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平反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明末清初的舟山屠城史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10期  作者:何雷書 出版时间:2008-10-10
    关键字: 舟山 屠城 辛卯之难 清军 平反

    平反,也为「辛卯之难」平了反。康熙垢十七年建定海县以后,舟山人就把九月初二定为「屠城节」。是日,全城鸣钟击鼓,放焰火、设街祭,居民家备「屠城羹饭」,公开祭祀「辛卯之难」中被杀害的军民。并把「同归域」扩建成「同归大域」。在墓前的石柱上镌楹联:「英魂各逐当年志;白骨同垣万古春」及「水火刀兵顷刻;忠孝节义千秋」。康熙三十五年,朝廷为安洋将军刘世勋赐諡为「烈愍」。是年,又在城里建「刘烈愍公祠」。康熙三十七年,定海总兵蓝理置祭田三十八·七亩,作「屠城节」和清明节祭奠

  • 文章我的父親楊乃武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11期  作者:楊濬 出版时间:1984-11-10
    关键字: 杨乃武 提审起解 刑部大审 案件平反 清末大案

    亦在都察院,还有其他的一些浙江人,特别是一些擧人、进士、翰林,他们认为这件案子如果眞有寃抑不予平反,这不仅是杨乃武、葛毕氏两条人命的问题,是有关整个浙江读书人的面子问题。夏同善、张家骧向慈禧太后说,此案如不平反,浙江将无一人肯读书上进矣。刑部有个侍郞袁保恒,与夏同善、翁同龢等均甚接近,袁在夏、翁处得悉案情内幕,看到胡瑞澜之疏奏中歧异矛盾之处甚多,亦认为有提京详细审讯的必要。边宝泉在此时又上了一个奏折,主张提交刑部审讯。我姑妈在京,亦迭向各衙门递呈,请求提京

  • 文章清季轟動浙省奇案楊乃武與小白菜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6期  作者:王傑 出版时间:1969-02-15
    关键字: 杨乃武与小白菜 杨乃武奇案 杨乃武平反

    醋,骨骼受伤及特定部位,即现出靑紫红各色,凡无毒或无伤痕,骨则呈白色。),案情发展到此,葛品连之死,非由杨乃武及葛毕氏之谋害毒毙,已得结论,遂予释放。杨乃武虽蒙平反,免除刑责,然踝骨已碎,步履蹒跚,仍囘余杭重理旧业,且益恣横,光緖二十二年,复遭杭州知府侯官林启(字廸臣,光緖二年进士)之捕治,嗣乃移居上海,在申报馆任主笔有年。毕氏南返后,即嫁与何春芳以终;一说削发为尼,未知孰是。据说当刑部审讯之日,京中人士至刑部法庭观审者如堵墙,几无揷足之地,均为欲睹毕氏之

  • 文章王守仁十歲能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10期  作者:恆老  出版时间:1974-10-30
    关键字: 王守仁 作诗 平反 人物事迹

    王守仁,明浙江餘姚人,字伯安,築屋於陽明洞中,自號陽明子,人稱之曰:陽明先生;父名莘,號德輝,成化十七年憲宗時第一名進士,官至南京吏部尙書,有器度,事親至孝——祖母岑氏,溫良恭儉,百歲而終……孝宗弘治十二年,守仁應試中進士,翌年授刑部主事,正德年間,武宗命其巡撫南贛,平大帽山諸賊,定宸濠之亂,明代「文臣用兵」,未有如守仁者,卒年七十歲,贈新建侯,諡文成,其學說良知良能爲主,外稱姚江派。相傳當時守仁孕育其母腹中者歷十四閲月,生前一日,祖母夢見神人從雲中送下...

  • 文章柯靈爲梁實秋鳴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8卷 第9期  作者:沈謙 出版时间:1996-09-10
    关键字: 柯灵 梁实秋 鬼混哲学 平反鸣冤

    「我們有一種極其古怪的處世哲學,這就是『鬼混主義』。……做人八面玲瓏,無分愛憎,一例笑嘻嘻地打拱作揖;做事一鼓作氣不問是非,一例熱烘烘地使勁出力。然而枉諸實際,對人固是敷衍,對事也無非搪塞。」抗戰期間,柯靈在上海寫了這篇〈鬼混哲學〉,雖然時隔半個多世紀,讀起來仍然感覺心有戚戚焉,不但與胡適的名作〈差不多先生傳〉相映成趣,而且諷世深刻,在警世之餘,令讀者發出會心的微笑。鬼混哲學的信徒,對人對事敷衍搪塞,但是在一件事上他異常認眞,毫不放鬆,這就是個人的利益。...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