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峯山共返回6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海边捡黄鱼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54期  作者:曹寧元 出版时间:2012-10-31
    关键字: 岱山岛 南峰 大黄鱼

    里的渔船每次出海捕捞,总能喜气洋洋满载而归。渔民常常把大黄鱼当饭吃。我捡大黄鱼的地点就在岱岛南峰山「求龙」咀海边。这里面临盛产大黄鱼的岱衢洋,其海堤线长,海域宽阔。春夏之交,岱衢洋大黄鱼高度密集。风平浪静时,人们在此海边即可隐隐约约听到大黄鱼「咕——咕……」叫声。渔汛时节,来自四面八方不计其数的渔船在洋地来来往往穿梭。每到晚上,海面上渔灯盏盏,一闪一闪亮晶晶,如天空繁星点点,煞是好看。船多、网多、鱼多,在掠夺性捕捞中,难免有那么一点点数量的大黄鱼,或扎

  • 文章峰山包罗饼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97期  作者:孫貫江 出版时间:2006-06-01
    关键字: 包罗饼 包穀 制作 吃法

    包罗又叫包谷或玉米。五谷中称黍,仅次于稻,居第额位。包罗饼就是用包罗磨粉制作而成。在青田农村有种植包罗的地方,大都有包罗饼。但以峰山的包罗饼最具特色,非同一般,是其他任何地方的包罗饼不能与其相比的。有人说,吃了峰山包罗饼真有些「除却巫不是云」之慨。也有的说,「此饼应是峰山有,走遍青田无额家。」言虽有夸,但却是实清。峰山是青田的「北极」,高路远。隆冬时节,常常是,我们这一带还是细雨濛濛,在峰山已是银妆素裹,千里封冻了。特殊的天气条件加上地多田少。一年

  • 文章川明媚色 旧貌焕新颜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32期  作者:鄭傳良 出版时间:2005-03-10
    关键字: 旅游 九峰山 瑞岩寺 瑞岩十景 网岙

    夙称安期生悠游之地,四明气势磅礴,凤翔鹤舞,形胜天成,层峦叠嶂,幽壑奇峰,林翠鸣禽,清泉飞瀑,无不引人赞赏。单说鄮东大地上,就有一块风水宝地叫九峰山,昔属鎭海县江南,今属宁波市北仑区,早在宋代文人周锷的笔下,已描绘了它的轮廓:「紫芝巖上断悬崖,帘卷西风一梵斋。流水声中鸣好鸟,寒鸦影里踏青鞋。」虽未曾深入其境,揭开奥秘,也可说得其气韵之神奇了。据《鎭海县志》记载,唐会昌间(公元八四一至八四六年),普化禅师在此结茅开,习静养性。景福二年(八九三),明州刺史

  • 文章四十年前轟動寧波一綁案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25期  作者:子瑜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裘珊 绑架 九峰山 刑警队 宁波

    人是四平八稳安全无恙,再问何时可以找到小孩,答指人旁两个十一,可在廿外见到面。事后经裘珊返家证实,彼在出事当晚,被匪挟至下白沙附近江边,确是乘船出鎭海口转往象港,在不知名脚上岸,步行多时,才到九峯山老巢云,事后刑警队认该拆字先生如此神奇眞确,请他在濠河街阿毛饭店吃了一次夜饭。在绑案发生约十天时间,忽闻裘珊家属,有应匪之约付匪黄金十五两之事,刑警队长在晚间约见王雅儿,吿以向匪付出赎金,足以助长其势,养成得寸进尺之心,后果可能更形严重,以治安当局立场

  • 文章宁波的「十大特色山峰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76期  作者:胡維攸 出版时间:2008-11-10
    关键字: 九峰山 太白山 五磊 东搬 福泉

    今年三月中旬,自宁波《东南商报》刊登开展推荐宁波的「十大特色山峰」活动以来,受到了全市广大读者的热切关注。与此同时,《东南商报》与宁波市生态办公室联合组织了「探访宁波十大山峰」的活动。他们从首探北仑区的九峰山,到最后的余姚四明青虎湾岗,历时半个月,行程一千二百公里,攀登了十多座高,经过探访者的体验、观察和相关资料的介绍,宁波市各类山峰的特色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的脑海中。河我心爱,草木皆有情。在七万多名读者朋友投票和专家评选的综合基础上,最后评出如下

