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昆曲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桃谿雪與吳絳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5期  作者:朱陽  出版时间:1975-05-30
    关键字: 吴绛雪 烈女 清朝 昆曲

    我雖係浙人,因久居本省南部,對於本刊從未寓目,最近承徐葆園兄贈閱本刊六卷十一期及七卷三期各一册,並囑暇時投稿,爰寫此稿以求斧正。

  • 文章我的父親徐炎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9期  作者:徐謙  出版时间:1989-09-10
    关键字: 父亲 徐炎之 昆曲 昆曲同期‘ 教育

    自从父亲九岁开始随舅公学会了昆笛,就注定了将为这曲高和寡的戏剧——昆曲奉献一生。无独有偶的,我的母亲张善芗女士也酷爱昆曲,终于成就了夫唱妇和的美满姻缘,也增强了父亲完成心愿的极大助力。父亲在家鄕浙江金华完成高中敎育之后,独自前往北平,在北京师范大学敎育系攻读,毕业后,先从事敎学,尔后转入公职,直至届龄在台湾退休。父亲在这数十年敎育与公务员的公余之睱,从未忘记研究与提倡昆曲。自我有记忆起,父亲常把哥哥与我叫到身边,父亲吹笛我们唱,如有唱错或偸懒的情形

  • 文章温州郑孟津巨著昆曲音乐与填词——在台出版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6期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郑孟津 昆曲音乐与填词》 出版

    温州郑孟老西村先生继《词源解笺》之后,又一巨作《昆曲音乐与填词》,由台北学海出版社印行,全书一千余页分甲、乙两册,甲稿述曲牌律、腔结构的音乐分析阐明南、北曲牌的「词有定律」,「腔有定格」。乙稿叙「倚声填词度曲」体制,探讨如何倚定律填词,依定声度曲,篇目完备超过前人同类著作。此书有五大特色:㈠专章讨论汉语单字的音乐属性—声、韵、调,阐明具有定律、定腔的「中国牌子类歌曲」是由于汉语单字特有性质,特具音乐功能而才有的。所以曲词的讲究「格律」是必然的,是客观存在

  • 文章芙蓉聽曲記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6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芙蓉村 昆曲 《牡丹亭》 《朝元歌》

    在中國無數條江河溪流之中,最清澈秀美的恐怕要算楠溪江了。楠溪江邊有一個清幽的古村落,名叫芙蓉村,村如其名,真可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想不到我在這個芙蓉村觀看了一場昆劇演出-好似聆聽了仙音法曲。今年秋間,我偕同北京的一些學者在參加永嘉昆劇《張協狀元》學術研討會後遊歷楠溪江。臨近芙蓉村時,天空突然下起雨來,但正是在風雨中,傳來音樂,尋聲來到芙蓉村的古戲台,原來是永嘉昆劇團尙在培訓的青年學員在演出昆劇的折子戰。疏雨在戲台前面構成天然的簾幕,天然的簾幕天然的...

  • 文章一樹三花,春光獨佔——溫州劇作家三屆昆劇節成就佳話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2卷 第5期  作者:沈不沉  出版时间:2006-10-01
    关键字: 昆剧节 剧作家 张烈 昆曲

    扑朔迷离的”出鬼“场面,使剧情的进展生气勃勃而富有悬念。昆曲是一种古朴、清丽、典雅的演唱方式,明初时即流行于吴中。嘉靖年间,昆山魏良辅对其进行改造,即所谓的”水磨、冷板“,使之成为我国特有的一种声乐规范。万历年间,苏州梁辰鱼创作了用昆曲演唱的第一个剧本《浣纱记》。明清之际,昆剧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剧种流行于大江南北。乾隆以后,花部勃兴,昆曲渐见式微。因其演唱口法颇多讲究,曲高和寡,一般人学习不易,故在传播上有一定困难。上世纪八〇年代以后,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昆曲几成

