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乡风俗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靑田早年鄕下的結婚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8期  作者:項建章  出版时间:1995-08-10
    关键字: 家乡风俗 婚礼 习俗

    結婚的意義、禮記裏說:「婚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故君子重之」。簡單說,婚禮包含了三種作用與意義,第一:它可以聯絡男女兩姓、兩族,甚至兩國間的友誼,如漢代的王昭君、唐朝的文成公主,嫁甸奴、吐番爲的是和親。第二:婚禮完成後,可以使上祖宗的宗廟之禮,備而無缺。第三:新婚之後,燕爾敦倫,生男育女,緜延後代,以使先人血統遺續萬年,老人常言「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就是此意也。我們靑田婚禮談來趣味多多,先從提親說起,提親者不一定是媒婆,許多係親友視...

  • 文章寧波的花轎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期  作者:湯強 出版时间:1966-02-01
    关键字: 宁波 花轿 结婚 传统习俗 家乡风俗

    結婚乃人生大事。我國傳統,向極重視,三媒六證,行聘納采,昭告天地,祭祀祖先,堂前拜舅姑,洞房喝合卺,無不愼重其事。對於迎娶新娘之彩輿,更是特別考究,來配合隆重熱閙的場面。彩輿各省均有,甬人稱爲花轎。阿拉寧波花轎,聞名全國。轎用香不製造,大逾普通肩輿,四圍廊腰縵廻,簷角高啄。轎頂層層叠叠,如樓似閣。由名手精工雕刻人物花鳥,栩栩如生。或髹硃漆,或貼金箔,金碧輝煌,燦爛奪目。四周綴有銀鈴,擧足叮叮噹噹,宛如鸞鳳和鳴,悅耳動聽。八人扛舁,前呼後擁,好不威風,我想...

  • 文章家鄕圍爐趣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1期  作者:月英 出版时间:1987-01-10
    关键字: 家乡风俗 冬日炉火 乡亲交流

    臺灣寶島,地處亞熱帶,天氣溫暖,一年四季如春,非常宜人。因此入冬不但毫無寒意,而且根本看不到下雪景象,除非上高山峻嶺,尙可發現降雪景觀。但是每屆臘月總會讓人想起故鄕的隆冬,不禁身感一陣冽抖。因爲大陸一到冬至後,氣候就很寒冷了,氣溫都在零度以下,且隨時都可能下雪。大雪紛飛時,積雪總在一尺以上。所以冬季的平日生活,都得要穿上棉袍、棉襖、棉褲。有錢的人,還穿皮革、毛絨類縫製的衣袍、手套,將頭鑽在帽子裡,脚穿高綁的暖鞋。可是仍然感到冷呢?於是在屋內房間裡,家家都...

  • 文章鄉俗摭憶——媚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1期  作者:吳興 郁仁長 出版时间:1987-01-10
    关键字: 家乡风俗 除夕祭灶 送灶接灶 灶神

    寒舍居所,除最後一處爲西式房屋,備有鐵灶外,均砌得傳統形式的磚灶,最高處,築一小小神龕,深不過三五寸,寬不及尺,居然有脊有簷,更有一方匾額,上書「定福宮」,由父親恭楷所寫。中供灶君神禡一尊。宮前並無足置香蠟供果之處,所以司命灶君,每歲僅一送一接,兩度享受香火,其他三百五十八天,朝夕祗受人間烟火。說到神禡,今日在臺灣已不復見,有一加記述之必要。普通的,無非一張土紙,木刻套色牌印一尊神像,有坐騎者,多一坐騎,如以武財神祢的趙天君,封神榜上的趙公明,他的神禡祢...

