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制度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青年園地)杏壇人語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期  作者:宋光定 出版时间:1970-10-01
    关键字: 杏坛 同乡服务 宁波同乡会 教育制度

    雖然這是炎炎的夏日,可是在同鄕會的大樓裏,却有着一份異於外界的溫馨。雖然我們還沒有完成自己的學業,却願以十幾年來,自己在求學的過程中,摸索得來的一絲兒心得,啓示國中的弟妹們一點讀書的方法,這就是我們這一暑期唯一的理想,唯一的願望。以前有人說:「同鄕會是屬於老年人的。」如今這話推翻了,隨着社會的新陳代謝,遲早間我們總會接過前輩的棒,負起這一艱鉅的任務。我們應先藉着長輩們的指導。承繼過去,也瞭解未來。所以當同鄕會提出國中子弟暑期課業輔導的構想時,我們義不容辭...

  • 文章談談補習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9期  作者:周啓範 出版时间:1985-09-10
    关键字: 补习班 建国文理补习班 教育制度

    提起「補習班」,人們皆當它是「學店」,印象似乎很差,更因少數刊物為刺激讀者增加發行量,專找補習的缺點,刻意渲染,作不實報導,致加深社會大衆的鄙視。雖然如此,但年年仍有成千上萬的靑少年,去登門求學,可見價値觀念因人而異。也可看出補習班有其存在的理由。臺北市共有幾家補習班?相信知之者不多。根據市敎育局統計資料,計有文理、語文及商業補習班共二〇一家。此外尙有音樂啦、舞蹈啦、體育啦、戲劇啦、歌唱啦、烹飪啦、美容啦、服裝設計啦……多的不勝枚擧。在所有補習班中,惟獨...

  • 文章浙江硬漢黃正中校長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4期  作者:余烈 出版时间:1979-04-06
    关键字: 黄正中 教育制度 回忆往事 忘年之交

    他是硬漢!値得向我們浙江老鄕作一介紹。我認識他,已有八個年頭。對他那一股硬勁—會想,會寫,又會做,眞是要得,我非常欣賞他!不用說,同時我又是非常敬佩他的!在四、五年前,我就在信中告訴他:如果我有錢辦一所小學,我一定聘他當校長;而且請他當到不能再當爲止。也在四、五年前就告訴他:如果我當敎育廳長或敎育部長,我只提高他的地位,提高他的待遇,另外特撥一筆硏究費,指定問題硏究,但決不調走他所處的那個苦環境。我認識他,巧得很!亦可說是意外之事!那是民國六十年的初冬,...

  • 文章寧波靑少年在上海就學鱗爪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5期  作者:凌林 出版时间:1983-12-01
    关键字: 上海发展 上海文化 教育制度 海派

    上海稱爲十里洋場。在春秋戰國時代,楚封春申君黃歇於其地,故亦稱春申,又名歇浦。因濱黃埔江,亦叫黃埔灘。原不過江蘇省松江府所屬一個濱海荒僻漁村。迨淸道光間,中英鴉片戰爭,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闢爲五口通商之一口,才名副其實成爲十里洋場。亦開外國在我國擁有租界之先河。嗣以地理環境,與我國淸末民初國內政治經濟社會變遷之諸種因素,由「點點漁火」之小漁村,逐漸成爲擁有五百萬人口之世界第四大都市,不過百年歷史。所謂歐風東漸,我國之受列强侵凌,英國之東印度...

  • 文章在温中,我們這一班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1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台北市温州同乡会 校庆 人物回忆 教育制度

    月前,在台北市溫州同鄕會看到林紹中兄帶來「溫州中學九十周年校慶紀念刊」,經査當年我們這一班,自民國十七年我們投考十中初中部開始,錄取人數共計一百人,經初、高中各三年,通過了新舊思想的衝擊、與一連串善意改進中學制度的「試」、與「整」,至廿二年(一九三三)高中畢業,僅剩下十三人,是溫中創校以來歷屆高中畢業人數中最少的一班,也是被試、被整得最慘的一班。追溯我們這一班,雖現在已是六十多年前,老同學泰半凋謝,就是當年年齡最輕,僅十二歲考進校門的我,迄今也已到髦耋年...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