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嫁妆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苦瓜先生嫁女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11期  作者:姜良仁 出版时间:1976-10-30
    关键字: 嫁女 嫁妆 礼赠

    友人綽號苦瓜先生,浙籍,有女琍琍,聰慧可人,作風大膽,曾二度環航地球水域,獨遊歐陸,足跡曾印上廿餘國泥土,行程達十萬公里,刻在紐約市世界最大之旅遊公司任分公司副理。十一月十五日,她與他相戀甚久,擁有作家、音樂家雅譽,現任上述公司部門經理的靑年英俊謝令德先生在紐約市市府擧行公證結婚,宴賓客于紐約最大之中國餐館勝利宮。她說:「結婚典禮不是大事,維繫婚後的生活美滿才是大事。」所以她他公證結婚時,只請了一對證人參加。宴會亦不舖張,僅加邀三客而已,此三客一對是她所...

  • 文章囘憶故鄉婚俗㸃滴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5期  作者:王杲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婚俗 故乡 办嫁妆 迎亲

    旅居台灣四十多年,參加了不少人家的結婚典禮,也主持了自家兒女的婚姻大事,不僅没有入境隨俗,依照台灣風俗辦事,只隨同逐漸形成社會風氣的簡單禮儀,做到樸實而不失隆重就好了。有時與孩子們閒聊,偶然把留在記憶中故鄉婚俗的點點滴滴搜索出來,年輕的下一代,頗感故鄉是個多禮的地方。娶媳嫁女,雙方家庭都視爲一件大事,不過以男方爲主。首先由男方請算命卜卦的來擇定好日子,經媒人專程送到女方,如果没有異議,於是雙方嫁娶就此決定。其實女方自訂婚後即開始置辦嫁粧,除了縫製四季新衣...

  • 文章(寧波諺語)浙江寧波諺語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29期  作者:周厚齋 遺著 出版时间:2013-04-01
    关键字: 宁波 谚语 巧话 内行 嫁妆

    二四、出路由路。二五、吃来吃去吃自己,打来打去打自己。(人生以清淡慎重为贵)二六、千辛万心,弄著自身。(即自作自受)二七、夏天落旦一条街,冬天落旦一担柴。二八、海里虾,地上瓜。(患有疮毒的不可吃)二九、巧话不如直讲,明人不做暗事。三〇、内行不可丢,外行不可收。三一、有福「呒讨」享尽,有势「呒讨」行尽。(呒讨:不精明也)三二、只可买勿值,「呒讨」买吃食。三三、宁做穷人妻,勿做富家姨。(妾也)三四、莫争双九嫁妆好,但看八旬满福丧。

  • 文章紹興花雕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5卷 第3期  作者:畢新華 出版时间:1973-03-31
    关键字: 绍兴 花雕酒 嫁妆 特产 鉴湖

    我想起紹興的名產,如紹興年糕,紹興豆腐干,而最著名的是紹興花雕,紹興花雕之起於何時,史無考據,據紹興長者吿悉,係生女釀酒裝罎,罎外畫五彩花紋,待嫁女時隨妝奩花轎而行,花雕四罎垂轎後,蓋已釀了十七八年之久,至夫家,視封泥固然無恙,迨啓而宴客,則乾涸已點滴尙存矣,卽聞香撲鼻數丈之遙,卽以保存該罐釀新酒也。水必用蕭山縣鑑湖之水,惜未往遊,須赴上虞乘三天的船,才可達到,鑑湖已有千餘年歷史,水淸徹底,風景宜人。普通之紹興酒,亦水有定量,捨井水,自來水,溪溝水而不用...

  • 文章松陽結婚禮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6期  作者:劉簡 出版时间:1980-06-06
    关键字: 松阳 结婚礼仪 嫁妆 童养媳

    参加意见者,抗战前均用银币,数十元或百元不等。女方收聘后,亦须囘敬礼物,如新郞鞋帽衣料之类,及红帖礼书(允婚书词),然后筹备嫁妆,多寡视家庭环境而定,普通女方嫁妆价値,总是超过男方聘金价値,所以俗称女儿为赔钱货。但贫家嫁女,可以收聘金不办嫁妆,嫁时只带随身衣物。但须由媒人事前说淸楚,得到男方谅解,亦不伤双方情感,此外又有双方世交其子女尙在童年,即行订婚者。其仪式较为简单,如古礼之纳吉而未纳征,名之曰小订。不用聘金,仅送首饰之类以作信物。择吉:男方选择结婚日期

  • 文章江南婚嫁習俗十里紅妝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5期  出版时间:2008-05-10
    关键字: 嫁妆 十里红妆 传说故事 “朱漆”家具

    所谓「十里红妆」是指旧时嫁女的场面。人们常用「良田千亩,十里红妆」来形容嫁妆的丰厚。旧俗在婚期的前一天,女家将置办的奁具雇挑夫送往男家,由伴娘为之铺陈,俗称「铺床」或「发嫁妆」。「铺床」尽管不在婚姻六礼之列,但长期以来却是汉族婚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家嫁妆惊人,床、桌、器具、箱笼、被褥一应具全,日常所需无所不包。发嫁妆的队伍绵延数里,故称「十里红妆」。「发嫁妆」往往成为富贵大户人家摆阔夸富的大游行。十里红妆一方面表达了父母对女儿的拳拳爱意,以免女儿在夫家被

  • 文章巧妙的筷子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7期  作者:鄔梅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筷子 宁波 嫁妆 史料记载 医学原理

    早先,阿拉宁波人为出嫁的女儿置办嫁妆,除了明定有红枣(早)、花生(生)、桂圆(贵)、莲子(子)四盆干果之外,还要放上两双新筷子。筷子筷子,快得子也,筷子成了吉利之物。这个传统的习惯,有些地区到如今还流行着。我们中国人都喜欢而且习惯于使用筷子进餐,这是华人习俗。有位久旅美国的朋友回国探亲时对我说,他的女儿今年八岁了,还没有学会使用筷子吃饭。言下之意,似失华夏之根,颇为忧伤。筷子的发源地是中国,据史籍记载,早在公元前二十世纪的夏朝,中国已经有人在使用筷子进餐

  • 文章故鄕行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43期  作者:大可 出版时间:1988-06-01
    关键字: 大陆探亲 故乡风貌 衣食住行 故乡青田 嫁妆

    琐记娶媳妇谈嫁妆,嫁女儿论聘金,比五十年前还讲究,爱排场,好虚荣,充濶气者,事后高卧债台大有其人。一日在山口鎭到油竹鄕途中,巧遇搬嫁妆行列,脚踏车、电风扇、弹簧床也在其列,据说中共所提倡「现代化」,这也是其中之一部份。中共已于去年明令靑田为「侨区」和「半成熟」工业区,大陆四大钮扣工廒之一温溪钮扣工厂,即在靑田县境,员工有千余人。男人中抽香烟的占极大多数,尤以壮年人烟瘾大得惊人,难怪靑田市区街头烟摊林立,售价每包自五角到五元,进口之三五烟一包七块人民币,不便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