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宝山共返回3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鄉遊記)鎭海招寳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期  作者:基隆客 出版时间:1966-04-01
    关键字: 镇海 招宝山 游记 景点介绍

    鎭海二面临海,一面带江,县城周围仅十里,原属弹丸之地,故名胜古蹟不多,足供人游览而闻名者,惟有一座「招宝山」而已。山在东门外半华里的地方,高不及千尺,广未逾百亩,因为既可游山,又可玩水,非但外县人士,一到鎭海,必去观光,即本邑人士,也时常登临,畅游一番。山顶有一古刹,已忘其名,僧侣数十人居之。建筑尚称宏伟,虽不能同天童、育王,两大丛林相比拟,然较之本省各地寺庙,则 出多多矣。由山麓拾级而上,半山有亭,备人憇足,再上数百武便是山门,韦驮手执降魔杵坐鎭。进门

  • 文章又値重陽登高時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12期  作者:張明華 出版时间:2005-10-25
    关键字: 重阳 登高 招宝山 黄杨尖 登山友

    自此就沿袭成俗。我小时也常跟老人们登山,因为那时感到登山好玩,山上有花草树木,还有野果,但我最喜欢的是登家鄕的招宝山。被人们称为我国「第一海天雄关」的招宝山,最高海拔点约八〇米。山上有寺、庙、庵、祠、亭、台、楼、阁和山楼晨旭、梵台秋月、仙洞海天、龙洞出云、千帆破浪、虎蹲涛吼等景观,一年四季,季节变换,每天沿着山路,拾级而上,可领略路两边树木花草的自然风光,到达海边山巓的烽火台边,还能看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启碇港口和海防遗址的特色。我到舟山后,有整整一年时间就在

  • 文章返鄕奔喪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65期  作者:俞敏曾 出版时间:1991-04-01
    关键字: 返乡 奔丧 招宝山 童年 家庭

    与提升至更大更高层面,到达水乳交融的境界。招宝山苍苍,遗留着童年的遐想,甬江水泱泱,流动着宁波人的血液。站在鎭海南门码头,仰视那蓝天的纯净与白云的飘逸,远远眺望那壮濶波澜的白浪,光风霁月,充满宏亮,无限粲丽。一波波涌动着热烈的浪花,急速飞快的从凝视的眼前流去,引发起联想,象征着圣洁的美德又蕴含着入世的情味。那奔流不断的江水,水流湍激,狂恣豪濶的冲撞着岸边,发出铿锵的声音,有着规律的节拍。望望那江水,确实触动心灵深处的某种郁结倾向,升起一种情怀,那意境似乎

  • 文章告先妣 秦太夫人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76期  作者:馬芳耀 出版时间:2008-11-10
    关键字: 哀悼母亲 太武山 宝山 王永庆

    哀哉先妣,勞瘁平生,昕夕惟憂,風雨如故。年廿三,來歸先君子。時滬瀆賈人聚,就中,龍驥之才,商譽昭灼;鼠蛇之輩,詐術頻興,混良莠以雜居,恆忠奸其莫辨。先君子工製革,先妣日侍其旁,龍蛇立辨,邪正嚴分,旁助世業,丕振聲名,蓋極一時之勞也。自滬徙台,居郊近市,屋環蔓草,道傍桑田,蓋農業社會也。先君子啟林志切,振業心堅,得先妣助,有成。洎車禍殃及先君子,先妣旁侍經年,鮮得寧日,斯又一時之勞也。余幼,里中之祠,有土地神像者,鬚旁垢生,眉間塵染。祠外溝清無蓋,水淺及階...

