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杜甫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略谈李白杜甫对永嘉的眷怀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4、5期  作者:陳偉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李白 杜甫 永嘉 感怀

    唐代诗家,李白、杜甫并尊。李诗飘逸豪放,世称「诗仙」;杜诗沈郁顿挫,世称「诗史」。彼此成就卓越,各造其极。当时舆论,虽或有所谤议,莫衷一是;唯经数十年后,韩愈调张籍诗云:「李杜文章在,光燄万丈长。」二公在诗界的旷古声价,于焉终告拍定。这之前,永嘉故郡的山山水水,遍获刘宗时代太守谢灵运的恣情探历,歌咏揄扬,格外增添华彩,遂令万方瞩目。他对山水,不以遥望暂临为满足,每欲躬履其境、穷搜深赏而后已。宋书本传说他:「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巖嶂千重,莫不备尽。」其征服

  • 文章庾信文章老更成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4卷 第3期  作者:竺柏岳 出版时间:2012-03-10
    关键字: 杜甫 庾信 曹植 曹雪芹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七一二~七七〇)历尽八年安史之乱磨难,逃出敌营,弃官西行,越过秦岭,举家进入四川成都,打造草堂而居,五十岁回顾过去,慨然写下《戏为六绝句》六首,其中一首曰:「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论诗绝句是杜甫首创的一种运用绝句体裁评论诗人及其诗歌的艺术形式。唐代诗坛上掀起了反对六朝绮靡浮艳诗风的浪潮,主张恢复《诗经》传统,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有些人走向极端,全盘否定六朝的文学。杜甫对于庾信的评价才是公允

  • 文章長江三峽旅遊記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1期  作者:謝修身 出版时间:1993-02-01
    关键字: 杜甫草堂 三峡 武侯祠

    六十公里,岷江上游的灌县。拥有二千多年悠久历史,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水利工程。约西元前三世纪秦朝时岷江泛滥,成都平原饱受其害,于是李冰父子大举整治大患,完成都江堰建设后,不仅可滋润成都平原之农作,对于四川经济发展更扮演重要角色。都江堰源流远长,万古长存。在历史上它孕育了古蜀国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使四川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它有防洪、航运、漂木、灌漑等四者兼备的综合效益。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游览都江堰后,写下了「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的佳句。历代诗人贾岛

  • 文章古詩吟哦「青田鶴」(上)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85期  作者:張錢松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青田 太鹤山 杜甫 《杜诗镜铨》

    有「青田鹤」、「青鹤」、「青田翁」之称。写眞:即写生,如实描绘事物。首二句:薛稷壁画中的十一只鹤,都是从青田写生来的。[2] 苍然:形容书画笔力雄劲。出尘:超出世俗。三、四句:壁画的颜色因时间长久快要褪尽了;其笔力雄劲却仍然超出世俗,不同一般。[3] 低昻:忽高忽低,时起时伏。磊落:壮伟貌,俊伟貌。长人:身材高的人。因杜甫这一诗句,后以「长人」指鹤。五、六句:十一只鹤忽高忽低、时起时伏,各有胸怀;其俊伟的雄姿宛如身材高大的人。此二句写鹤之形态。[4

  • 文章古詩的演變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23期  作者:李冰人 出版时间:1981-10-01
    关键字: 古诗演变 李白 杜甫 孔子 王维

    本會對詩詞之研究早在上年二月間已擬組織研究會,請學有根柢者來會指導。嗣因徵求會員時,報名者欠踴躍,致未成立。究其故,一因公務覊身,無暇及此。二因缺乏啓示之文,以鼓舞其興趣。玆閱讀福建會訊第三十二期「古詩觀止」序一文,對中華五千年來詩之淵源、重要、演變均已提綱挈領爲深入淺出之介紹,可使學有根柢者作完善之參考,初研究者有概略之啓示。特商得福建會訊主編委員之同意擇其精華在本刊轉載甚盼讀者能從此提高研究興趣,撥冗入會,爲公餘之雅舉,俾詩詞研究會終有成立之一日,至...

  • 文章詠史 十六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3期  作者:周冠華 出版时间:1991-06-10
    关键字: 诗词 咏史 屈原 项羽 董仲舒 杜甫 李白 苏轼

    天人对策)详阐天人相应之理,归结于尊崇孔子之术。杜甫坎坷坚高节,满怀忠爱深!伤时忧国泪,广厦庇寒心。诗圣千秋仰,篇章万口吟。明夷思往哲,异代托知音!秦始皇妄冀留芳万世歌,暴君勒石遍山阿;谁知魂断沙丘后,臭比腥羶若个多!张良铁椎惊破赢秦胆,筹策荣为帝者师。千古英风人共仰,报韩心事有谁知?曹操分香织履空遗恨,受禅宫都效尤。一代奸雄消歇后,徒留疑冢枕荒丘。曹植独占人间八斗才,洛神词赋费疑猜。剧怜煑豆燃萁日,七步诗成总可哀!李白亦狂亦侠谪仙人,磊落恢奇迥轶伦

  • 文章歲首年終·慨談世局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1期  作者:李森南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杜甫 诗歌 民生 道德 社会发展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几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

  • 文章记诗圣杜甫南游金陵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7期  作者:李森南 出版时间:1993-07-10
    关键字: 杜甫 金陵 南京 建康 三大礼赋

    开元十九年(公元七三一),杜甫二十岁,进《三大礼赋》云:「臣浪迹于陛下之丰草长林,实自弱冠之年。」其游吴越,实始于该年。因当时他的叔父杜登任浙江永康县尉,姑丈贺㧑江苏常熟县尉。安史乱后,尙有姑母留于江南,故在成都时思念姑母,有「诸姑今海畔」之诗句。他的南行是自洛阳出发,沿沟通黄河、淮水、运河而达江南之金陵、姑苏、嘉兴,再渡浙江,上会稽,探禹穴。他到金陵后,与许八拾遗及旻上人同游。缅怀六朝文物与晋代王谢风流,各已杳如云烟,徒兴凭吊而已。惟瓦棺寺壁间尙留有

  • 文章孝水忆房杜诗情传千古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1卷 第8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09-08-10
    关键字: 杜甫 布衣之交 房管 莫逆之交 生死之交

    回鄜州(今陕西富县),从此不为皇帝所看重。诗人回家后,作《北征》诗云:杜子[1]将北征,苍茫[2]问[3]家室。我杜甫授命回鹿州(陕西富县)家中(因在凤翔东北,故称)北征;在渺茫(战乱生死不保)中,探问家室的安危。乾坤[4]含疮痍[5],忧虞[6]何时毕。国家正遭受创伤灾难;忧患啊,何时才能完毕。所遇多被伤[7],呻吟更流血。所碰到的多次战争失利;更为战争的创伤和苦难的现实而忧虑。以上选录《北征》中的几句诗,指的就是房琯败于陶一事。诗论家胡小石评论

  • 文章成都之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4卷 第7期  作者:徐正冶  出版时间:1992-07-10
    关键字: 成都 武侯祠 杜甫草堂 人民公园 蜀绣

    功高百代思。公元七七〇年春诗人杜甫所写最脍炙人口,堪称千古绝唱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武侯祠占地三七〇〇公尺,四周红墙翠柏,环境淸幽。其五重主体建筑为: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西侧为刘备墓。庙门内庭院幽深,中立唐碑「蜀丞相诸葛亮武侯祠堂碑铭并序」文为裴度所作,字为柳公权之兄柳公绰所书,碑为当时名匠鲁建所建,号称文章、书法、刻工三绝。刘备殿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