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春节风俗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舞獅與武術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2期  作者:李玄湖 出版时间:1983-02-06
    关键字: 春节风俗 舞狮 武术

    时,舞狮和舞龙一样,是庆贺春节的一大节目。舞狮的份子,大多是民间社团组织,且部份是由寺庙负担经费。他们都须受过严格的武艺训练,体魄强壮、精通武术。因此每到献演的现场,不急于舞狮表演,必先进行武术亮相。显示武艺的高超,以适应舞狮前的准备动作,舒展筋肌,润滑身段,才有助于舞狮的表现。但在这种场合,都是不带十八般武器,仅是徒手献艺,于是全体穿的紧身武士装扮,由运用气功开始,再挥拳弹腿、跳跃,相互较量,然后仆地滚身,手翻斟斗,轮盘旋身,临空翻斟斗,临空旋身等。接着跳桌面

  • 文章春風送暖入屠蘇——閑話屠蘇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1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屠苏 风俗 药酒 春节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宋·王安石:『元日』

  • 文章亦談過年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1期  作者:金鏞 出版时间:1976-02-01
    关键字: 春节 风俗 祭祖 过年

    百姓们感其功德,立庙奉祀,过年时敬之祀之,这是不忘其本,知恩报德行为。至祖先尊长,生我育我,以至成长,成家立业,其恩更大,所以逢年过节祭祀做羹饭,以示孝思不匮之义,语云「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又云「传宗接代香火绵绵,这些都为弟子嗣孙们应尽的礼节,亦是社会中应该奉行的善良风俗,故能世代相因,奉行不衰。语云「前船就是后船眼」,一种善良风俗和习惯,必须先行后效,你如期望你子孙尽忠行孝,崇礼尚义,则必你自己做个榜样。三、过年的繁文缛节过年的意义,大致已如上述,但过年

  • 文章春节风俗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 春节 除夕 炮竹 年画 风俗

    春节,是我国汉民族民间最闹热的传统节日。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就已开始各种喜庆活动,不少风俗至今盛行不衰。春节前几日,自帝尧时就有岁未大扫除的习俗,北方叫『扫房』,南方称『掸尘』、『扫尘』。扫尘古称『扫年』,源于驱疫的宗敎仪式。《吕览注》:『岁除日,击鼓驱疬病鬼。』我国自古重视环境卫生,用帚扫地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相传夏帝少康发明了笤帚、簸箕等清洁工具,商代已有清扫垃圾的劳务,周时己知洒水扫地的道理。《礼记》载:『凡内外,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到唐代

  • 文章青田故鄉習俗—分餅、分肉、散祭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3期  作者:項建章 出版时间:1995-03-10
    关键字: 青田风俗 春节 分饼 分肉 散祭神

    故鄕過農曆年是多彩多姿的,農民忙碌了一年,到十二月十五以後,由於天冷冰凍,有的地方已下雪,水田已結冰,他們也不出去工作,大都忙着辦年貨過新年。至正月初一,除了要拜佛外便是祠堂分餅了。分餅:如今祖先的八十擔租穀輪到你收。你必須把祠堂裏外打掃整潔、換貼春聯、懸掛彩燈及大燈籠,亦一副過新年的樣子,神位上掛祖先顏頭(祖先畫像)。初一一早卽準備三牲祭禮,如豬頭、鷄、魚及年糕一爿、酒、香燭紙鞭炮等,也將餅擡來,佈置妥當,約九時請族公主祭,鳴炮後禮成,由祠堂管事取出宗...

