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年节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青田的年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1期  作者:項建章 出版时间:1994-01-10
    关键字: 青田 年节 送灶 打尘

    過年在農業社會的家鄕,算是一件大事,我們避秦到此,已是四十四個年頭了,早年家鄕的過年較重要的有左列數點:一、送灶: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爲鑊灶頭佛上天向玉皇大帝囘報的日子,當天晚上每家每戶均備五色糖果之祭點,由主婦主祭,詞曰:「上天說好話,下界保平安」,於是過年的序幕由此揭開。二、打塵與佈置:二十四日全家大掃除,掛燈結綵,張貼對聯,佈置中堂,以備過年祭祖、迎佛和接待客人,一般家庭佈置情形如下:㈠門樓(大門)兩邊張貼新春聯,大門中央貼「神荼」「鬱壘」字樣,...

  • 文章年的故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3卷 第1期  作者:於建勛 出版时间:1991-01-10
    关键字: 年兽传说 年节习俗

    又是新的一年卽將來臨,在除夕晚上,,各家各戶都會貼上紅色春聯,如「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戶更新」,「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等吉利話,無論鄕村、城市,都顯得一片安和樂利,喜氣洋洋過年氣氛。農曆過年(現稱春節),是小朋友最喜歡的節日,有豐盛的食物,最愛吃的糖果餅餌,有新衣、新帽、新鞋等,可以穿戴,還有壓歲錢,紅包可拿,大家都以無比的心情,迎接新年來臨,可是這個新年節慶,是怎麽來的,下面就是「年」的故事:據說:遠在萬萬年之前,世界還在洪荒草昧時代,人口...

  • 文章温州的民情與殊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9期  作者:敬誨 出版时间:1972-09-30
    关键字: 温州 风俗 年节 民性 民情

    安定,每逢年节,无不尽情娱乐,尤其是从农历元旦开始,直到三月下旬,娱乐节目繁多,连续擧行不已。玆将淸末至抗战以前的风俗习尙中之特殊者,分别记述于后,其余一槪从略。正月初一日元旦:各家门柱,都揷有签红橘的万年靑枝,以示万事大吉之意。午后,隣居少年,多有结队迎于街市,鸣钲击鼓,以相娱乐,曰「敲新年鼓」。温州人的「拜年」:亲友过从,都携带桂圆,元枣、松糖等,以红纸包裹的「纸篷包」,相互馈送。主家则以橄榄茶、红枣汤或鸡肉粉丝等待之。如此往还拜年,直至正月下旬。初三日:这天

  • 文章旅居鎭海前塵憶語(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2期  作者:舛半生 出版时间:1973-10-01
    关键字: 镇海 婚丧 杂谈 年节习俗 概述

    需要多人,这一职务,例由惰民所充任。其他临时宴会或私人喜庆等简单场面,能于当天竣事的,以假座「梓山公园」现成处所擧行较为相宜,且可免去陈设之烦。盖梓山公园,建筑在城东岩石之上,地势高亢,厅轩宽敌,原为地方人士集会之所,长年正门大开,供游憩,经常有工人为之淸洁也。十、年节习俗:(日期从农历)元旦:①拜天地:是日凌晨设祭桌,陈三牲,由男主人上香主持,名曰「拜天地」。惟不设「神祃」,商店或大户人家,类多行之。②供镜子:家家户户先于除夕日悬祖先画像于堂,像外附挂帐

  • 文章平陽的新年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卷 第4期  作者:黄慶萱 出版时间:1985-11-15
    关键字: 平阳 年节习俗 风土习俗

    作者黃君,溫州平陽人,國家文學博士,現任師大國文系及國文硏究所敎授,著述甚多。編者

  • 文章「哈背牛年」(Happy New Year!)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卷 第2期  作者:琦君  出版时间:1985-05-15
    关键字: 年节习俗 乡音乡情 迎灯演戏

