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布鞋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母亲做的布鞋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44期  作者:王卓群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母亲 布鞋 重庆

    童年时的故鄕,民国肇造,军阀割据,盗匪蠭起,民生凋敝,物力维艰,农村人民生活困苦,当年穿着布鞋都已感奢侈,即使家境好的人也备有皮鞋,那是专供雨天穿用。一般人除休闲在家穿布鞋外,其在外工作又多半是穿草鞋或赤足,平日小孩们亦是赤足时多,连布鞋也舍不得穿。那时候,家家户户作母亲、女儿、媳妇的人,都得替一家老小做布鞋,一天到晚针线不离手,忙个不停。如今,在台湾由于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品质提升,大家都过著丰衣足食的生活,衣裘穿锦、西装革履,穿布鞋的人极少,几乎绝迹

  • 文章故鄕的布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3期  作者:項建章 出版时间:1994-03-10
    关键字: 布鞋 女红 花纹 亲情

    很久以前,家鄕可以说是纯农业社会,百姓穿着方面也无从讲究,除富有人家或过年,或遇喜事,那就得充面子了。脚上穿的布鞋,较为普遍,如地方士绅、敎书先生、鄕公所办事先生,大都穿布鞋,或办喜事赴宴、办事者都穿布鞋。古代女子要懂得女红,那便是绣花、缝衣、缝布鞋等。做布鞋先做鞋底:取碎布(讲究的以白布)配以浆糊,一层叠一层均糊浆糊舖在门板上,约一公分至一公分半厚,等约四、五天,干了取下,以鞋底样切平,四周再涂以白石灰,上下面亦以白新布封好,然后以粗蔴绳一针一针缝满

  • 文章想起寧波小時候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69期  作者:袁嗣華 出版时间:1982-08-01
    关键字: 宁波 童年 追忆 布鞋 慈母

    自制布鞋游子脚上鞋 针针慈母汗一年破几双 谁知报春晖阿拉宁波人脚上穿的鞋子,在我小时候已知有很多花样。有皮鞋,有套鞋,有木拖鞋等等,而最喜爱和最常穿的却是家中自己制作的布鞋。当时的皮鞋,不但售价昻贵,而且因为皮革制作过程中的技术欠佳,不论鞋底鞋面,都过度坚硬,尤其皮鞋制成以后,总得在店内陈放待售一段时间,或是买囘后在家穿用放置了一段时间,譬如说三、五个月以后,皮鞋面就变得坚硬不堪。有时出门做客,不得不穿上皮鞋,当天返家,脱掉鞋袜一看,简直灾情惨重,满目创

  • 文章闲话家鄕的布鞋(下)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26期  作者:冠信 出版时间:1982-10-01
    关键字: 布鞋工艺 绣花鞋 做袜底 包脚布 家乡布鞋

    慈母衲鞋底,儿子脚下鞋;一针一心愿,望儿走人前。讲完了男人的布鞋后,也得谈一谈女人的绣花鞋,免得女士们讲我厚此薄彼。讲起绣花鞋那眞是洋洋大观,做绣花鞋先要谈「鞋样」(是指花样),鞋样的良窳影响绣出来花式关系极大,绣花这一项手艺可说是女红中最顶尖的功夫,如果女士们能绣一手出众的花,那她一定受地方人士刮目相看,如是现在也一定是位艺术家,可惜我们家鄕有很多是绣花的高手,却默默沉落在那个农村里而不照彰。鞋样在我们家鄕没有出卖的,要到温州去买,温州有很好的鞋样簿

  • 文章话家鄕的布鞋(上)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25期  作者:冠信 出版时间:1982-06-01
    关键字: 布鞋工艺 剪鞋底垫 填鞋底 做鞋面 鞝鞋

    慈母衲鞋底,儿子脚下鞋;一针一心愿,望儿走人前。从前我们穿的鞋子,都是布鞋,而布鞋都是由母亲、姐姐或老婆做的。那时候未出嫁的女人,第一件要学习的事,便是先学习女红,女红中就是先要学做布鞋。如果那一家的女儿订过亲,她必需请媒人到未来的婆家,把未来的「大姑娘」婆婆和未婚夫的鞋样要来,先做几双鞋子送过去,给婆家的人看看自己的手艺如何,也可以讨讨未来的婆婆的欢心。想当年,那个社会里,最有钱的人家也不作兴拿钱去买鞋子穿,全家老少的鞋子,都是自己家里的女人做的。做

  • 文章我的母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2卷 第7期  作者:朱耀庚 出版时间:1990-07-10
    关键字: 母亲 痛失二子 “游子吟” 赶制布鞋 临终遗言

    不知死活的奋不顾身跳下水去抢救我,即是最好的诠释,也是铁证。又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如果多子多孙亦算有福,则此话验矣。盖余今马齿八十,育有三男六女均已成家立业,其中有博士一、硕士四、现有内孙子女四,外孙子女十八,个个聪明活泼,且有大专毕业,服务于社会者,后生可爱,前程似锦,凡此聊以自慰,父母有知,当亦含笑地下。三、游子吟我于民国二十二年春应邀赴南京任职,母亲连夜为我赶制布鞋、内衣等,辛劳中充满着慈爱。记得唐朝诗人孟郊赴任溧阳县尉时作了一首「游子吟」。词曰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