  • 文章編後話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陈水扁 昆曲 《奈何天》 出版信息

    道歉,还台湾人一个祥和安宁的生活环境,或许还会得到些许同情。拜托陈水扁,现在经济不景气,台湾人需要以刻苦耐劳、勤奋努力的精神来开创光明。阿水扁啊,举头三尺有神明,不要再拖台湾人下水了,不要再分化台湾了。(阮裕文)爱好昆曲喜讯昆曲「奈何天全谱」出版(清)李渔原著,叶擎峰制谱,采用蓑衣工尺谱式,戏曲音乐界前辈郑西村教授作序介绍,由香港金陵书社公司出版,自「崖略」至「闹封」共卅曲,都有详细说明。

  • 文章浙江崑劇團再度來台越演越精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2期  作者:孫尚志 出版时间:2004-02-10
    关键字: 昆剧团 演出 访台 戏剧简介 昆曲唱腔

    昆剧已具六百年历史,最具文学艺术特色,近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中国昆曲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殊荣。浙江昆剧团成立于一九五五年,翌年排演十五贯一剧,誉为一折戏救活一个剧种而闻名全国,一九九三年首度来台演出后,十年来经多次献艺,极受各阶层人士欣赏甚至学习,可说别开生面。浙昆剧团设于人文荟萃的杭州,杭州是我的故鄕,对之情有独钟,因而对于该团的表现艺术家及配乐的演奏专家,常因交往而熟悉,此次演出与上次公演时间上相隔较久,爱好者引颈相望,为求享受耳福眼福

  • 文章古藝薪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1期  作者:無名氏 出版时间:1994-01-10
    关键字: 元杂剧 关汉卿 昆曲 浙江昆剧团

    美,且记敍明末亡国悲痛事蹟,不仅当时,即今日浏阅,亦感人肺腑。这些,全可见证昆剧对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的贡献。昆剧亦名昆曲,又称昆腔,明朝「嘉靖」「隆庆」年间,由昆山人魏良辅改南曲的弦索官腔而成。南宋时,金官吏董解元,据唐元稹小说「会眞记」及北宋赵令时的「商调蝶花鼓子词」改写为诸宫调,并加重音乐、戏曲变化,增强文词的美感,遂制就「董西厢」亦称「弦索西厢」,后来元人王实甫即依之改编为「西厢记」杂剧,风行数百载。由此可见魏氏所创昆剧新声腔,源远流长,其音乐艺术

  • 文章一個古樸的劇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94期  作者:應平書 出版时间:2010-05-10
    关键字: 昆曲 永嘉昆剧团 访台公演 楠溪古韵 《琵琶记》

    昆曲是明朝魏良辅(一四八九—一五六六)对南曲进行改革,而创造出「水磨调」,也就是现在流传的昆山腔。它原本在苏州、太仓一带流传,明末时,传到浙江,形成浙昆,并对当地许多剧种产生影响;清中叶时,浙江全境几乎都有昆班演出,当地也出现了多位昆曲名家,如李渔、洪升等。浙江可说是江苏以外,表演昆曲的重要地区。昆曲传至温州地区后,结合了当地的语言特色、民间音乐,又与原来温州戏班唱的海盐腔融为一体,遂形成风格独特的「温州昆剧」。温州昆剧的独特风格一直保留至今,永嘉昆剧

  • 文章昆曲大师笛王徐炎之先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9期  作者:張啓超等  出版时间:1989-09-10
    关键字: 昆曲 大师 笛王 徐炎之 教学

    徐老师炎之,生于民国前十三年,浙江金华人。前淸光緖、宣统年间,昆曲艺术在江浙一带,颇为盛行;兼以文风鼎盛,才人辈出,遂使徐师自幼即沈浸于此钟灵毓秀的环境中,培养起对昆曲无限的爱好和憧憬。十岁左右,家族中一名精通笛艺的舅舅,因见徐师嗓佳气足,禀赋得天独厚,于是决意将盖世绝活,倾囊相授;从此启蒙了徐师在吹笛方面的天分,造就了其日后对笛子音色、风味的掌握,无人能出其右,赢得「笛王」美誉,确属实至名归。随着时光的流逝,徐师对昆曲的造诣,日有进境。中学卒业,进入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