    小時候在鄉間,有一年正月初一,我的一個頑皮小叔叔,提了個大紅紙包,來給我母親拜年。高聲喊道:「大嫂,哈背牛年。」母親立刻說:「大年初一的,講吉利話呀,什麼哈背哈背的?」小叔說:「這是番人話(英文)呀。天主堂的白姑娘敎我的。『哈背』就是快樂的意思。『牛年』就是新年。『哈背牛年』就是快樂新年。正好今年是牛年,您說多巧呀?」母親高興地說:「白姑娘也敎過我幾個番人字,我記得『牛』叫做『靠』,怎麼輪到牛年,中國話和番人話會是一樣的聲音呢?」敎我讀書的老師聽得哈哈大...

  • 文章由靑年节想起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4期  作者:余烈  出版时间:1987-04-10
    关键字: 青年节 中国青年励志会 西安事变

    说起「靑年节」,颇有一段可囘忆历史,那就是在抗战期间于民国二十九年,「中国靑年励志会」,于浙江省政府及省党部播迁到后方的永康方岩,假「振兴旅馆」擧行第三次会员大会中,通过以革命先烈黄花岗纪念节定为「靑年节」,向中央建议,嗣奉中央政府社会部批覆,准予备査有案。中国靑年励志会成立于民国二十二年,系在杭州基督敎靑年会召开成立会,负责筹备者为王守伟、邱玺、潘祖永、孙育万、石延汉及余烈等。成立会后,并即擧行第一次会员大会,聘请浙江省党部常务委员罗霞天先生为指导,并

  • 文章春節憶兒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4卷 第1期  作者:陳啓新  出版时间:1992-01-10
    关键字: 年节习俗 冬至 送灶 祭祖 年夜饭

    我家的门联别具一格,是九个字,吴家堂名「行素堂」,涵义是我行我素,所以上联九字是:养天地正气特立独行,下联是:法古今完人继往开来,对仗工允,印象深刻。其口气豪迈,勉励后人,囘顾落拓一生,倍觉汗颜。记忆里好像还有些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等是。以及窗前剪纸,那都是自家人制作的,布置得内外焕然一新,喜气洋洋烘托出年节的热闹气氛。眞个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淸淸爽爽过个好年。以迎接与新年以具来的新挑战,开创新的境界。守岁:向祖宗神祇辞岁(拜祭)后,就是摆桌吃团圆饭。这时

  • 文章年节勉同鄕靑年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89期  作者:王傑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青年节 三民主义 同乡会 奖学金

    首先我要提醒靑年节的由来,生活在安逸糜烂状况之下,怕大家遗忘。历史上吿诉我们:在满淸宣统三年(民前一年岁次辛亥)三月廿九日,当时由革命志士黄兴先生率领一批爱国靑年有识之士围攻广州总督衙门,他们不计生死荣辱冒险犯难以先烈之花而结主义之果,以革命精神来赢取推翻满淸专制的枷锁。在革命洪流里,发起一把惊天动地的火,掀起革命狂潮,振奋全国上下人心。是役虽然功败名垂,令人痛心失望。但是七十二烈士洒热血、抛头颅、舍身取义、杀身成仁,埋葬于黄花岗上。救国救民可歌可泣

  • 文章立春及青年节话从头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4期  作者:陳昂 出版时间:2011-03-10
    关键字: 立春 农作物 青年节

    外海以十九度C温水线上可以捕捉鱼类,为黑鲳鱼、白带鱼盛产期故也。俗称:春天后娘面,一天十八变。意思是入春以来,天气阴晴不定,而且冷暖无常,比之以继母之颜色,捉摸不定以形容之。总之,立春为二十四节中最早的第一节日,不得不记之。二、青年节一九一〇年对我国而言是值得纪念之日,当时国父领导第十次革命,共有七十二人菁英,为了推翻腐败的满清,而牺牲了宝贵生命,真使后人尊敬钦佩。民国建立以后,政府为了纪念此一伟大革命志士,一致通过,决定于三月二十九日为青年节,以纪念永怀先烈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