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3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福地長壽村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13期  作者:穆福梁 出版时间:2011-12-10
    关键字: 空气 落刀鲜 蝙蝠 长寿

    奉化南岙村因多长寿老人而以长寿村著称,该村多长寿老人的原因,大家概括为「三一少」,即水土好空气,一少是烦恼少。水:长寿村水脉遍布地下,有如皮肤下的血管;村里不开工厂,地下泉水不易污染,泉水的味道还真有点甜,不光是甜,还富含硒,而微量元素晒能防癌。土:土中一样含硒,且含硒丰富,因此该村的农产品,不管是稻米庄稼,还是菜蔬豆类,都含微量砸,这极为难得空气:由于长寿村三面环山,山上树木葱郁,空气富有负离子,味如泉水,也有点甜。木生水,水能养土,土生

  • 文章人生之「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17期  作者:武憶舟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人生

    一、人生最樂之事抗戰勝利,衣錦還鄉;洞房花燭,金榜題名。二、人生最苦之事老殘無依,久病頻亡;樂極生悲,情景天壤。三、人生最傷之事股票套牢,投資泡湯;一生積蓄,精精光光。四、人生最好之事事業順暢,破鏡重圓;及時行樂,生活安康。五、人生最怕之事事與願違,欲求不得;人生無常,欲速不達。六、人生最快之事竹幕低垂,兩岸隔絕;開放探親,重逢喜泣。七、人生最糗之事大庭廣眾,言拙語失;進退失措,無地自容。八、人生最錯之事錯失機緣,此身不再;前程難追,一生遺憾。九、人生最...

  • 文章上期勘誤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35期  出版时间:2005-06-10
    关键字: 勘误 百枚 亟应 憧憬

    本刊四三四期4页下栏倒3行「百敉」误,「百枚」正。15页中栏倒4行「极应」误,「亟应」正。20页下栏6行「憧景」误,「憧憬」正。28页中栏3行「偏好」误,「方」正。

  • 文章美麗浙江:第九個「文化遺產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6卷 第7期  作者:浙報傳媒提供 出版时间:2014-07-10
    关键字: 浙江 “文化遗产日” 戏剧 《浙江腔调·乱弹正传》 《浙江腔调·木偶情缘》

    由浙江省文化厅、浙江日报社等共同主办的二〇一四「浙江腔调」传统戏剧展演,五月二十七日以两场极富童趣的传统戏剧—《木偶情缘》和《皮影戏说》在海宁上演,从而唱响了此次活动的序曲。为充分展示浙江省传统戏剧经久不衰的魅力,推动传统戏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发展,在第九个「文化遗产日」到来前,该活动将在各地展演十场「浙江腔调」传统戏剧。本次活动主题为「唱响美丽浙江,共享美好生活」。浙江是戏剧大省,传统剧种众多、形态不同,各有特色。此次展演活动期间,五十余项省级以上

  • 文章蔣總統!萬壽無疆!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8期  作者:陳知靑 出版时间:1970-10-20
    关键字: 祝寿长诗 人物评价 美好祝愿

    英明偉大的 蔣總統! 擧世無雙!英明偉大的 蔣總統!萬壽無疆!

  • 文章悼念母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6期  作者:王卓群 出版时间:1980-06-06
    关键字: 悼念母亲 同情乞丐 乐善好施

    乞丐」又名「叫化子」,鄕梓中的人都叫「讨饭人」,忆我年少时,在故鄕家里经常看到乞丐上门来乞讨,可是很少看到的是本村人,原因是他们也都感到做乞丐并不光釆,所以大多数都到外村(地)去乞讨。母亲干氏讳荷香,系出名门,是淸末拔贡干万城公之长女。秉资敏慧,天生菩萨心肠,乐善施。因此,来我家乞讨的乞丐也特别多,记得某年农历正月初,家中同齐来了十几个乞丐。母亲看到他们来了,非常高兴,频频颔首表示欢迎,马上囘转身子走进后般厢,叫我把半蒸笼的年糕拿出来,她去拿来一把

  • 文章寧波的方言(五)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6期  作者:舛半生  出版时间:1975-09-01
    关键字: 方言 家乡 语言 释义 兆头

    亦即在此。在过去农业社会里先生们读书、写稿,从容不迫,人人都伏在「案头」,时下进入工业社会,一般读书人抽烟、看报,利用时间,个个都上「坑头」。过年做年糕,帮忙的个个都在「起劲头」,磨冬粉、阿姑撁磨,做嫂嫂的来「把磨头」(把磨头的工作易懂难为,非有经验,率多偾事)。妇女们洗衣服,一般都在「河埠头」。做美梦一定有「兆头」,「恭禧发财」这是大家见面时「讨彩头」。中特奖先要看看你的「脑売头」(你的脑壳头发亮,则好事近矣)。骄傲者眼睛高生在「额角头」。大阿福必定是

  • 文章笋出笆外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23期  作者:湯強 出版时间:2004-06-10
    关键字: 乡谚 笋出笆外 《宁波鄕谚浅解》 生笋

    种竹生笋的人家,园地内遍植修竹,当春冬两季,为产笋旺令,园主戒备綦严,以防宵小偷窃也。但是竹园广大,园内可以防范,外围四周,则有鞭长莫及之虞。「笋出笆外」,这句话,原系感慨之词,然而不合逻辑,难道外围所产之笋,一定会比园内好吗?那末为什么有这句话呢?依笔者愚测,或乃歹徒随时注意,一见地面隆起,新笋出土不久,先下手为强,挖掘而去,因此笋质鲜嫩,自较出土后长大者为佳。做父母者,谁不愿意,「子成龙」,「女成凤」。可是有许多家庭中,儿子不图上进,自甘坠落

  • 文章话说舂糍粑的风俗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57期  作者:覃揚善 出版时间:2013-04-30
    关键字: 春节习俗 糍粑 舂糍粑 美好寓意 普陀山

    就算是烤熟了,我把烤的糍粑掰开,中间放入白糖,这外脆内粘的味道把我带到了千里之外的广西河池市宜州刘三姐家乡,也是我的老家舂糍粑的记忆里。我的老家也有舂糍粑、吃糍粑,送客人的习俗。不知源于何时,舂糯米糍粑一直是家乡人在结婚、小孩满月、进新房送大礼以及春节不可或缺的礼品与食品。糍粑的个头越大、外表越白、重量越重、越显示出主人的富有、大方与对客人的尊重。孩子结婚或满月,娘家亲戚都要舂数担大糍粑行礼,每担十二个到十六个,每个要用六斤糯米,一块块大如面盆,大到能盖住

  • 文章(生活隨筆)沈家門夜排檔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56期  作者:穆福梁 出版时间:2015-07-10
    关键字: 随笔 夜排档 《花月园》 沈家门

    热情好客的主人,说我们这里沈家门夜排档相当有名,晚上请大家去体验一下,他想对夜排档作一番精彩介绍,可一时又不知怎么说,最后说,罢了,我嘴拙,难以形容,大家去了就知道了。我心想,有夜大排档的地方多了,我怕不卫生,一般不大去。记得有一次在一个海边的小镇,主人也把夜排档说得让人心动,走到一看,夜排档而在室内,众食客挤在一堆,单是环境就令人不敢恭维。我们一行到得稍早一点,下车往前望去,哇!海岸边这一长溜淡绿色的餐桌,几乎望不到头。大家入座,我拣了个面海的座头

共33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