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手艺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工藝美術大師葉潤周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4期  作者:南懷瑾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木雕 艺术 手艺 叶润周

    人生能特立獨行,自求有所成就者,必須天才與力學并具,方有成就。無論文事武功,百工技藝,要皆不外此例。往古文人,謙稱個人作品,常以雕蟲小技爲喻;此皆秉古者社會階級觀點而作此説。殊不知雕刻手工,人人皆可作可學,而由技巧臻於藝術之林,其中實有玄閫,非深邃於道者,固不能達也。竹片木頭,大地普存之微物。刀鑽斤斧,人類常見之工具。然當運用斧斤刀鑽於塊木薄片之間,使之變化成形,寫影如眞,若生物動態,栩栩然狀死如活,憶昔如今,使人視之,揉往古時間於現在,簇十方空間於目前...

  • 文章人口老化 世代對立?世代互利!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8卷 第6期  作者:台北瑞裔  出版时间:2012-12-01
    关键字: 传承 鞋工艺 手艺 创业

    十一月底,在松山文创园区,看到几位年轻人,创立了一个「工作坊」,集年轻的设计师以现代感的设计、电脑量脚定制、绘制鞋图、打模,再交由散在各地的「老师傅」以精湛的手艺、丰富的经验、超人的耐心,一针一锤的做出「客制化的手工精品」鞋。他们怀抱理想,要让台湾「回到鞋工艺的美好时代」,其实他们同时让自己走进了创业、发挥理想、筑梦、当老板、跳出22K的美好时代,更让老师傅有再展长才、台湾老年劳动力有重生、再显光耀的机会。让人觉得他们不只在做文创、做生意,他们更在做传承

  • 文章舊時定海的挑擔行當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01期  作者:秀宗 出版时间:2003-12-30
    关键字: 定海 挑担 传统手艺 兑糖 钉碗

    旧时定海城内穿街走巷做生意的,除了卖馄饨、面结的吃食担外,还有其他挑担做手艺生意的。有补镬的、打箍的、钉碗的、兑糖的等等。补镬、打箍的以本地人为多,钉碗、兑糖的多为外地人。那时,居民生活都非常俭朴。质量好的碗不论大小,或有点裂痕,或裂开,都舍不得丢掉,叫门口钉碗匠来钉。钉碗匠扛着工具凳(像磨剪刀凳似的),小抽屉里有小槌子;菱形、很薄,两头有二毫米长的细脚小铜钉;还有像鸡蛋大的一个灰色泥团。讲好价钿后,就操起钉碗工具,将碗用线绑牢,在裂缝相对称位置,分别钻

  • 文章感恩我的母親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12期  作者:陳旭岡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母亲 纺织手艺 生儿育女 自学 为人

    (編按)本會理事陳旭岡先生慈母季太夫人,不幸於本年4月7日,因心肌梗塞謝世,享壽94歲,子孫萬般不捨,永懷慈輝,特記述其生平事略,全文如下:

  • 文章舟山羣島生産習俗(二)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3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2-09-15
    关键字: 舟山群岛 习俗 租佃 盐业 手艺

    国家统购统销。旧时官府往往在征收「官盐」时,于盐中拌红粉、写红字,以堵私运。用这种红盐醃鱼,鱼货都呈红色,影响鱼货的质量和价格。第四节 手艺习俗舟山手工业,包括木、泥、石、铁、篾、铁、船、漆等作业,其习俗与宁绍地区基本相同,多数从属于鲁班门下,统称「百作手艺」。其中以铁匠地位最低,贱称为「打铁堕婢」(堕婢即堕民,下节专敍)。拜师各种手艺的学徒拜师之日叫「起师」。拜师要写契约,且有严格的规矩:学徒三年之内除春节(腊月二十五至正月初五)可囘家外,其余时间即使路过

  • 文章大村鎭小事情(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53期  作者:鄔艮生 出版时间:1981-04-01
    关键字: 制鞋手艺 村镇轶事 肿瘤消失 家猪生象 生子秘方

    灵验吗!西坞装了鄕村电话。可以通县城宁波和装有电话的鄕村。阿财感到好奇,想试一试就打电话给宁波雨伞店。接通了,问阿财什么事?阿财说要买雨伞,交航船运来。伞果然运来了,阿财觉得很好玩,又打电话,又运来了好多雨伞。雨伞是冷门货,当然卖不了这许多。雨伞店来收钱时。阿财父亲才知道是阿财玩的花样。乌龟充甲鱼 一个叫阿棠的族人,原先学制鞋手艺。后改行做厨工(厨司)。故一般人叫他「阿棠皮匠」。为人头脑灵活,有些小聪明。有一次包下了一个众的祖先生卒忌日祭祖的祭菜。(西坞

  • 文章我家的苦經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12期  作者:應雨金 出版时间:1994-12-10
    关键字: 永康 百工之乡 亳塘 家庭手工业 铸锅手艺 土地改革 全民大炼钢

    一、铸锅永康称为「百工之鄕」,做手艺人多,大槪是耕田少,一定要出门谋生才能养家活口。我家住的村庄叫亳塘,这个「亳」字除了用于地名外,没有其他意义,所以有人误为「毫」。亳音播,属亠(音头)部,毫属毛部,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亳字只有我们亳塘人不会读错。亳塘人自然也以做手艺为主,以种田的为副业。通常以「割茅稭」为最多,每年秋冬之交,到外县觅一爿溪滩,长满茅草的溪滩,把这茅草稭割下来,卖到蜡烛工厂做烛芯,只要付给溪滩的所有权人少数几块钱,大槪利市十倍以上,以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