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方言谚语共返回4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期  作者:涯客 出版时间:1968-10-31
    关键字: 地方风俗 风土习俗 宁波特产 方言谚语

    甬上谚语:「苍蝇撼石柱」,喩自不量力也,与文言之「鼹鼠飮河」,沪谚之「小鬼跌金刚」有异曲同工之妙!砻糠搓绳起头难宁波人了解凡百事业创业的艰难,所以常用一句「砻糠搓绳起头难」的鄕谚,以为慰勉。这句话深具哲理,而且说得「抽象」而有艺术意味。实际上搓绳应该是用稻梗或蔴丝纱等材料的,即使粗劣的草绳,也须用稻草纒绞,方可成为绳索;可是我们家鄕,偏说是用「砻糠」那就更难了。原来砻糠祇是稻草顶上的一些米谷的皮壳,每片长度,正是古人所谓「一黍」,要用他搓成寻丈的绳索。这

  • 文章宁波民俗谚语拾珍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1卷 第4期  作者:鄭傳良 出版时间:2009-04-10
    关键字: 宁波 民俗 谚语 方言

    方言,顾名思义就是地方的民间口头土话,宁波人所操的语调,可谓是石骨铁硬,真是货真价实的方言;民俗口头禅、插科打诨、童谣对联,民情乡习浓重,花样繁多,五花八门,但都有些人生哲理。笔者谨凭记忆,录之以飨旅台乡友们:同乡三分邻,同姓三分亲。月亮是家乡圆,汤团是家乡甜。亲勿亲,家乡人;甜勿甜,家乡水。浙江三佛地,做人活神仙。穷家难舍,熟土难离。跑过三关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天下各省都走过,除了苏杭算宁波。无绍不成衙,无湘不成军,无宁不成市。家和万事兴,家乱贼

  • 文章鄉諺淺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7期  作者:鄔艮生 出版时间:1975-10-01
    关键字: 故乡 谚语 方言 释义

    同擔茄秧各頭賣:同樣茄秧(茄子的幼苗)分裝一擔的兩頭,挑到市上去賣。爲迎合一般人的心理分二種價鈿叫賣。前面一頭貴些,後面一頭較賤些。買的人一般心理認爲貴一些的茄秧品種好。種下去比較保險。寧願多幾個錢。其實是同一地方出品一樣貨色。比喩二個壞人,一丘之貉,就以同(唸左)擔茄秧作比,一樣貨色無分彼此。一犁耕到頭:農人用犁耕田向前方認定目標,從起點到終點,直線耕過去,不會中途轉灣改變方向。意思是說性情剛直脾氣掘强的人,說話做事依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不接受別人情面或...

  • 文章鄕諺淺釋(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9期  作者:鄔艮生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谚语 故乡 释义 方言

    燕子窩:燕子是種候鳥,春天飛到江南來。在住家廊上或堂屋裏梁上含泥築窩。生育幼雛,待小燕子長大能飛翔空中,能獨自找食謀生,已是秋天了,就成羣成隊飛囘南方去。所指的燕子窩並非是燕子含泥含草在堂前所築的窩,而是賣鴉片煙供人吸食的地方。鴉片又稱大煙,燕子窩用來影射煙之窩的。火油箱:煤油臺灣叫臭油,家鄕叫火油,也有叫洋油。用馬口鐵箱盛裝。每箱約重三十三市斤,六十箱一噸。火油倒空之後,空火油箱一碰卽響,而且響聲很大,因爲有空氣共鳴的緣故。火油箱另借用作下等妓女的代名...

  • 文章鄕諺淺釋(四)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1期  作者:鄔艮生 出版时间:1976-02-01
    关键字: 方言 谚语 风俗

    六个月老鼠,六个月蛇:老鼠是蛇食物的一种。蛇用口呑食了老鼠在腹中慢慢消化。一到冬天,蛇就要冬眠,不动不食呈休眠状态。在这种情形之下,老鼠的机会来了,看到了蛇就会一口咬它致死而食之。这句谚语的意思,二人各有称强的时候。互有苗头。筷子笼嫂嫂:家鄕的筷子笼是陶土制的,在窰中高温烧煆再上釉而成。略似元寳形,底部有孔,挂在墙壁上,或羹橱旁,用来揷筷。洗净的筷子水从孔中流出。这句话用来影射人尽可夫姘头(奸夫)多的妇人。其含涵不能说得太明显,可从「谑」字上意会。挑柴卖

