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戏台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庙宇古戏台从前快活林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58期  作者:車鴻雲  出版时间:2013-06-30
    关键字: 古戏台 建筑艺术 装饰题材 戏台建法 都神殿戏台

    舟山自清康熙年间展复后召民开垦,百业待兴,建造庙、寺、宫、宗祠蔚然成风。据民国十二年(西元一九二三年)修编的《定海山县志·营缮志》记载:「清代舟山鼎盛期有殿庙(不包括祠、庵、洞)二一七处,天后宫三十八处,关圣庙(宫)十二处。」庙宇、祠堂大多设有戏台。一九八二年六月至一九八四年十二月间,笔者参加了为期三年的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当时尚存古戏台十二处,均为清代建筑。保存较好的庙宇戏台有岱山小高亭的崇福庙戏台,建于清乾隆午戍年(西元一七三八年),普陀六横潮圣庙

  • 文章(劇 談)寧波的京班戲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8期  作者:△賀 鑄▽ 出版时间:1967-08-01
    关键字: 宁波 京戏班 戏曲 戏台

    叙述早期的京班戏,必须说明同时期演戏的场地。戏班如大鸿寿、大四喜、大连升,多数是受雇在祠庙戏台上演出的,也有在巨宅厅堂之上;和市集旷场之中,搭台开演。宁波「贯器业」有一种专门出租「搭台」器具的铺户,他们的工友——搭台司务,宁波称他「上高」鎭海称为「撑高」。是百作手艺中颇具巧匠功能的一类,他们兼营「牮屋转向」的业务。(牮字即宴切、音荐、为该业专用之字)民初年间,常见古旧的木造房屋,东倒西斜,已经形成「危险建筑」。泥水工是无法修缮的,祗有请敎「戏台司务」,他

  • 文章舟山的古戏台艺术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46期  作者:車鴻雲 出版时间:1994-08-10
    关键字: 舟山 古戏台 艺术 戏剧 题材

    舟山羣岛位于长江、钱塘江、甬江的出口处,有大小岛屿一千三百三十九个。自新石器时代有人类居住以来至今已有近六千年的历史。由于舟山地处海岛,海上交通不便,历史上曾几经变迁,(明洪武,淸顺治先后二次徒遣岛民),使舟山成为荒岛,直至淸康熙年间才召民开垦展复,戏曲活动与舞台始兴于此。舟山的古戏台据《定海县志、营缮志》记载:殿庙(不包括祠、庵、洞)二百十七处。天后宫三十八处,关圣庙(宫)十二处」。在这些殿、庙、宫内大都设有戏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戏台毁于自然灾害

  • 文章永嘉戏台趣联赏析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5期  作者:谷常寶  出版时间:1999-10-01
    关键字: 永嘉 戏台 戏台联 数字联 复字联 字同音异

    永嘉(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据志书记载,明嘉靖、万历年间,永嘉城乡戏剧演出十分频繁,每年从春节开始至酷暑「勿为少辍」。随着戏剧的繁荣,推进了戏台建筑发展,永嘉各地的祠、庙、宫、观,几乎都筑有戏台;而戏台均有对联。笔者手头录有不少戏台联,其中有的属巧对趣联,从中试析数副,以飨读者。一、数字联:七都广济庙戏台有嵌十位数的数字联:一举二三元不读四书五经登金殿六音七八调演唱九收十放渡银河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儒家四部经典。五经即《易》、《尙

  • 文章我们乡间的戏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8卷 第2期  作者:樂仁 出版时间:1986-02-10
    关键字: 戏台联 民俗文化 乡间

    联语、是我国数千年来文字、文化孕育演变以成的精华,为我国文字民俗文化所具有的特色;而戏台对联,更别具一格。历来作家每每以世界喩舞台,人生如演戏,抒感述怀,讽人玩世,借题发挥,佳作脍炙人口,因而流传飮誉的,确实不少。例如最长的圆明园戏台联:尧舜生、汤武净、五霸七雄丑末耳,伊尹太公便算一双耍手,其余拜将封侯,不过摇旗呐喊称奴婢;四书白,六经引,诸子百家杂说也,杜甫李白会唱几句乱弹,此外咬文嚼字,大都沿街乞食閙莲花。较短的,如苏州戏馆集曲句:把往事今朝重提

  • 文章迷人的紹興社戲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11期  作者:高志林 出版时间:2004-11-10
    关键字: 社戏 戏台 目连戏 孟姜戏

