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如意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林卜鄕長義賣珍藏充救國基金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5期  出版时间:1979-02-01
    关键字: 灵芝如意 捐款 林卜 卡特

    据中国时报六十七年十二月二十日报导称:美国卡特政府毁约断交,激起全国愤慨,人人踊跃输将:安康社区居民林卜将他珍藏的灵芝如意交由该报义卖,得款献给政府充实国防,完成复国大业。林卜(男,六三岁,住兴隆路四段一〇七巷廿七号三楼)系靑田山口人,十八岁即在家鄕拜师学习雕琢玉器之技艺,四十五年来手艺已达炉火纯靑的地步,目前他因心脏病、高血压、气喘等病症,花去了他所有的积蓄,成为贫户。林卜说,他得悉美国卡特政府背信毁约,感到非常愤慨,他想捐款救国,但身边无钱,就把他

  • 文章如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0卷 第10期  作者:俞志慧 出版时间:1998-10-10
    关键字: 如意 历史溯源 材料

    如意也叫「搔杖」,南方叫「不求人」,北方呼为「老头乐」、「痒痒挠儿」,民间日常生活器物,原先祗是一种搔背痒的器具,以补人手之不及,因其名含吉祥之意,后世亦成为人们把玩和收藏之物。流行全国各地,分别有竹、木、玉、骨、角、铁等质料制成,头部弯曲作人手指抓痒状,或如灵芝、云叶形,柄长盈尺微曲。在人手所不到处,可如人意爬搔背痒,故有此名。《事物异名录》引《稗史类编》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用竹木削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背脊有痒手不能到,用以爬搔,如人

  • 文章如意」这个吉祥物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6期  作者:鄔梅 出版时间:1998-01-10
    关键字: 吉祥如意 字幅 由来 概述 吉祥物

    逢年过节,鄕人喜欢挂上「吉祥如意」的字幅,以示时时称心,事事如意如意,是恰如人意的美词,但是在早先,它却是个器物的名称。大约在汉朝后期,人们制成一种柄有三尺来长,头如人的指爪似的爪杖,用以搔背脊等手难以搔到的痒处,以其能舒适称心,深惬人意,遂名之为「如意」,正如现在宁波人叫它为「老年乐」那样。那时,许多贵族名士把这种爪扙雕刻装饰得很为华丽漂亮,甚至有用玉或骨制成,还饰以金银,柄稍弯曲,以灵芝(古人以为灵芝是仙草)或云朶(古人以为仙人能腾云驾雾)作头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6期  作者:湯強 出版时间:1968-10-01
    关键字: 地方谚语 包拯 如意算盘 老酒甏

    如意算盘如意乃器物之一,别名搔杖。为搔背痒用具。昔时用竹木制成,因其善如人意,故名。近代则多以金属玉石为之,长一二尺,其端作芝形,或云状,以供玩赏,盖取其名词吉祥也。算盘为我国商业上必需之工具,计入算出,非此莫属。现时科学倡明,仪器层出,计算机应时问世,不用口诀,无需指法,一按一摇,答数立见,实较算盘为简捷。可是在报上及电视上,时常看到,算盘和计算机比赛,前者每能胜后者。然此不过具有天才之人,方克臻此,非普通一般人所能也。算盘究竟何代何人发明,无从査考

  • 文章定海黄杨尖山的「如意石」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02期  作者:何雷書 出版时间:2004-02-28
    关键字: 定海 黄杨尖山 如意 三国时期 葛玄

    三国时期的道士葛玄,为避战乱,来舟山岛的翁山修道。他在翁山期间,曾多次至黄杨尖山采药,觉得这是修道的好去处,于是就移居到黄杨尖山。古代修道的人常把自己的住处称为洞天福地,可是黄杨尖山的山下倒是树木成荫,山顶,除了茶林,就是柴草和疏松。不过,最多的是石头,那里像是洞天福地呢?殊不知,这洞天福地就集中在这「如意石」上。「如意石」长三丈,阔一丈多,它一头隆起,很像如意,故名。这如意石每逢吉日良辰能变出海市蜃楼般的仙境。葛玄移居黄杨尖山以后,每天都到「如意

