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梦回犹忆故鄕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4期  作者:黄影帆 出版时间:1983-11-01
    关键字: 故乡回忆 故乡 行军床

    同事皖籍陈中和君阅读同鄕月刋拙作「从嫁母奇谈谈起」一文,在文中指出一个错字,原来我写「纒绵床第」的第字,经他指出应是「笫(音ㄗ)」,而这个笫字,毛看(鄕语)与「第」字相若,很难写得正确,据字典解释:「蓆也」,则平时在国人口中很少谈到,已是废字。说到,我却久想谈谈,人生一辈子有一半时间是在床上过的,甬人谚语:「觉要困勿论眠,饭要吃勿论羹汤。」确是至理名言。劳累终日的人,可以不择地方,呼呼酣睡,那些经济罪犯,华宅软床,却枕蓆难安。记得小时候自有记忆

  • 文章舟山老:淡出记忆的家庭重器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147期  作者:李世庭 出版时间:2011-08-31
    关键字: 家庭重器 宁式晾 大眠

    六月二十四日的下午,舟山博物馆,吴承华馆长正在向记者讲述著馆藏的舟山「百年老」的故事。而在此时,定海篷莱新村,出身木匠世家的宋忠彪师傅正在摆弄着他花了多年心血制作的舟山老模型。一个是博物馆长,一个是老木匠,却对舟山老有着同样的见解。吴承华曾和同事们一起奔走在舟山各个海岛之间,征集散落在民间的古式床榻,又将舟山「百年老」搬进博物馆,展示给市民。宋忠彪则出生于木匠世家,十八岁从事木匠,深得家传,今年正好六十岁,仅凭著当年木匠生涯的记忆,微缩了舟山老

  • 文章烏糖餅與白糖餅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49期  作者:冠信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糖坊 饭店 敲糖

    的糖液,再用T形木橇(俗称:「糖打」,长三尺,濶六寸,上端一尺长的手柄),在锅里把糖液左橇右打,翻来覆去,打起的糖泡比斗都大,打出的声音卜卜有节奏,打得糖浆硬度够时,把糖浆拿起放在「糖」上(床板长六尺,宽三尺)。另有一个木架,木架前端钉一支圆木椿(好似独角兽),另用一支一尺长,圆小木棍(似面枝檑),乘热把糖浆(糖浆经风吹稍凉有韧性)拉直折成U形,挂在木椿上,下边缺口处合拢往后拉,至五尺长把糖条转折成8形,把后圈再套在木椿上,当中交叉处,套上小木棍,双手持棍

  • 文章舟山育兒習俗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63期  作者:李世庭 出版时间:1997-06-20
    关键字: 开口奶 相谅盏 割脚绷 百家米

    父母爱护子女是人的天性。尤其在婴幼儿时期,做父母的更是关怀备至,生怕有什么闪失,给孩子带来伤害,期盼孩子平平安安健康成长。正是出于这种天性,舟山人在养育子女方面有很多讲究。这里,就笔者所见所闻列举数条,聊作谈资。喂开口奶 婴儿出生喂的第一口奶叫开口奶。这开口奶马虎不得,不能由母乳来喂,须向别的产妇去讨。男婴要向生女的产妇讨,女婴要向生男的产妇讨,不须多要,一小汤匙足矣。喂奶之前,还须喂一口黄连水。据说,这样做可以解毒防病,婴儿健康有了保证。祭「

  • 文章旧时舟山的神信仰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92期  作者:金濤 出版时间:2002-06-20
    关键字: 舟山 宋朝 “祭 周文王

    神是住宅神中的重要神灵之一,它同灶神、土地神那样,有公婆两位,称之公、婆。旧时舟山的神信仰十分盛行。现今的一些小岛上还在流行,这是因为人们的生活起居离不开。而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过的,除了睡眠外,男女之欢、养儿育女,全离不开。为睡得安稳踏实,自然要祭祀公和婆了。据传,我国的神信仰流行于宋朝,距今已有一千余年。《除夜杂咏》中云:「买糖迎灶帝,酌水祀公」。可见在古代「祭」与「祭灶」同是在农历腊月中进行,时间上相距并不远。其次

  • 文章起床前的晨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2期  作者:—敬耆—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晨间运动 伸展 伏地挺身

    到极限,然后复原,重复做四次。四、双手左右伸直,再慢慢向上合掌,又放下,做四次。五、双脚跟向臀部靠拢,屈起膝盖,停会再放下,四次。六、双手掌放在腰边,按住,慢慢支起上身挺直,又渐躺下,四次。再支起上身坐起,头向前弯下,头看大腿,又复原,如此连续做四次。七、躺下后再支起上身,并屈胸靠膝,双手紧抱、放松四次。八、最后翻过身,作伏挺身四次,全部结束,才可下床。

  • 文章浮生小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5期  作者:行舟 出版时间:1979-10-01
    关键字: 生活随笔 搬家 之闲话

    下来,不再被人赶来赶去了。之闲话在家庭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按照家鄕习俗,搬家之前,主按装的方位和时间都要先请看风水或择日者选定,当然那是半世纪以前的老话,现在再也不会有那种「鲜」事了。人生一世,可说一半时间在上渡过,所以眠是否舒适,确是件値得硏究的大事。我是一个不会讲究生活享受的人,从来马马虎虎。记得童年在家鄕时,睡的是大眠,用细木雕刻,髹上朱红添金色的漆,上面有木架顶板,可以悬挂蚊帐;前还有叠床,那是一个和舖同样大小却祇一半宽度的木架子,门面

  • 文章一次最快樂的考驗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22期  作者:林永懿 出版时间:2004-05-10
    关键字: 生日经历 病魔 考验 病床 伤口

    这要快点处理嘛!看看有没有病?有的话就办手续,我要把坏死的肉挖掉!又要挨刀,那么快就在做准备?天呀!不要有空床,今天是我生日!……因为脚上的新伤口来荣总来给医师观察,没料已严重到需入院处理,于生日当天临时住院!为了保住一条腿,生日已不重要!为了唤回行动自如,痛苦也得去面对!做了好多检验,发现肉已坏死,甚至伤害到骨头!经医师评估挖去坏死之处,再重生新肉也才能使伤口愈合;倘若无法长肉,只得割身体某处肌肉来补,不然伤口是好不了forever!左脚已动过

  • 文章阿拉寧波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35期  作者:鄔梅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宁波话 双音词 宁波商人

    ,宁波话的意思是「此人」是「客」,若是「客人」哪还有非「人」之「客」。人家说「螺蛳」,宁波人说「蛳螺」,意在此「螺」名「狮」也,哪有名「螺」之「蛳」?还有「小菜」,许多地方人都以此称呼饭桌上的鱼、虾、蛋、肉,宁波人则称之为「下饭」。意思是指送淡饭下咽落肚之物,这话多科学。宁波话中有些特殊词语,是很有合理性的,非常形象,让人一听就懂。宁波人称为「眠」,称晾衣竿子为「晾竿」,这就从名称上突出了这些用具的功能。宁波话把碰到倒霉的事情为「倒运」,把碰到棘手的事情称为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