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孝悌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華民國襃揚令集」中吾浙受襃揚人氏芳名錄(十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5期  作者:陳家驥 出版时间:1994-05-10
    关键字: 褒扬令 孝悌 捐赠

    一現存賢孝婦金胡氏,現年六十五歲,浙江杭縣人,金崧之妻。事舅姑善承色笑,衣服甘旨,親奉以進。遇疾則憂形於色,忘餐廢寢,率以爲常。性慈善,聞人疾苦,輙憫惻。善刺繡,成則售價,以周貧乏。冬施衣,夏施樂,躬自檢理,若恐有失。夫故後,無餘蓄,且負傷鬻所有營喪葬淸償,敎養孤子,均克成立。遇親戚故舊之疾病死亡者,境雖至窘,必節縮衣食,以周卹之。其有不能自立者,則命其子歲予養贍,無論親疏,視同一律。一現存賢孝婦金朱氏,現年六十八歲,浙江杭縣人,金愼生之妻。事父母以孝聞...

  • 文章孝悌肃家风的舟山孝行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66期  作者:阿能 出版时间:2014-10-31
    关键字: 孝悌 家风 舟山 孝行 戚继光

    崇礼以敦孝思,孝悌以肃家风,睦邻以念同宗,耕读以务本业,赈济以活贫穷,择配以选良家,戒子弟勿荒淫,戒子弟不务本,戒子弟之豪逞,戒子弟之悖逆。」这是舟山人告诫子孙后代的老话头。「三梁冠」风俗的来历舟山民间流传着一个「塌东京、涨崇明」的传说,讲的是葛洪背母逃生、尝百草治病救人的故事,为纪念孝子,后人把他的歇脚处称为「放娘尖」或「望娘尖」(今作黄杨尖)。舟山还有个古老的风俗,就是父母死后,子女要戴稻草绳盘结的帽冠,为父母送丧。这稻草绳盘结的帽冠,叫「三梁冠

  • 文章江南才子齊召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9期  作者:孫靜江 出版时间:1970-11-20
    关键字: 博览强记 任职经历 孝悌俭朴 学术成就

    乾隆坐半,「南齐北窦」,由此盛名。齐大人孝悌俭朴,鄕里称道,乾隆三十年闰二月,高宗第四次南巡,时乾隆奉太后南来,欲幸浙东,召大人入询以天台山之胜,大人以未经游覧对,乾隆曰:「名胜在鄕里间,何以不往。」对曰:「山峻溪深,臣有老母,孝子不登高,不临深,是以不敢往游。」乾隆闻言,遂命囘銮,并深嘉之。此为孝也。(按乾隆南游凡六次,每度南巡,所过都邑,供亿烦苛,居民实不堪其苦,齐大人以此对,似有阻驾免灾之意存焉。)族人周华案发,被坐削职,抄家,仍敬爱周华长幼,可谓悌也

  • 文章青田媳婦汪柳華女士孝行感人故事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03期  作者:李桂榮 出版时间:2008-06-01
    关键字: 汪柳华 青田媳妇 郭浣湘 孝行感人 孝悌典范

    公公骨灰,已于二十五日搭早班飞机离台返鄕。汪女士之孝行,堪称现时代「孝悌典范」,我能在已逾八旬之年,为她完成孝行心愿,至感与有荣矣!——台北

  • 文章普陀山上二十四孝圖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82期  作者:張明華  出版时间:2000-10-20
    关键字: 普陀山 二十四孝图 法雨寺 孝悌观念 教益

    最近,笔者了解到有不少中外游客到普陀山游览时,因时间匆忙或不注意而忽略了法雨寺「圆通殿」前还有二十四幅用青石雕刻成的图。有的虽略观赏但不知其意,其实,这二十四幅图画就是儒家的「二十四孝图」既有观赏价値,又能起到敎育今人的作用。儒家学说对我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孝悌观念又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我国历代封建皇帝都是把提倡孝道孝行作为立身敎民之本,建国治邦之基,故都大力进行宣扬,为之立传,彰其事迹、「二十四孝图」正是在这种历史、政治和文化背景下

  • 文章台灣文定風俗介紹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01期  作者:夏漢容 出版时间:2007-10-10
    关键字: 台湾文定风俗 婚姻习俗 订婚流程 孝悌忠信 订婚习俗

    的精髓,祭祖拜天公,奉茶尊长辈,婆婆戴礼象征婆媳关系美好的开始,退还礼金表示谦恭礼让,双方家长与亲友分别与新郎新娘合照留影,以示圆圆满满。整个过程充满了孝悌忠信,亲爱精诚的固有文化,将会永远相传,世世代代的接受。中午订婚宴,由女方作主人,邀请双方亲友参加,席开六桌,讲吉祥话,相互敬酒,彼此交谈,互相认识,很有人情味。唯在酒席上最后一道菜前,男方客人必需静悄悄的离席而去,不必向女方说再见,这项风俗,令人百思不解,而只有遵从。—台北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