    绍兴,是座被湖河江滪包围着的水鄕历史名城,素有中国的威尼斯之誉。旧时,居民平时极少文娱生活,但每年多庙会,会上多演戏。此种庙会多以「土地、火神、龙王、城隍、娘娘」等神的诞辰祭祀庆典作为主要内容。而此种祭祀神的活动绍兴人又称它为「社」。因此,社日所演之戏,便称「社戏」。演社戏的戏台有三种:固定在庙宇前陆地上或庙宇内的一般称「万年台」;临时搭就的叫「草台」;临水而筑的称「水戏台」。而最最多见的是「水戏台」。看戏的观众是摇著乌蓬船去看戏的,几十条甚至百来条乌蓬

  • 文章松陽社教演戲槪況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7期  作者:葉楚 出版时间:1981-07-06
    关键字: 戏剧 松阳 戏班 伶人 戏台

    服饰行头,优于他班,故较著名。演戏场所,在县城与古市鎭,多假太保殿、城隍庙等戏台;在鄕村则为祠堂内戏台。(松邑鄕村,多聚族而居,族中祠堂,恒筑戏台。)或旷野搭台演之。演时,先以锣鼓武场,作半小时之「閙台」,以吸引观众。首演戴金色脸具,名魁星者,一手持斗,一手持笔,纵腾跳舞;寓意在士子中选,笔点状元。(斗即北斗七星,斗魁四星,斗杓三星。孝经援神契:「奎主文章。」各县多建奎星阁。日知录:「奎为文章之府,故立庙祀之。乃不能像奎,而改奎为魁。」)次为白色脸具之天官

  • 文章壯士呂官爐傳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12期  作者:史必記 出版时间:1981-12-06
    关键字: 吕官炉 生平 土匪 徽班 英雄 戏台

    呂官爐原是個小人物,却在他的生命中寫出一篇令人欽敬的動人故事。他以冒死犯難的勇敢精神,保全了被匪圍攻的全鎭生命財產的安全。値得我們宣揚,茲將他的傳記縷述於下:呂官爐原是一個被遺棄的孤兒,幸蒙一窮苦婦人所拾獲,撫養長大的,八九歲時,他唯一的親人養母就去世了,成了一個流浪的丐童,隨着專演野台戲的戲班,到處胡混。後來被一戲班收做扇茶的雜役,才算有了免於飢寒過着安定的生活。他的年齡隨着歲月長大,經過長時間的耳濡目染,加之他的天賦小聰明,竟也成爲戲班中客串臨時演員...

  • 文章記定海五月都神戲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8期  作者:行雲 出版时间:1977-07-01
    关键字: 农闲 菩萨诞辰 都神殿 戏台 芭蕉扇

    故鄕定海,地處海島,人口分散,抗戰前城廂(包括南郊衜頭合稱城衜區)居民,合起來才二三萬人,不及目前臺灣一個小鄕鎭。故並無戯院之設,自然更不談上電影了。老百姓們唯一接觸戯劇的機會,祇有托菩薩之福,在逢時過節,看幾臺廟會中的酬神戯。酬神戯的名堂各異,在春節期間演出機會較多,因爲那時農閒季節,除了各廟的菩薩誕辰應時廟戯外,也有沿街搭臺,由里民凑錢演出的草臺戯,卽所謂「春戯」,秋收以後,各鄕鎭也有類此演出,謂之「平安戯」。這些戯在廟中也好,在街市也好,最多一處演...

  • 文章白泉萬金湖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79期  作者:翁源昌 出版时间:2000-02-20
    关键字: 万金湖庙 万金湖井 戏台 打龙袍 广州惨案

    建。据老人讲,庙有三进,前后两大殿,中间是台戏。在这二三十平方米的戏台上,演出过多少台悲欢离合的故事。清末民初时,万金湖庙戏台曾是民间传统文化的荟萃之地。每当腊月岁首,时有外来戏班和本地民间剧团在这里演出。「九斤姑孃」、「打龙袍」、「包公斩陈世美」等等剧目曾令多少善男信女流连忘返。而这戏台,一定还记得那烽火连天的二三十年代,定海公学、县立小学的一些年轻学子在这里义演「广州惨案」、「放下你的鞭子」。这戏台,也一定记得那一九三九年,日寇占领万金湖庙,肆意抢掠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