  • 文章辛巳春節什記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84期  作者:張行周 出版时间:2001-02-20
    关键字: 宁波 汤圆 摸彩 舟山 新春如意

    到会的鄕亲每人都讲了话,无非是些祝贺同鄕新春如意、健康快乐等吉祥话。本会往年团拜都以桂圆汤待客,今年也改吃汤团,增加许多麻烦,因会中工作人员只有陈总干事一个,还得担任司仪,幸赖热心的理监事大家帮忙,尤其几位女性理监事,有的掌杓下锅,有的端盘子上桌,暂充招待,充分表现同鄕互助合作精神,这种场面,别的同鄕会决看不到。中午由林理事长作东在宁福楼设宴请大家吃春酒,宾主坐满三张大圆桌,气氛热闹融和,散席后并摄影留念。

  • 文章(食谱)家常宴客菜七四、如意十香菜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68期  作者:李梅仙 出版时间:1999-11-10
    关键字: 宴客 家常菜 如意十香菜 材料

    材料:胡萝卜丝1杯、黄豆芽1杯、海带丝3两、笋1支、豆干丝3两、金针半杯、木耳丝半杯、香菇丝半杯、芹菜段半杯、酸菜丝半杯。①料:盐1½茶匙、味精少许、麻油1大匙。作法:1.笋去皮切丝,金针、木耳、香菇均用水泡软切丝,而酸菜丝多换洗几次水减少咸味。2.油2大匙先炒硬的蔬菜:如胡萝卜、黄豆芽、海带丝及笋丝、黄豆芽、海带丝及笋丝,炒软后即可盛盘。3.油2大匙放入香菇爆香并放入其他各料,再倒入先前炒好之材料及①料炒匀,最后淋上麻油即可,若待其凉后再吃更好吃。

  • 文章如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12期  作者:晶宜 出版时间:1999-12-10
    关键字: 孝顺 如意 老人家 年轻人

    厌恶说谎,也痛恨听到谎言。但是对于慈悲的长辈,总忍不住说些善意的谎言,让老人家开心。年龄愈长,愈知道孝顺二字的眞谛,不外是顺其心,如其意。对年轻人而言,不如意是一种考验,对老人家而言,不如意就是一种残酷了。

  • 文章兩岸石浦人的血緣情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73期  作者:黃邵興 汪校芳  出版时间:2008-08-01
    关键字: 象山民谣 石浦镇 渔山岛 如意娘娘 中国开渔节

    的血缘亲情,就把富冈新村自称为小石浦村,以表达对故土的思念。虔诚的渔山岛人在迁居时请走了保佑全岛村民平安美满的神灵——供奉在渔山岛娘娘庙内的如意娘娘,并集资在小石浦村建造海神庙,庙内供奉的仅如意娘娘佛像就有大中小三尊。据当地传说,如意娘娘原为渔山岛上的渔家少女,当她得知出海捕鱼的父兄和乡亲海上遇难的噩耗时,奋不顾身冲向大海,村民赶到时,只见姑娘下海处浮起一段木头,经神灵的指点,村民将之雕成一尊佛像,并建娘娘庙供奉。渔民在海上无论遭遇什么风险,只要跪请如意娘娘

  • 文章台东「如意娘娘」五十三年后返鄕探亲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76期  作者:周丁樂 出版时间:2008-11-10
    关键字: 如意娘娘 返乡探亲 省亲迎亲活动 石浦渔山村 妈祖庙

    上世纪五十年代迁居台湾台东的部分浙江象山石浦镇渔山村村民,近日护送当年请走的海上保护神——「如意娘娘」塑像回乡探亲,并举行了盛大的省亲迎亲仪式。十四日下午,石浦镇东门岛妈祖庙(天后宫)渔鼓阵阵、管弦鸣奏。象山台东妈祖省亲迎亲活动盛大举行。当离开大陆五十三年的「如意娘娘」金身神像到达东门岛时,顿时鞭炮隆隆、渔鼓擂鸣,随后台东小石浦村(富冈新村)、石浦东门村、石浦渔山村、石浦沙塘湾村民众纷纷焚香跪拜。两地海神庙负责人互赠锦旗,共祭神明,共祈吉祥。象山与台东小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