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拱宸桥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杭州拱宸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2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76-02-20
    关键字: 杭州 简记

    拱宸桥当系以在城北而得名,本身系石制 ,,为高拱形。其地原为大运河杭州城外之终点。 所有内河小轮,皆集于此,可通嘉兴、湖州、苏 州、上海及沿线鄕鎭。民殷物阜,桑麻遍野,素 为蚕丝出产之区。旁有张大仙庙,香火素盛。中日马关条约,辟杭州为商埠,以拱宸桥为 日本商场。日人设有邮局,及内河轮船。浙路公 司另建江墅支线,以利钱塘江与大运河两者间客 货运之联络,长不足十英里,于满淸光緖三十三 年农历七月十五日通车。每天午前八时与午后二 时,各往来两次。所定票价分

  • 文章杭州話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5卷 第2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73-02-28
    关键字: 杭州 风景区 交通 古城

    各机关自备者外,(估计约三十辆)由民间经营者,约二十家,每家置车三五辆不等,故其时杭市之小包车,总数当不出百辆。公共汽车,由省公路局经营,往返行驶于拱宸桥,三廊庙之间,称三段,中设小河、武林门、西大街、湖滨、保佑坊、鼔楼、凤山门等七站,全长约十三公里,须三十分钟可达,每十分钟由拱宸桥,三廊庙二站同时对开,(博览会期间,每五分钟开一班又另有湖滨至灵隐一线,博览会闭幕后,因乘客不多停驶。)车上购票,按程计价,市民称便。人力车则通行市区之大街小巷,凡公共汽车不经

  • 文章《杭州古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3期  作者:朱惠勇 出版时间:1999-03-10
    关键字: 杭州 西湖 杭州石桥 西湖寻梦 古桥

    杭州西湖山水令人向往,杭州石使人赞美。早在吴越王钱镠筑石塘、建石,使杭城梁有长足的发展。南宋迁都临安,北方大批能工巧匠为避战火,纷纷汇集杭州落户,促进杭城石的增加。宋人吴自牧《梦梁录》载:「京城石三百六十六座……」这里的石造型古朴雅典,石雕精湛,充满诗话般的楹,脍炙人口的典故。一座座粗犷与精巧组合的石,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那薄薄的拱圈,中孔高、边孔低,犹似驼峯高耸。这种对称组合式的结构给人有一种舒适的美感。杭城最大石要算拱宸桥。这座

  • 文章话说杭州拱宸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4卷 第9期  作者:朱惠勇 出版时间:2012-09-10
    关键字: 杭州 西湖 《钱塘县志》

    的美感。杭州城内最大的古要算拱宸桥,是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古;它与余杭广济、嘉兴长虹合称为京杭大运河浙境段上的三大古拱。据说「拱宸」两字系指杭城百姓对南巡皇帝的尊敬、致意。据清康熙《钱塘县志》记载:「拱宸桥,在北新关外,西湖与苕溪水在此交泄。明崇祯四(一六三一)年,举人祝华封等人募建,共费银一万零五百五十两。」清康熙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杭州梁考》记载不同,拱宸桥为明末杭州商人夏木江所倡建。清顺治八(一六五一)年身坍塌,康熙甲午(一七一四)年,由

  • 文章浙江境内的三座运河大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3卷 第9期  作者:施杭 出版时间:1991-09-10
    关键字: 京杭大运河 长虹大桥 通济大桥 大桥 王江泾 大桥建设

    杭州自从五代、宋以来已是繁华的都市,城北北新关是通向嘉湖的要津。崇祯四年(一六三一)有擧人祝华封筹募银一〇五五〇两,用以建造拱宸桥长三十四丈五尺,高四丈八尺。顺治八年(一六五一)圮。康熙间浙省市政使段志熙倡修,云林寺僧慧格出面募助,于康熙五十三年(一七一四)二月动工,经三年多,于康熙五十六年(一七一七)十二月竣工。后又经雍正四年(一七二六)加宽加厚,光緖十一年(一八八五)又修一次。该为三孔石拱,中孔跨一五·八米,边孔跨度为一一·九米,全长为九十八米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