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布衣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乡贤小传)「布衣诗人」沈明臣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72期  作者:韓生 出版时间:1991-11-01
    关键字: 布衣诗人 沈明臣 诗词 明朝

    沈明臣,字嘉则,鄞县栎社人,他是明朝晚期一位很有名气的「布衣诗人」。沈明臣父亲沈文桢,也是一位读书人,功书法,「能作方丈大字」。沈明臣少年时便负才名,性落拓,仰慕谢安、王猛为人;靑年时补诸生,但鄕试屡次不中,于是以诗自豪,在县府很有诗名。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一五五五年)胡宗宪任浙江巡抚御史,因抗击倭寇有功,升为提督,加封少保。他为抗击倭寇,设置幕府,沈明臣与绍兴著名文人徐渭(即徐文长)一同做了胡宗宪的幕僚,同掌书记之职,常献良献。胡宗宪平时生性豁达好士

  • 文章万斯同布衣修明史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2卷 第10期  作者:董有華 出版时间:1990-10-10
    关键字: 万斯同 布衣 明史 石园先生

    明史》,被黄宗羲拒绝。朝中大臣便推擧万斯同为博学鸿词科,万斯同也坚辞不就。以后,大学士徐元文出任修《明史》总裁,又荐他入史局。黄宗羲觉得修《明史》,事关忠奸评判和子孙后世的大业,有万斯同参加,可以放心。便促万斯同赴京,并在赠别诗中以「四方身价归明水,一代奸贤托布衣」相勉。当时,凡入史局者署翰林院纂修衔,授七品俸禄。万斯同遵黄宗羲嘱咐,上京后宁愿寓居于徐元文家,不署衔,不受俸,以布衣入史局,修《明史》,前后十九年。他熟悉汉以下制度沿革和明代史事。当时,参加纂修

  • 文章孝水忆房杜诗情传千古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1卷 第8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09-08-10
    关键字: 杜甫 布衣之交 房管 莫逆之交 生死之交

    可贵的友谊诗篇,这灵魂的音乐、感情的歌唱是多么珍贵而凝重:布衣之交—莫逆之交—生死之交,仿佛迄今还在,余音嫋嫋,激人心肺……[1] 杜子,诗人自谓。[2] 苍茫—渺茫。[3] 问—探问。[4] 乾坤—天地,此指国家。[5] 疮痍—战乱创伤。[6] 忧虞—忧患。[7] 被伤—受伤。指当时乐中一带战争多失利。

  • 文章布衣斋诗文集」编后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7期  作者:張行周 出版时间:1974-08-01
    关键字: 袁定华 布衣斋诗文集 台北 著作 同乡会

    非所宜,故经磋商再三,仍予保留。玆经整理全部文稿,共得记述四十篇约七万余字,均为宁波舟山两同鄕会刊曾予刊载者;诗词二七六篇约计六万言,则属初见,两者合编成册,即以袁兄家鄕书斋——「布衣斋」作为书名,耑请吾郡书法大家奉化董开章先生为题书楣,袁兄生前友好萧山高越天、鄞县沈友梅、定海黄炳麟三位先生作序,象山何志浩先生题辞,于五月初开始付排。因印刷厂工作忙,检排历时几两个月,再经袁嫂与我两度校正,于七月底才完成付印,迟迟出版,有劳关心本书之袁兄生前友好们屡加关心垂询

  • 文章姜西溟迍邅一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7期  作者:景唐 出版时间:1974-07-30
    关键字: 姜宸英 三大布衣 学问 行谊 轶事

    △三大布衣姜宸英,字西溟,学者们尊称他为湛园先生,吾浙宁波府慈谿县人,生于明祟祯戊辰八月十九日,是明朝太常卿姜应麟的曾孙,父名晋珪,诸生,颇有孝声。宸英少年时攻擧子业兼善诗和古文辞,闳博雅健,卓然杰出,却屡次受挫于执事官吏,但声誉日起,名达禁中,当时的圣祖仁皇帝,爱好文学,某日,向侍臣表示:「听说江南有三布衣(在四布衣之前,仅祗三布衣,即秀水朱竹垞、无锡严藕渔、慈谿姜宸英)尙未仕耶?」又直呼他的名字:「姜西溟古文,古今作者。」于是他的文名在一夜之间,轰动