  • 文章半截青一座亨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39期  作者:戴開基 出版时间:2005-10-10
    关键字: 更名 易容 戴德彝 青山碑亭 忠魂

    ㈠夆更名又易容奉城朝阳路南端三幢民楼,紧靠一座小,围墙将之一半围入院内,墙外一半像被利斧砍去。问何名,青年人答:「此公共绿地,草青树绿,叫青也可」。老年人说:「几十年前叫官」。个别戴姓老者补充道:「古称夆」。六、七百年前,戴氏族人居此南耕读生息。他们日日与相逢,「夆」义遭逢,即名夆。住屋间有小巷通往西街,即名戴家弄。陆佰拾年前,夆脚下的戴德彝学而优则仕,去京任官。九年后,燕王兵入南京,德彝继方孝儒之后也拒草登极诏,人亡家破,夆成为

  • 文章龙丘隐蹟九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5卷 第4期  作者:黃立懋  出版时间:1973-04-28
    关键字: 龙丘苌 九峰山 龙游县 隐士 春游

    我国社会里,很早就有几句流行的成语:叫做「求名者竞于朝,逐利者趋于市,隐逸者居于深穷谷之间」;也就是热于功利与淡泊明志的区别。但是,古人之所称为隐逸者,当然系指具有学问渊博和风格高超的人士而言;绝不是好假「隐逸」的作风,来欺世盗名。故能博得世人的景仰,克享千秋呢。话说我生长祖居的故鄕,浙江龙游县。在后汉有一位高尙其志的隐逸之士,吴人、龙丘苌,隐居于县治之东—龙丘,俗名九巖。说起龙丘苌的隐蹟,同时不能不把这古老县治命名「龙游」的来历和先贤龙丘苌隐居

  • 文章黄巖九峯山巡礼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8期  作者:孔佑國  出版时间:1983-08-10
    关键字: 故乡九峰山 浙江黄岩 古迹胜地 九峰书院 朗公石

    故鄕九峯山,是浙江黄岩境内川秀丽,文物荟萃名闻于世的古迹胜地。九峯山离县城约二华里余,为浙东各括苍的中脉。出县城东门,抬头便见巍峨屛立,连天际,壮丽雄伟,巨人掣天似的九峯山全貌。每日从早晨到晚上,在这条通往区的道上,行人熙来攘往,途为之塞。尤其是在这风光明媚的暮春,花树摇曳,莺蝶飞舞,或在天高气爽的新秋,白云红树,衣香鬓影等的佳节来临时,更是仕女盈途,摩肩接踵,笑语歌声,眼前展现出一幅如诗如画的迷人美景,大有未亲名芳泽,而心身早临如痴如醉境地之

  • 文章新店五峯山三老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10期  作者:秦息 出版时间:1987-10-10
    关键字: 新店五峰 登山三老 马老 裘老 俞老

    凡在新店五峯山藏经楼一带之早起运动者,莫不知此间五峯山有登三老。三老中年龄最高者,为九十有一高寿之马老,童颜、秃顶,身材高䠷,气字轩昻,一口花白长须下垂胸前是其明显之标记。每晨六时许由其友人陪同,策杖前来,步履稳健,缓急有度,直上楼后三百余级之第一段陡岭,达坳少庙而休息,气不喘,面不改色,其谁能信此老将届百龄之人瑞耶!次为八十九岁之裘老,短小精干,步伐轻快,不论寒冬酷暑,一袭灰色西装,成黑白点相交之背心,为此老之标帜。每晨五时半单身一人悄悄来,无陪伴

  • 文章汤溪九峯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7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5-07-30
    关键字: 九峰山 徐伯珍 三叠岩 千仞崖 梵宫 读书岩 徐偃王古庙 韩愈

    浙江省龙游县东三十五公里处,有一座九峯山,离汤溪县南仅六公里。这古代属龙游,一名龙丘,今属汤溪,于平野中突起如九叠云屛,苍翠削玉。其灵秀之姿,一如桂林诸。附近多竹,万绿埋云,长瀑自高飞泻而下,石洞禅寺,悠然太古。据东阳记载道:「龙丘在浙江龙游县东。有九石,特秀林表,色丹白,晴明远望,尽如芙蓉。有龙丘苌隐其处,因名龙丘。岩际有石岩,外如窗牖,中有石床,生龙须草、柽柏,望之五采,呼为新妇岩。齐书曰:太末(属会稽郡,今龙游县)徐柏珍宅南九里

共64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