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忽必烈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金塘島瀝港原是元代漕運港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118期  作者:倪吾芳 出版时间:2006-10-25
    关键字: 金塘岛 元代 漕运港 忽必烈

    中、下三屯,将台州、温州、明州、越州四郡民船部分泊于冽港。宋时冽港,元、明两朝改烈港,清康熙年间书沥港,光緖间又复为烈港,民国至今名沥港。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明朝官军于此擒获倭酋辛五郎,海道肃清,勒石更名「平倭港」(今沥港街心平倭港碑犹存)。史称平倭港已为人所知,但定海区沥港以金塘水道(即舟山海域)与北伦港连为一体,以其深水港资源之优势,早在元代已是朝廷的漕运港却鲜为人知。忽必烈至元十三年二二七六)二月,元军攻陷临安(今杭州),即南粮北运,并将

  • 文章觀音居處高僧——中國外交特使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34期  作者:毛德傳 出版时间:2005-05-10
    关键字: 外交特使 如智 一山 高僧 忽必烈 日本

    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华后,于至元十一年(一二七四)派忻都等统兵攻打日本,败而还。至元十七年(一二八〇),又命阿刺罕及范文虎等渡海再攻日本,「会罹飓风」覆没。日本史书称为文永、弘安之役及「神风」。中日关系极紧张,一度中断往来。长期以来,中外若干史学家认为,整个元代,中日始终相互敌对,如「日本硏究权威」王芸生(也就是办过《大公报》这一位)竟把忽必烈攻日本后的两国关系说成「终元之世,(中日)不通音问」。(见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但这是不符历史事实的。打开

  • 文章中日國民的友好使者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9期  作者:毛德傳 出版时间:2001-08-10
    关键字: 忽必烈 一山 如智 日本 一山派

    ㈠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华后,于至元十一年(一二七四)派忻都等统兵攻打日本,败还。至元十七年(一二八〇),又命阿剌罕及范文虎等渡海再攻日本,「会罹飓风」覆没。日本史书称作文永,弘安元寇之役及「神风」。太平洋战争时,日本把自杀攻击飞机就称作「神风特攻队」,当年所以将舟山行政建置昌国县升级为州,主要就为征伐日本海上用兵以及转输粮运。范文虎南军主力就是自庆元(今宁波)舟山出兵渡海的。由此,中日关系极紧张,一度中断往来。但是,长期以来,中、外若干史学家认为,整个元代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