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楼氏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夏禹后裔楼氏渊源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4卷 第5期  作者:樓文淵 出版时间:2012-05-10
    关键字: 清明节 祭祖 《仙岩宗谱》

    阳春三月,正是江南地区,草长莺飞,春光明媚好时光。清明节时,仍循往例携眷返乡祭扫祖宗庐墓。欣逢故乡老家—萧山家塔,因早年战乱荒歉,已中断六十年之修谱活动,自改革开放以来,今已物阜年丰,家给户足,经济情况大有改善,感于古人有盛世修谱之义。本村彦硕宗亲倡行,举办仙岩楼氏第十四次修谱工作,历时三年余,经续修藏事。择定于本(二〇一二)农历壬辰年清明后一日,举行圆谱庆典,此为萧山南乡山村之盛事,更为楼氏子孙深感荣幸之大事。楼氏为全中国少数人口姓氏之一,目前

  • 文章夏禹之裔 东之后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68期  作者:俞信芳 出版时间:1999-11-10
    关键字: 西湖先生 藏书 夏禹

    鄞县楼氏,夏禹之后代。自郁开始迁居鄞县与王说、王致等庆历四先生一起创导儒学,推进儒学的发展,为浙东培养出一批人才,从而促进了浙东文化的发展,也大大促进了楼氏家族自身的发展。仅从皇祐五年(一〇五三)至开庆元年(一二五九)的二百年时间里,楼氏共考取了三十八名进士。较之另一大族史家族多出了十名。其成就虽然无法与始祖夏禹相比,但已经足以令世人刮目相看了。周武王封夏王朝遗孙夏后于祀地为东公。东公的后人就把作为自己的姓氏。今河南雍丘县就是祀的遗址。四明

  • 文章(鄕情采风)追怀宋代名臣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31期  作者:樓文淵 出版时间:2013-06-01
    关键字: 逝世八百年 中华文化研讨会 全祖望纪念馆 茂记

    浙东绍兴、宁波获得良好时机,使许多知识分子,都能透过科举选才方式,进入中央或地方政府服务,对国家与地方均有重大贡献。同时因文化的昌盛,孕育、产生诸多著名诗、词人物,如理学家、思想家朱熹亦为其中佼佼者。所以宁波是一个人文荟萃,令人敬仰的古城,过去如此,现今更甚。今年四月清明节前,笔者依往年规矩,返乡祭扫祖宗暨父母庐墓并探访亲友,到达杭州后,分别与友好及宗亲致电问候并道近况,始悉创立已近十年的「中华楼氏文化研讨会」,为纪念宋代宁波钥先贤逝世八百年,特假宁波

  • 文章浙南仅存古城楼——钱子城和鼓沿革——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7卷 第4期  作者:葉正華  出版时间:1991-08-10
    关键字: 古城楼 “钱子城” 鼓楼 历史沿革

    距今一千年以前,吴越王钱镠(公元八五二——九三二年)建国初期,对王国南部重鎭温州很重视,采取严密措施以加强防卫,一面修缮「鹿城」(又叫罗城),一面增筑内城,叫「子城」,历史上称为「钱子城」。钱子城遗址范围,即今鹿城区中心,鼓街道办事处西部辖区,占地面积约为六点七二平方里,城墙四周略呈正方形。东界今仓桥口到渔丰口的解北后巷、解南后巷;南界今渔丰桥口到冰壶潭,即鼓街到原府前河;西界原道前河向北沿城西河(今道前桥菜场);北界原仓桥河。城内有东门坊、西门

  • 文章記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書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6期  作者:張玲蕙 出版时间:1969-02-15
    关键字: 浙江四大藏书家 吴兴刘氏嘉业堂 四明范天一阁 瑞安孙氏玉海楼 海宁蒋氏别下斋 中原文献 四库全书

    吴兴刘氏嘉业堂,与四明范天一阁、瑞安孙氏玉海、海宁蒋氏别下斋被称为浙江四大藏书家,然衡其牙签之富,秘笈之精,刘氏嘉业堂殆为巨擘。嘉业藏书成立历史虽甚暂,然欲溯其家世及其藏书渊源实自刘锦藻始。锦藻字澂如,光緖甲午进士,尝续淸文献通考,自乾隆五十一年至光緖三十年,增辑外交邮传二门,都三百二十卷,后与其子承干商榷体例,断代至宣统三年,并补宪政实业二门,增为四百卷。盖其拥高赀敦儒素可知矣。至其子承干(翰怡)先生少席淸芬,早耽儒素,当光緖中叶,新学盛行,故籍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