  • 文章寧波說話趣談續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70期  作者:莊市人 出版时间:1991-09-01
    关键字: 宁波 方言 谚语 谜语 语言

    自本刊二六三期,刊出「寧波說話趣談」後,同鄕讀者閱後諒也很感興趣,老朽,我反覆朗誦,更感趣味無窮,冥冥中好似感到我的母親、胞姊、姑媽……在對我說話。唉!時隔四十多年,在我名下的所有長輩親人,悉已去了西方極樂世界,剩下來僅祇一些堂兄弟及表弟妹等,分別居住在上海及寧波鄕下。値得一提的,我還有一位最親的親人,因我並無兄弟,僅祇一位親胞姊,而我親姊早已去世,也僅祇留下一位千金,如今,住在餘姚鄕下,照阿拉寧波人的說法,叫關親暱,叫寶貝的外甥囡。這位外甥囡,說來很爭...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期  作者:湯強 出版时间:1968-02-01
    关键字: 谚语 乡俗 风土习俗 方言

    伯嚭「伯嚭」乃春秋時代吳國太宰,巧言令色,蠱惑吳王夫差。吳越構和後,收受越國大夫范蠡的賄胳,慫恿吳王釋放越王勾踐,伍員苦誠不聽,「伯嚭」復進讒言,使吳王下詔,賜伍員死。伍員退朝對舍人說:「扶吾眼懸諸吳柬門,以觀越人之入滅吳也!」後九年,越果滅吳。鄕俗見到朦上欺下,自私自利的人,就賜以「伯嚭」雅號,良有以也。也有人說:「伯嚭」應爲「百諞」,因爲他所說的話,都是胡說八道,毫無根據,百分之百是謊言,信口開河,自欺欺人,似稱「百諞」爲適當,誰是誰非?無法查證。輕...

  • 文章甬諺拾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期  作者:袁定華 出版时间:1965-06-01
    关键字: 谚语杂谈 风土民俗 方言

    我国立国数千年,地广人众,谚语之多,难以胜数;如以大学之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头之硕,,,则可知其早矣。谚多而古,且均积经验之谈,含格言之意,可谓谚万条,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玆将吾甬之口头谚数条,录而略注,虽非卫道立言,亦足慰故园之思。所录固力求地一性质,但难免与别地雷同,乃攸关我国幅员与历史也。方言不同,且多有音无字,或字音各别,读来不免有诘屈聱牙之憾,希各界同好,鄕之饱学,予以赐正幸甚。丁相公写一字——说一就是一,不可更改者。山堂肆考

  • 文章三北谚语五十则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20期  作者:黄影帆 出版时间:1978-07-01
    关键字: 三北话 宁波话 谚语 方言

    三北谚语及俚语百余则,是我在平时生活中偶而想到或与同鄕人聊天时谈到,记录下来,经数年之自然积累而形成,三北话是以宁波话为主体,可以说大部份是甬语,因为慈、鎭两县属宁波府;小部份为余姚话,因为姚北在慈北鸣鹤场之西,说起来也奇怪,沈师桥和观海衞为慈、余交界之处,语音介然不同,一边是「的的刮刮」的宁波话,一边就是「勿折勿扣」的余姚话。但其谚语及俚语却有些相通,例如「无钿买补食,困困当将息。」就在三北流行,而我也听到过余姚同鄕说过此语。前几天与定海同事陈益民硏究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期  作者:湯强 出版时间:1970-10-01
    关键字: 谚语 方言 风土习俗 地方风俗

    只有中意、沒有做意「只有中意,沒有做意。」這句鄕諺,應用在老闆和夥計,主人和傭人之間。中意兩字,明顯地指出夥計和傭人,所作所為,中了主子們的心意。做意兩字,頗覺費解,大槪係出自發明此話者的杜撰,上句中意,下句做意,唸起來比較順口及押韻吧?不過做便是工作,毫無疑義。其解釋不出乎主子們歡喜你,假使你的工作成績,稍為馬虎一些,沒有多大關係。否則,你拼命辛勤勞苦,也是枉然。欲博取主子們稱心中意,你必須要懂得我國舊時官場中所謂「仰體憲意」的訣竅,處處要迎合上司的心...

共43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