  • 文章談年夜飯「圍爐」親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3期  作者:洪炳爐 出版时间:1995-03-10
    关键字: 浙江风俗 春节 祭祖 团圆饭 守岁

    春节是民间最重要节日,因为过年象征一个旧阶段的结束,也代表一个新希望的开始,在农历社会中寒冬原本不利农事,因为春节休假很长,活动最多,仪式最隆重,也是最受重视的岁时节令。在春节各项活动之中祭祖与团圆乃是最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祭祖象征对祖先的怀念与尊敬,愼终追远,也显示飮水思源不忘其本的孝思。自周代起即有年终庆祝丰收并祭祀祖先的宗敎活动,至今除夕祭祖仍为民间最重要过节仪式,春节祭祖不仅是宗敎活动,也显示祖灵崇拜的敬仰。民间的年岁,祭祖必须家庭成员全体参加

  • 文章漫谈春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2期  作者:錢葉蓁 出版时间:1982-02-06
    关键字: 春节 风俗 节气 福字 吉庆 祝福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周礼春官大史;「正岁年序事。」疏云:「一年之内,有二十四气,这二十四个节气,不论工商业或公务人员要知道,甚至连主中馈的主妇们,都该知道才对。所谓「春节」,又叫农民节。以中国民间的习俗来说,所谓「过年」。隆重的程度,比西方人过耶诞节,尤有过之。每逢大年初一,家家户户爆竹声喧,桃符映户。一片欢腾的新气象,到处可见。即使寥寥无几的村落,也是喜气洋洋。宋朝的王安石有一楹联描写元旦的景象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松暖入屠苏。」从这

  • 文章新年話「發財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2期  作者:袁定華 出版时间:1982-02-06
    关键字: 发财 过年 风俗 立春 春节

    親友在新年見面,互道恭禧發財,認作吉利口采;雖人人喜歡發財,若在發財兩字下,古個人字,則在我們寧屬各縣,其辭意竟大相逕庭矣,因「發財人」就是乞丐美號。乞丐屬古今中外所共有,惟我國現在可說已成陳跡;在臺灣上有善政,民皆豐衣足食,除非自不長進,甘淪爲伸手大將軍者,已經絕無僅有。於大陸言,由匪榨壓,民同牛馬,食旣不飽,穿難禦寒,鶉衣骨立,與丐幾希,故亦可謂何丐之有?今仍略述過去之「發財人」類別與規矩,亦是憧憬昔日國人仁慈好施之淳風也。照時序言,新年第一位登府造...

  • 文章談談家鄕的新年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1期  作者:剡川鄔氏 出版时间:1976-02-01
    关键字: 春节 风俗 拜年 庙会 元宵节

    春节新年里元宵将近,方国珍所带领的兵乃是同鄕子弟兵,共甘苦同患难,目标一致,驱逐鞑子。逢到佳节用酒肉犒赏,打打牙祭。但为顾虑元兵偸刼,故提前一日在十四日晚上欢聚庆节。到了十五晚上方国珍带领子弟兵去向元兵突攻刼营,得到胜利的成功。因此宁波人就以十四过元宵节。十四晚上家鄕有赶蛇虫之擧,小孩手提花灯,一手用破竹竿敲地,口中发咤赶蛇虫之声:「吓处,呔处,赶到茅山脚下吃草子,小揑杀,大踹杀。」行十桥是年轻时代玩的,在十四晚上行路经过十条桥,而且不能重复。这样下世就会学

  • 文章年與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4期  作者:毛里強 出版时间:2007-04-10
    关键字: 家乡风俗 春节 年味

    在中華民族絢麗多彩的眾多節日中,最普及、最盛大、最隆重、最具民族特色、最有廣泛影響力的節日莫過於過大年了。數千年來,可以說天下華人家家要過,人人要過年。過年是幾千年來中國人民共同創造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中國傳統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像煮臘八粥、揭塵送竈、置辦年貨、書寫春聯、剪貼窗花、張貼年畫、敬祭祖先、吃年夜飯、除夕守夜、燃放爆竹、辭舊迎新、送壓歲錢、新春賀年、元宵燈會等民俗文化活動,在過年期間都得到了充分展示。過年實質是中國人食、衣、住、行、育、樂...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