鱼肉,吃得口腻腹胀,反而使人兴「园蔬逾珍馐」之感。多吃少滋味理所必然。因而想起家鄕「正月十四丫头羹」的传奇性故事,信手写出以应景,藉供鄕前辈之囘忆,和使得靑年同鄕们知道故园的风俗。敝邑鎭海和定海旧俗,于每年农历正月十四日,家家户户例有吃丫头羹之举,点缀元宵,亦盛事也。丫头羹是甜食,和酒席上百果羹相若,其作料普通的,仅用糯米小圆子、年糕丁

  • 文章正月里来城隍庙前眞热闹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02期  作者:李飛城 出版时间:2004-02-28
    关键字: 定海 城隍庙 正月习俗

    早在五六十年前,定海城隍庙,正月里最闹热。初一天刚亮,城里衜头居民、鄕间农民、男女老幼,穿着新衣裳,都来城隍庙里赶市面。庙门对面,照墙壁前,长长一排,现做现卖点心吃食摊:猪油葱饼蟹壳黄(别称),夹沙馅饼层打层,生煎包子调味汁鲜美,牛肉油煎小包难得吃,油炖子、海糖糕;羊肉粥、经济实惠小盆菜,桶烫老酒暖暖身。庙门东边摊头多,沿同泰蜡烛道门口先是单(姓)阿德,历年正月老摊位,墙上满挂花绿纸;民国初期有名人物阎锡山、蔡锷、张作霖、张学良、段琪瑞小帧画象汇印挂图

  • 文章記家鄕失米奇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4期  作者:陳爕堂  出版时间:1987-04-10
    关键字: 浙江生活 正月习俗 偷米

    米,可减少虫蛀,另一意义,为保透气,固草囤厚度,约有二寸,如外界温度剧变,不致影响太大。我鄕习惯,十一月十二月均为农闲时节,田间工作,除了种种蚕豆,淸理桑园,水田冬耕以外,唯一的就是鱼池换水,以水车戽出混水车进淸水,也就是补充氧气。到了正月,是亲友们忙着拜年,以及迎接财神等等,正月十三日是上灯节,小孩们点着各式灯笼,有手提的,有轮子可以拉着走的,如兎灯、鱼灯、鸟灯、龙灯……等等,十五日是元宵,除了观赏大游行、提灯会外,还有狮子灯,龙灯、总会到家门口来舞一会

  • 文章今年春节团拜定正月初六擧行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54期  作者:李和恆 出版时间:1992-02-01
    关键字: 春节 团拜 正月 礼堂

    靑田同鄕会一年一度的春节团拜,今(八十一)年因租借场地困难,决定延后至正月初六(国历二月九日星期日)上午九时,假台北市重庆南路二段二十号民众活动中心大礼堂擧行。这是同鄕会自擧办春节团拜以来,第一次把团拜日期自正月初二改为初六日。民众活动中心座落于重庆南路二段与南海路之交叉点,交通方便、目标明显,很容易找得到。同鄕会将发通知给每一位会员,欢迎鄕亲们携眷参加。同鄕会业于元月十一日下午二时召开第九届第四次理监事联席会议中,硏商春节团拜事宜,据悉:今年春节

  • 文章(乡俗趣谈)正月十五请井花姑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23期  作者:雲燕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正月十五 请井花姑娘 新年 乡俗趣谈

    阿拉舟山,有女儿长到十六七岁的时候,到正月十五日那一天要请「井花姑娘」。据说「井花姑娘」住在水井裏,要请她来的时候先要请她附在淘米的筲箕上,再招到家裏,所以「井花姑娘」也称「筲箕姑娘」。在我十六岁的那一年,妈妈吿诉我,我们家今年要请「井花姑娘」。我听了自是高兴。妈妈说,请「井花姑娘」的时候,要在前一天早上先到井边祝祷。并且吿诉我怎么做,怎么说。我们弄堂裏有一口淡水井,井水甘冽,井水冬暖夏凉,到「旱天水」的时候也不会干枯。那年十四日早上我就到我们巷子裏

