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工具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乘篼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1卷 第1期  作者:王果 出版时间:1985-02-15
    关键字: 乘兜 交通工具 民间习俗

    我有过两次乘兜的经验,那是因为往返的关系。在故鄕的山区裏,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兜,也就是竹制的轿子。一张细竹编的小型太师椅,两侧各绑一支粗竹竿作为轿架,顶上是用竹片编成长方形如竹蓆,狭的两头各捆在两条轿架上,就成了圆弧的蓬,以遮挡风雨与烈日。椅子前横放一小块狭长的木板,两端穿以藏绳缚在轿杆上作为踏脚用。前无轿帘,后无帐帷,异常简陋。因此,我虽只乘过两次,却能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裏。那时我大槪是十岁吧!记得还在小学读书。有一天日本飞机突然来轰炸,吓得全城的人

  • 文章溫州滿街”菲亞特”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4期  作者:李盛仙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汽车 交通工具 白鹿城

    拥有四千多辆菲亚特。现在市区人口六十万,平均一百五十人就有一辆出租车,密度居全国之首。全国的“菲亚特”有一半在温州。据统计,全市主要街道每十秒即通过一辆。它已成为温州市民出门办事、访亲会友、接送宾客、洽谈生意等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菲亚特”出租车是温州市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社会交通工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到温州经商者络绎不绝,但以前乘车不方便,公共汽车也少。温州市政府鼓励个体户发展社会交通,方便了群众。如今,微型“菲亚特”遍布温州,实行全天候流动营运服务

  • 文章學者不死大盜不止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6期  作者:楊泰順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学者 社会良知 学术伦理 权力工具

    礼赞时,学界人士又有几人公开谴责过?当庄主秘借调期满回校时,现行法规显然不允许该校学者团重新检视其作为学者的资格。但如果学者团无能考核,「社会良知」的公信力难道只能靠政客背书?如果学者只是权势者的工具,举世滔滔之际,是非标准又将如何寻觅?

  • 文章麻將歷史的傳説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22期  作者:楊志俊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麻将 麻将守则 历史的传说 赌博工具

    夫有天地而有人类,有人类而有国家,有国家而有文化,有文化而必有康乐,康乐种类很多,范围极广,包括麻将,如各种康乐俱备,而独无安排麻将,那怎么可以?传说麻将始于宋朝宣和二年间,因当时梁山泊地方聚集了一羣草寇,人员有一百零八个之众,武艺高强,自称为英雄好汉,对朝廷威胁很大,官府恨之入骨,为了缉凶起见,乃采用卅二张牙牌,刻了重要草寇宋江、武松等人名字及人头,作为官兵们娱乐工具,提醒随时不忘缉捕工作,上述卅二张牙骨是麻将的鼻祖。到了明末时期流行马吊纸牌,张数为

  • 文章大陸故鄕的三輪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3期  作者:王卓群  出版时间:1993-03-10
    关键字: 机车 车资 自行车 交通工具

    四年前,我赴大陆故鄕探亲时有囘乘坐三轮车,其车资低得令人吃惊!原来车伕只要三角人民币,当我下车时还是付给他一元人民币,折合新台币也不过是伍元,在台湾同样的路程计程车非要你壹佰元不可。当时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想对他说:「你们的三轮车是世界上最便宜的交通工具。」然而,我却终于没把这话说出来。因为我知道并没有人给他限价,全是他们自己的竞争把价钱压得这么低。在大陆的农村三轮车还是方兴未艾的行业,为农民主要的副业之一。这里缺的不是三轮车,而是乘坐三轮车的顾客

  • 文章戲說難忘的火籠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8卷 第11期  作者:於建勳 出版时间:1996-11-10
    关键字: 火笼 取暖工具 婚嫁习俗