  • 文章故乡游:浙东门户招宝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82期  作者:毛翼虎 出版时间:1992-09-01
    关键字: 招宝山 镇海 鳌柱 宝陀寺

    宝山在原鎭海城北隅,自古以来,这里即为海防要塞,被称为甬江的咽喉、浙浙东的大门。招宝山古名候涛山。指此地系『潮汐出入』、『波涛汹涌、惊浪拍天』之处。旧时山上建有鳌柱塔,因又称鳌柱山。招宝山原有前山、后山与山下东岳宫三部分,总面积约三十七点六公顷。现在后山已炸平建成煤码头,前山的北部和仙人洞也因建新港被炸。现在的招宝山,总面积只有二十二点六公顷左右,不及原来面积的三分之二。由于它地处出海口,国内外的商船往来频繁,百珍交集,寓『招财进宝』之意,故称『招宝山

  • 文章(诗词)咏奉化雪宝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4期  作者:史元欽  出版时间:1996-03-10
    关键字: 诗词 奉化 宝山 古刹

    山外青山景外景 猶疑應夢畫中行雲迷嶺壑峰凝翠 雪濺嵎岩石助鳴三隱徐鳧千丈瀑 妙高古剎萬階塋人人絶讚林泉美 勝入盧黄五岳名

  • 文章同鄉尋人服務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9期  出版时间:2000-10-10
    关键字: 同乡 寻人启事 宝山

    宝山,今年七十六岁,宁波人,民国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随国军部队去台湾,至今无音讯。姐姐张彩敏,外甥女张玉梅、张飞华找。如有亲友知其下落者连络电话宁波市(〇五七四)七三七二一一六号。

  • 文章走近朱貴祠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7期  作者:王靜 出版时间:2000-08-10
    关键字: 朱贵 清朝 鸦片战争 宝山战役

    沿着浙江宁波市甬余公路江北段北行数里,葱葱的大宝山就映入眼帘,那山虽不高,但绿得发亮。显然,当年刀光剑影的古战场的痕迹已荡然无存,乌瓦粉墙的朱贵祠依傍在平和宁静的山间,祠内所立的《慈溪大宝山武显将军庙之记》石碑和嵌在殿内壁的《慈郭庙碑》十六方石刻一一记载着一曲英雄的赞歌,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不曲不挠抵御外侮的一个时代强音。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那种被冠以「福寿膏」美名的鸦片,不仅骗取中国的大量白银,而且腐蚀了许多国人的灵魂

  • 文章鎭海典故與奇聞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6期  作者:倪東海 出版时间:1979-11-01
    关键字: 浙江镇海 镇海典故 招宝山 江西人

    都过得安定舒服,以上所述的,全是鎭海概略情形。现在介绍一些:留传在鎭海口内外故典三则,聊供鄕长们茶余饭合谈助与怀念。招宝山二头掼 红皮老鼠拖小猫阿拉宁波一带「猫」呼做「蛮」,那末猫屙,就要叫做「毛屙」了,「拖」是吞吃的意思,如大人看到小孩吃菜吃得太凶,会说「拖菜拖得呒相貌」,还有宁波有一种「拖鸡豹」野生动物,专门偸吃鸡的,「红皮老鼠拖小猫」,就是说「刚生下来的小老鼠要吞吃小猫」的意思,也是形容招寳山的形状。鎭海城外靠东南面,有座遐迩驰名的「候涛山

  • 文章招寶雄關存英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5期  作者:莊月江  出版时间:1999-05-10
    关键字: 鸦片战争 招宝山 镇海守军 镇海战役

    登上鎭海招宝山,朴入眼帘的,便是密布在山上、山腰、山脚和海口的城垛、雉堞、哨楼、碉堡和炮台。它们被苍松翠柏所遮掩,被野藤葛蔓所包围,有的已经修复,有的不过断垣残壁,但在我看来,它们仍是那么雄姿勃发、英气逼人。极目远望,金鸡山、炮台山和我脚下的招宝山隔海对峙,成犄角之势,为喇叭形的甬江口左右衞护,成了外洋进入浙东重鎭宁波的「三寸咽喉」,其势之险,兵家必争。虽然眼前的甬江口两岸高楼成片,水上外轮穿梭,一派现代化城市的繁荣景象。我却明显地感觉到,招宝山

共32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