  • 文章年與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4期  作者:毛里強 出版时间:2007-04-10
    关键字: 家乡风俗 春节 年味

    在中華民族絢麗多彩的眾多節日中,最普及、最盛大、最隆重、最具民族特色、最有廣泛影響力的節日莫過於過大年了。數千年來,可以說天下華人家家要過,人人要過年。過年是幾千年來中國人民共同創造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中國傳統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像煮臘八粥、揭塵送竈、置辦年貨、書寫春聯、剪貼窗花、張貼年畫、敬祭祖先、吃年夜飯、除夕守夜、燃放爆竹、辭舊迎新、送壓歲錢、新春賀年、元宵燈會等民俗文化活動,在過年期間都得到了充分展示。過年實質是中國人食、衣、住、行、育、樂...

  • 文章鼓吹中興、努力在我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8期  作者:鄭經生 出版时间:1977-08-06
    关键字: 《浙江月刊》 创刊百期 特刊 “鼓吹中兴” 家乡风俗

    浙江月刊滿一百期,同鄕會理事長郭外川先生發起編印特刊,藉資紀念,並囑筆者亦撰文「揚鄕閭之勝」,因憶往昔忝曾列名爲本刊編輯委員之一,多次參預編輯會議,但慚一無貢獻,今日欣逢百期紀念,實亦不能已於言者。筆者覺得,凡是一種刊物的出版,它當有它底最高理想,我深深相信,浙江月刊當時創刊目的,第一是在鼓吹中興。浙江在上來說,是春秋時代越王勾踐的故土,他是以臥薪嚐膽,報仇雪恥,揚名後世,因此勾踐精神,爲歷代中興努力之最大鼓舞和借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今日談復國、談...

  • 文章憶家鄕中秋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9期  作者:小碧 出版时间:1985-09-10
    关键字: 中秋活动 家乡风俗 中秋节

    秋風送爽,玉露生涼,丹桂飄香,銀蟾光滿,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秋節象徵人間的團圓,所以也名「人節」,人們總喜歡骨肉團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故大家不遠千里,山川跋涉,務要趕囘家園,以享天倫之樂。如今他鄕遊子,所謂月是故鄕明,每逢此節對大陸家園,倍感懷念不已,玆簡述故鄕的中秋習俗於下。一、祭月:或作迎月。祭月起源很古,據說周朝就有拜月儀式。相傳是夜是「太陰還元」,民間都燒香膜拜。家鄕拜月的祭品,亦非常豐富,五牲珍品佳肴滿席另外水果花生、柚子、結子、柿子、...

  • 文章冬至大如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12期  作者:鄭傳良 出版时间:1995-12-10
    关键字: 冬至 家乡风俗 传统节日 历史发展

    在我國民間中,一年到頭節日有好多,其中的冬至節是比較突出的,被視作大如年節的節日,在浙東地區筆者深有體會。冬至日,絕大多數年份是在公曆十二月二十二日(偶有在二十三日),也就是中國夏(農)曆十一月中旬左右;有的年份冬至在月初(中旬前),有的年份冬至在月底(中旬後);如冬至在月初,意味着寒冬早到,不久暖春就要來臨;反之,寒冬晚來,須要防冬保暖,相對來說春天來得緩慢些。過冬至節日,在我國北方民間,舊時有宰羊、吃餃子、祭煤窖神的習俗;而在南方江南一帶,有吃餛飩、...

  • 文章故鄉脞憶—上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8卷 第4期  作者:吳興郁 出版时间:1986-04-10
    关键字: 家乡风俗 清明扫墓 上坟 民族文化

    掃墓,南潯人與其他許多地方一樣,俗稱爲「上墳」。當我父母在世時,每年暮春時節囘南潯上墳,乃吾家一件大事。原因是寒族遷住上海,到我這一輩已達三世,父親雖會說一口道地的南潯話,又曾以歸安縣籍應童子試,却生長在上海。我們塡寫籍貫,包括我那兩個在紐約落地的孫女在內,仍是浙江吳興。因此,返鄕上墳是唯一對家鄕、祖先的直接聯繫。南潯與其他太湖沿岸的城鎭一般,水道縱橫,到處可通。一般人家的墳塋都築在鎭郊各處,吾家的老墳與新墳都是如此,故而上墳以乘船爲最便。道及「老墳」「...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