    始能脱身行走。一则是:一位行商长途跋涉,中途便急,即在原地蹲下解决,不意撤出屎便,立成冰柱与肛门相接,使屎与人竟成一体无法起立,如是大呼救命,但如此荒野漠地,四顾无人,所幸不久,有一老者木工背负工具行囊,有锯、有斧、有凿,闻声经过此处,到达后左顾右盼,前斟后酌如何下手,那位蹲着旅商吿知:前面有毛的地方是命根子,不能砍、不能锯,一砍就完蛋了,后面是肥肥胖胖的屁股,也不能砍,不能凿,祇能砍下面那截冰柱,这当然是两则趣谭故事,略供阅者一粲而已!想此情形,想当年如遇

  • 文章舟山漁區網具上的古錢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02期  作者:盛觀熙 出版时间:2004-02-28
    关键字: 渔具 古钱 捕捞工具 古钱特点

    一上,圆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圆;何以说地道之方也,万物殊类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主执圆,臣主方。方圆不易,其国乃昌」。正因为古钱的这一外圆内方形制特点,竟使得这斑驳离陆的古钱,几百年来一直成为舟山海岛渔业生产上的理想工具。根据史料记载,在清代末期,舟山渔场以捕捞墨鱼生产维持生计者,已达数十万人之多。每年的四、五月间,正是春光明媚、桃李争艳的时节,也是乌贼鱼汛的旺发时期,数以千计的拖网作业船来自沿海各地,汇集在嵊山以东的洋面上日以继夜地捕捞

  • 文章泥鳗退敌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40期  作者:唐更華 出版时间:2010-06-30
    关键字: 泥鳗 交通工具 战船 海寇

    泥鳗,能在海涂上滑行的器具,也是海涂生产的交通工具。他的形状如苏东坡所说的秧马,在舟山俗称泥马。泥鳗用以捕捉弹涂鱼、泥螺和蛏子养殖等,盛行于滨海地区,舟山尤以朱家尖、秀山为甚。近年被引入于旅游项目。殊不知这小小泥鳗,先人们小用之则辅行捕鱼,大用之则破寇退敌,立下赫赫战功,岂不神奇!明嘉靖三至二十七年(一五二四—一五四八),闽、徽商人李光头、许栋、王直与佛朗机(葡萄牙)、倭人(日本)在六横双屿港互市,「廛集万人」「舟舶塞港」,通宵达旦,繁荣无比,被日本学

  • 文章象山乡下的交通工具——坐篮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68期  作者:心逸 出版时间:1982-07-01
    关键字: 象山 交通工具 坐篮 概述

    也,往返坐坐篮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其乐乐无比。说了一大堆,还没说出坐篮究竟是怎么样的东西,恐怕台湾出生的孩子,从未见过,不易明白。如有兴趣,请听我约略一敍:王皋女士所说的篼,与我们家鄕的坐篮,颇多大同小异之处,同为竹制的轿子,作为山鄕僻壤唯一交通工具。异者:篼仅一小型太师椅,轿杠在两旁,抬起来离地较高,周围无遮栏,人坐椅上,有居危惊骇之感。而且只能坐一人,也不便带些行李衣物。我想它比较和我们象山城里的高轿或四川重庆的滑竿类似。坐篮则不然:下为长方形底盘

  • 文章寧波人跑單幫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64期  作者:基隆客 出版时间:1972-10-01
    关键字: 宁波 跑单帮 运输工具 码头 简介

    跑单帮这个行业,不列于三百六十行范围之内。开始在于抗战初期,业此者,单枪匹马,从不合伙,又是跑来跑去,故有此名。抗战军兴,因运输工具缺少,货物未能畅流,致而形成甲乙两地物价的偏差,一般生活较苦的民众,见有利可图,纷纷凑集少数资本,随身携带小量物品,到高价处脱手,藉博蝇利,作为升斗之需。虽然出发地或目的地,是日寇占领区,盘问检查,非常严厉,甚至受尽侮辱,吃足苦头,但利之所趋,忍痛受辱,甘冒危险者,仍大有人在!且越来越多,风靡一时,男女老少,背负手提大小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