  • 文章(鄕贤纪事)布衣诗人周容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58期  作者:戴勤鋒 出版时间:2015-09-10
    关键字: 乡贤 布衣诗人 周容 七里垫 《春酒堂诗集》

    生(在国子监读书的高级秀才);父周召,潜心理学,著述丰富,门下有许多名士。周容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成长,年少时就善于写诗作画。明朝灭亡后,周容遵从父命,抛弃了贡生「职称」,以布衣诗人自居,从此远离科场。明清易代对周容等文人来说,既是国家的悲剧,也是家庭的灾难。不过,较之物质意义上毁于战火的「家」,文化意义上丧失的「精神家园」,才是这些遗民真正的心头之痛。故而,有的为不履清土,选择以船为家;有的为不食清粟,干脆远涉重洋。而周容为示其不与清廷合作的气节,一度在东钱湖畔的青

  • 文章读「布衣斋诗文集」感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8期  作者:梅庭散人 出版时间:1974-10-01
    关键字: 布衣 诗文集 读后感 诗歌 集锦

    ㈠早从文字识荆州,偏是才人不可留;手执遗著呆立久,异鄕又少一同俦。㈡苦语氷霜酒不温,斑斑纸上有啼痕;人间天上都遗恨,不待楼船入海门。㈢集句人前造化工,夜深天半有惊鸿;而今枫落吴江冷,拾翠何人再继公。㈣思亲忧国千行涙,不尽布衣一卷中;惆怅元宵花似旧,谜灯无复昔年红。自同鄕会刊获见袁定华先生诗文,久矣心仪其人。不道长才易尽,遽歌薤露,心兮哀之!嗣欣悉其遗著布衣斋诗文集由张行周先生编辑印行,深钦其为四明文献而致力;颇思先睹为快。辱承惠赠一册,如逢良友,如获至寳

  • 文章萬斯同寫詩寄愛憎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2期  作者:周冠明 出版时间:1998-07-10
    关键字: 布衣修史 万斯同 简介 生平事迹 竹枝词

    以「布衣修史」而闻名于世的万斯同,出生在一个三世四忠的名门。父亲万泰是复社成员,曾和黄宗羲一起,签名于正气浩然的《留都防乱公揭》,使马士英、阮大铖这伙奸佞小人如坐针毡;后来又参加钱肃乐为首的义军,竭力营救被满清政权逮捕的高斗枢、黄宗炎和李掆、李邺嗣父子,侠骨义肠,闻于遐迩。万斯同耳濡目染,加上他亲身经历了清军陷甬后,一家人「昼行岩壑间,夜宿豺虎际」的避难生涯,回到甬城,故居被占,全家迁居原为墓庄的西郊「白云庄」,度过一段「荷锄畦边憩」的农耕生活。因此,使

  • 文章星光村:歷史的天空星光點點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36期  作者:朱軍備 續大治 出版时间:2013-11-10
    关键字: 星光村 沈光文 沈光文纪念馆 台湾文化开拓者 布衣之乡

    之一。一生作诗达七千首的嘉庆、万历浙东名人沈明臣,与徐渭等同为浙江总督胡宗宪幕僚,被称为「布衣之杰」,是万历年间三大「布衣诗人」。还有隆庆进士沈一贯、万历进士沈一中等名人,在当时都有一定影响。如今,星光村村民大多从事商业,或进工厂上班,真正务农的人已很少。该村还接纳了一批因建设周公宅水库而下山的移民。小贴士从宁波乘五二五路公车到石碶街道下,转乘六二六路公车,到栎社站下,步行五分钟即到星光村。

  • 文章敬悼先叔祖林本僑敎授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49期  作者:林德覲 出版时间:1989-08-01
    关键字: 林本侨 布衣学者 东京高等师范学校 台湾师范大学 教育家

    先叔祖林故敎授讳本,字本侨,浙江鄞县人。民前十三年(一八九八)生,恸于民国七十八年病逝台湾台北市,享寿九十有二。七月十一日下午一时,我以林氏族侄孙的辈份,当家祭之后抢先在他老人家的灵前叩头。然后怀着悲伤底心情黯然返寓,我恭读了治丧委员会所述的行谊,面对遗像,久久不能自已,觉得这位吾甬敎育界之大老,我族不世出之长辈,其人其事眞是难得之至。爰不避浅陋,想以秃笔述其志业于万一。我只有一个目的,为的是想敬悼他,纪念他老人家。我想分三个段落以抒所感:㈠布衣学者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