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库收录台湾地区期刊,为给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本库保存期刊原貌、未删改,不代表本库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用语,请鉴别!
刀法明快为其特色。随着年深日久,其颜色由浅入深,给人增添古雅的美感。雁荡山麓东南侧的温州市和乐淸市,是黄杨木雕的重点产区。乐淸黄杨木雕有悠久的历史,大约在一百九十年前,这里民间流行元宵龙灯会,人们为了美化龙灯,在龙体的骨架上,多喜用樟木或龙眼木雕小件来装饰,继因杨木更利于雕刻,逐渐取代樟木,这就是最早出现的黄杨木雕。淸朝末年,温州著名艺人朱子常匠师,在原有的基础上,有重大改进和新的突破,使它脱离龙灯,发展成为独立单体的案头欣赏品。在技法上吸取石雕、牙雕
情趣的艺术品。这其中,朱子常就是以其敏锐的审美观,捕捉形象,改进工具,开拓题材,创造出形神兼具的作品,为黄杨木雕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的一位民间雕塑大师。朱子常(一八七六—一九三四),温州乐清人,原名正伦,人称伦仙。他自幼喜爱雕塑,聪颖好学。后从乐清磐石阿陆学艺,迁居温州城区开设雕佛店,遂定居温州。阿陆和潘雨亭都为叶承荣长子叶茂纪徒弟王阿旺艺徒,朱子常因此尽得叶家泥塑、木雕技艺,诸如泥塑、雕花、髹漆,龙档木雕和木偶头面雕刻无所不精,尤善塑罗汉、金刚和童子仙官。后
木雕大师朱子常,(一八七六—一九三四)生于温州。原名正伦,因艺术上的成就,当时人称「伦仙」。幼年时拜浙南著名泥塑艺人潘雨亭为师,常在民间庙宇塑佛和神像。经过刻苦学习,熟练地掌握了泥塑的全部技艺。以后又向黄杨木雕艺术家叶承荣学习,开始了黄杨木雕艺术生涯。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敢于创新,创造了许多新技法。他平时广泛收集题材,并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体验,准确把握人物的情态与特征,以简练、含蓄的表现手法,自成一家,他的代表作有「济公」、「老农」、「弥勒戏六孩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048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