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探花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參與四庫編修的孫希旦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4期  作者:碧山人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孙希旦 探花 状元 奔丧

    孙希旦(一七三六—一七八四年),瑞安陶山桐田垟人,清乾隆四十三年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一生除参加编修《四库全书》及《金国志》外,还著有《礼记集解》五十巻、《求放心斋集》等书,桐田垟一带流传着他的传说,今辑录于下:书就是命啊!孙希旦少年时候在外陶尖亲戚家里读书,外陶尖后边是愚溪,风景好,孙希旦常常带著书,坐在溪边读。一日,太阳快落山了,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归来,头上箬笠被风吹下,飘落在孙希旦脚边溪水里,孙希旦伸手替他拾笠,一不小心,扑通一声掉进溪坑潭中

  • 文章乾隆戊戌探花孙希旦轶闻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4期  作者:孫竺  出版时间:2003-04-10
    关键字: 探花 孙希旦 博学 清正 轶闻

    西门外陶尖与其妻舅林露共同闭门研攻学问,和天文、地舆、历算、卜筮等,从此修习更上层楼,故他俩前后皆能功成名就。林露于乾隆卅七年进士,补杭州教授,四十九年山东郓城知县。希旦乾隆廿七年中举,卅六年补内阁中书。任《四库全书》分校官,四十三年登戊戌进士,皇上亲赐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由于博学著称,世誉奇才,名盖朝野,时人仰慕。当朝文华殿大学士,威权不可一世的和珅,见其英才,意欲延揽为自己门下,替自己效劳,派遣亲信持着相府柬帖,邀请希旦过府,面商国是

  • 文章乾隆戊戍探花孙希旦轶闻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1期  作者:孫竺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孙希旦 博学奇才 天资过人 探花

    妻舅林露共同闭门广泛研攻学问。乾隆二十七年中举,三十六年补内阁中书。任(四库全书)分校官,四十三年登戊戍进士,皇上亲赐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由于博学著称,世誉奇才,名盖朝野。博学清正·不媚威权当时文华殿大学士,威权不可一世的和珅,见其英才,意欲延揽为自己门下,替其效劳,派遣亲信持相府柬帖,邀请希旦过府,面商国是,在当时朝廷一般政要如是,必认为难逢机遇,但希旦认为和珅是个蒙上欺下的大奸臣,决不能与其同流,有污洁身,有辱祖德,毅然称病婉拒。至乾隆

  • 文章寧波三鼎甲補述(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4期  作者:侯中一 出版时间:1979-09-01
    关键字: 浙江先贤 三鼎甲 探花 科举进士

    德祐事亲孝,德彝被祸,慨然曰:吾虽一布衣,亦王臣也,遂与兄同赴国难。㈡袁炜:字懋中,慈谿县人。父汝舟,以学行闻,人称端居先生,与妻汪氏同梦黑龙降于家。已而伟生,果颖异。五岁能属对,多奇语。十岁习擧子业,读书过目辄成诵。十七补县学生,淹贯经史,以博雅称。嘉靖十六年丁酉,擧鄕试第二。明年戊戍,会试第一,廷对第三,探花及第(西元一五三八),授翰林院编修。外艰归,服除,同考会试充纂修会典官,册封唐府充副使,尽却餽遗,唐王改容礼之。迁侍购,以继母忧归,服除,主顺天鄕

  • 文章秀才聯對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93期  作者:許佩章 出版时间:2002-08-30
    关键字: 秀才 对联 独木桥 姑娘 探花

    说身体不适。从此他更用功了,但这对联仍对不出。三年以后又是大比之年,他再次肩挑行李上京赶考,一举成名中了探花。当他头揷金花,骑了高头大马,鸣囉喝道在大街游行时,仍然眉头深锁,忘不了这个下联……此时忽见在路边回避的老大爷,身边放著一对竹篮,篮内是竹笋,不觉眼睛一亮,想到下联:「竹篮盛笋祖背孙。」(因打篮的竹必须隔年老竹,所以祖背孙)。三年来这个上联,终于有了下联。此后,他在仕途中很谦虚不自大,成为一个个好官。

  • 文章舟山的進士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74期  作者:王美玲 出版时间:1999-04-20
    关键字: 进士 张信 状元郎 榜眼 探花

    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名额不固定。一、二、三甲统称进士,进士即授官职。自隋朝开创科举制至淸朝光緖三十一年(一九〇五年)废除为止,连续推行一千三百多年。有多少士子为做官而角逐,一心苦读,只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期待着一朝金榜题名功成名就,光宗耀祖,荣华富贵。舟山自南宋绍熙四年应愫中进士开始,至淸末共有进士四十四人,计南宋三十三人,元朝一人、明朝三人、淸朝七人(内武进士二人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