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字联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五謁梅華亭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7期  作者:彭竹予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梅华亭 国际灾童教养院 追思 台湾学生

    处民族存亡之秋,不衡荣辱,千方百计,保祖国苗裔;在敌区险阻之地,无视安危,呕心沥血,育中兴人才。这副字联,是奉化师范教授裘然之同学,在纪念「国际灾童教养院」创院六十周年的会堂上,所悬挂的作品,其内涵正是描述竺故院长梅先,当年创设母院的精神和抱负。我何其有幸,在会堂上代表台湾同学,向在座六十余位同甘共苦、情如手足,各方汇集而来的男女同学,受托作一番简扼的阐述,就在那短短十几分钟内,使我们这群鬓须皆白的老同学,浸沉在既悲又壮的追忆中。纪念活动序幕,是在九月

  • 文章林剑丹古玺文选亭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3期  作者:戴小京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林剑丹 《林剑丹古玺文字印选》 篆刻 古玺文字

    标志着林剑丹先生书法篆刻创作最新成果的《林剑丹古玺文选》终于脱稿了!作为林先生艺术的爱好者,也作为该作品集的编辑,在此前我曾多次面聆了林先生对古玺文的研治和创作这一作品集的构思,也曾先睹了全部作品,可以说是感佩万分而且受益良多的。古玺是秦统一之前的官私玺印。其文与金文小篆相异,属战国文。对于这一文现象,自宋代以来,就已引起人们注意,但直至清末陈介祺的《十钟山房印举》,才将战国古玺专门列为一类,嗣后吴大澂将古玺文录入《说文古籀补》,遂开这一

  • 文章漫话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5期  作者:張松耕  出版时间:1999-05-10
    关键字: 对联 祝寿 春节 特定性对联 游戏文字

    老同学钱志君在五十多年前曾经送过我一副对:「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可还未曾问过他这是采古人句,还是他自己创作的。对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我国几千年文化之结晶,且为汉字文学所独有,世界上其他文所绝无者。它工巧细致、实用性强,凡抒情、述志、叙事、状物,或自述怀抱,或颂人德望,介寿吊唁,庆贺婚娶及寺院庙堂、凉亭路廊、名山胜地都可看到它普通存在,它要求上、下字数相同,对仗工整,平仄和谐;或用典、或不用,读来隽永有味,意义深长,故也是学做律诗

  • 文章甲午戰前中日對句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9卷 第6期  作者:沈夏淦  出版时间:2013-12-01
    关键字: 甲午战争 谈判 咬文嚼字 对联

    甲午战争前夕,清廷一位大臣出使日本。谈判结束,双方举行合记者招待会。各国记者涌满大厅的时候,日方突然袭击,向清臣提出了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我们日本有个上,只好求教于汉语发源地的人了。」刚才还叽叽喳喳的大厅一下子安静下来。日本人拿出了他们的上,碗口大的:「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意思是:我大日本兵强马壮,驾驭的是奇异的千里马,张的是长弓,光大王就有八个,他们都有雄才大略。上的第一、二两句是「拆字」,「骑」拆成

  • 文章儒將的筆與槍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1期  作者:王杲 出版时间:1993-01-10
    关键字: 中华书画联谊会 少将 峡谷 文字

    在国军文艺活动中心的二楼,四壁琳琅满目地挂满字画,是中华书画谊会第八届展。其中有隶书、有颜体、有草字,有一公尺见方大的一个「道」。挺直有节的墨竹,坦荡的君子似的直立着;朶朶白梅在苍劲的枝干上怒放,令人遐想它的幽香;巨幅古装红衣美女,螓首蛾眉,美目盼兮地伫立,气势磅礴立四极的山水画有好多幅,如长江三峡的滚滚浊浪,奔腾在两边嶙峻的山岳间,淡淡的云雾横穿山腹,益显山的巍峩耸立;黄山的雄伟奇峰崄岭;还有桂林独特连亘的山形。大自然的美妙跃然纸上的山水画作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