  • 文章舟山方言尋蹤之十一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28期  作者:王德南  出版时间:2008-06-30
    关键字: 舟山方言 科势 办酒窠 正月头尾 街头

    陈之国学根底甚深,「酒窠」两字当不谬也。③头痛灸头,脚痛灸脚见于朱子语类一一四训门人:「今学者亦多来求病根,某向他说头痛灸头,脚痛灸脚,病在这上,只治这上便了,更别求甚病根也。」今方言中仍沿用,也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喻遇事只顾枝节,无彻底解决之法。④正月头尾(方言读作米)头尾:从头至尾,正月头尾就是指整个正月里。如:「正月头尾,不要说不吉利的话。」头尾一词也见于唐诗。唐齐己白莲集九庚午岁九月作诗:「乱离偷过九月九,头尾算来三十三。」——战乱离别中悄悄

  • 文章丙戌年正月初三吃汤圆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43期  作者:陳昂 出版时间:2006-02-10
    关键字: 丙戌年 正月初三 汤圆会 同乡会 团聚

    五十四年湯圓會,同鄉個個心花開。一年一次團圓聚,自由開心話當年,天南地北老中青,六十甲子近六春。多少同鄉道山歸,人生無常應隨緣。富貴壽考在於天,國家大事放一邊。因果福報天安排,樂觀人生壽命延。子賢媳孝最實惠,同胞相親同兼愛。無罣無凝心自在,一團和氣紫氣現。

  • 文章看龍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4期  作者:潘愛娟 出版时间:2001-04-10
    关键字: 龙灯 闹元宵 家乡 朝拜 正月

    昨晚十点钟的时候,我正躺在床上看电视,床头的电话铃声响了,电话是鄕下的父亲打来的,父亲说,明晚溪前的龙灯要迎到我村,往年灯到我村大槪是下午六七点,估计今也不会太迟,父亲让我一下班就回去看灯。每年的正月十四,邻村溪前的龙灯都要迎到我们村子来朝殿,自从恢复迎龙灯以来,这惯例一直延续到现在,并还将继续下去。改革开放十几年来,迎龙灯已成为农村闹元宵最隆重的节目,过了年,村里的百姓就为迎龙灯的事忙开了,元宵节前后的一段时间,那红红的灯笼随处可见,它点缀著城市,映

  • 文章正月话元宵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2卷 第2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00-02-10
    关键字: 正月 元宵节 灯节 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的由来农历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日。在古代,正月称为「元月」;夜,在古语中叫「宵」,故称「元宵节」。又因历来有「除夕火,元宵灯」的习俗,故又称「灯节」,古时家家户户不仅点上各式各样的灯,还相互串连观赏,街市灯山灯海,亮如白昼;如今呢?元宵灯节同样是国泰民安的标志,反映了群众对安定幸福时代的追求,庆贺和向往。所以一直有「盛世开元宵,元宵灯如潮」之谓。元宵灯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它的由来众说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据《岁时杂记》上记载说:这是沿袭道敎

  • 文章西塢舊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56期  作者:鄔艮生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火轮船 十桥祈福 西坞 正月十四 元宵夜

    正月十四上灯夜行十桥祈福:传说家鄕西坞在元宵夜有行十桥祈福习俗。宁波人的元宵节过的是十四而不是十五。其更改的缘故,有段历史掌故。宁波古称明州,元朝改为庆元路。明朝多数府名复旧,缘明州与国号相重,明太祖朱元璋因府属有定海县(县治设在现鎭海,后分为定海鎭海两县)改称宁波。含波宁海定之意。元朝极权统治,虐待汉人,残酷凶暴。将铁器收去,十家共用一把厨刀,并派人监视,逼得民众喘不过气来。老百姓内心的痛苦和怨恨深深印烙。民前五六四年台州方国珍首先反抗,占据了台州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