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孝义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南第一家浦江鄭義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7期  作者:蘇利嫦 出版时间:2003-07-10
    关键字: 郑义门 家族 教育 孝义

    郑义门是浦江郑氏义门的俗称,位于浙江中部浦江县郑宅鎭,郑义门自南宋建炎初年(公元一一二七年)始倡「孝义同居」至朱明天顺三年(公元一四五九年)郑氏宗祠遭火被毁解散,家族同居历史历十五世,达三百三十余年,极盛时人口三千余,号称「江南第一家」。壹、郑氏源出姬姓,始祖为周宣王胞弟友(郑顿公),周宣王廿一年(公元八〇六年),受封于郑地(今河南荥阳),建立诸侯国,其后子孙以国为姓,开始郑氏历史。之后,郑氏累次南迁,北宋时郑顿公六十一世孙郑凝道任安徽歙县令,郑氏举家

  • 文章我的母校—斯民小学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3卷 第6期  作者:斯孝坤 出版时间:2011-06-10
    关键字: 母校 斯民小学 象山学塾 孝义 千柱屋

    全市有此类早期学校达七九〇处。以方镒、斯元儒、斯华国为代表的有识之士、社会贤达慷慨解囊,捐田捐资,重教兴学组成当年诸暨一道亮丽的风景。一时诸暨境内书院、学塾遍布,书香盈屋,书声琅琅,教育事业的如此兴盛,显示出诸暨「耕读」文化的根深叶茂。早先的斯民小学是借了「孝义堂」宗祠的堂舍。斯民小学前身是象山学塾。相传,斯姓先祖为汉代有名孝子,斯民小学建校之初,经负责财务的斯稚香提议,为有利于募筹资金,不用建校舍的名义,改用建孝子公祠的名义,名之曰:「汉斯孝子祠」。其题额

  • 文章嚮往農業社會風氣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6期  作者:虞彜  出版时间:1975-09-01
    关键字: 社会风气 礼节 宗祠 婚礼 孝义 行善

    就位,五音乐起,跪拜如仪,然后读祝文,祝文例由童生跪读,其辞即是昭吿祖宗昭穆,为子或孙授室,追怀祖泽,维愿宜室宜家等语,最后奠酒揖灵,焚帛肃退,写来不过粗枝大叶,全礼须经一个小时,而新郞在这一天,俗称小登科,不论平时是否见重于戚族,此日尊之捧之,如登云霓,老朽就是尝过这种好日风光,到老囘想,情绪还有些飘飘然,旧式婚礼之于人伦之首,夫妇之道如此重视,与今日婚礼相较,礼不忘孝典范,固已摒弃,新郞身价,也一落千丈,怎不令人浩叹。孝义兼全的妇道我鄕迄沦匪前一时,尙

  • 文章象山古今譚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7期  作者:賴國棟 出版时间:1993-12-10
    关键字: 象山 古越国 邵榜眼 知县三哭 孝义可风

    北京大学校长十余年。马公为北大名敎授、小学名家,擅文工书,墓志乃其力作。全文长一九四〇字,古字通假字颇多,兹摘录其中要略以飨读者。首推崇纪先生为「豪杰之士」,继阐述其处世准则:「钱者、泉也,欲其流通。鄕里所需,当争助之,宁若一己,而令众蒙其福。」故修桥杠,建灯塔,兴学校,济贫穷,善擧不胜枚擧。曾于民国十二年某日,集债券署银五万七千余元,尽毁之于火。文中列擧先生孝义之行数事:㈠营救被军舰触沉之新裕轮,救活二十四人,中有外国船主。生还后以重金酬谢,先生三却之。不可,则

  • 文章我們的青田(續)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39期  作者:葉以新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青田县志 艺文志 孝义 鹤溪处士传

    艺文志九(录自青田县志十三文外篇)孝义传(李棠)梅巨川,名德,号遯庵。处州靑田人,世居芝溪之源。祖若父,皆饶于赀,乐善好施予。巨川孝而耆义,盖出天性。幼失母,鞠于祖母冯。巨川事祖母冯与继母蒋,备极孝养,友爱二弟,庭无间言。冯尝患气疾,危甚,巨川躬汤药,未尝离左右,夜必稽颡北辰,祈以身代冯病,寻愈。后居冯洎父母丧,哀毁如礼,终制不御酒肉,人皆称其孝。永乐甲辰岁饥,其祖出粟千余石贷鄕曲多未偿者,丙午又饥,巨川复佐父捐粟赈贷,不取其息,后率以为常。鄕恶少有以窃

  • 文章老淚縱橫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6期  作者:李文博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老人感叹 道德教育 社会风气 晚辈孝义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上寫兩句成語,乃祖先用來激勵靑年之金科玉律。可惜現今世道人心蛻變,少壯努力與老大傷悲,無形中漸漸脫節,欲望再能連貫在一起的可能性,亦將喪失。換句話說!設是少壯努力,也難逃老大傷悲命運。故人曰: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爲人與人之間,傳統美德。遺憾者,新潮流冲壞人心,植樹的人,付出多年辛勞,而乘涼者,了無感覺種樹者功德無量。筆者自退休後,若非老伴性情善良,暨本人對塵事一切聽其自然,恐早已老淚縱橫矣。囘憶數十年之辛酸苦勞,結果所得的補償,祇...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