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失学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鄉子弟獎助學金今秋將實施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72期  作者:李和恒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奖学金 清寒 失学 优秀青年 大学

    上(八十六)年元月间,同乡会召开理监事会,会议结束后,距晚间聚餐尙有一段时间,同乡们就在会场闲聊等待,当时笔者有感于台湾同胞每年国民所得每人已达一万三千余美元,每个家庭均有能力提供子女就学所需,而旅台青田同乡已少有清寒之户,当年同乡会设置教育奖学金对象为来台第二代子女,时日飞驰,而今第二代大多离开学校,已届成家立业之年,以致每次申请奖学金者,仅寥寥三、五人而已,前筹措之基金,逐渐失却应有效用;反观大陆青田故乡仍有失学之优秀青年,因家境清寒而无法升学,如

  • 文章何处是希望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4卷 第6期  作者:馮瀚緯 出版时间:2012-06-10
    关键字: 希望工程 失学儿童 教育

    希望工程」之名,当时总以为不是建三峡水坝,就是研究未来科学,直至读了些介绍文章,才知道原来在中国大陆上,现在,还有许多的失学儿童,因为希望工程的资助,才有机会踏上学途,再生希望。看看此地,再比比太平洋的另岸。相隔六、七千里,与当地许多边缘城市的就学机会比较,为何相差如天壤?我们无时不在想办法更上一层楼,他们却是每日对着楼宇寻寻觅觅,不知希望在何方?这些故事听起来是如此遥远,好像欠真实,但当你读了实例,谈到许多小孩无法上学只因为一年几十美元的学杂费无法负担,是你我

  • 文章靑田贫困山区失学少年待援助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55期  出版时间:1992-06-01
    关键字: 青田 贫困山区 少年 失学 “希望工程”

    在靑田县边远贫困山区,每年都有上千名聪明可爱的适龄儿童,因家庭贫困交不起书本杂费而失学。譬如岭根鄕黄驮山村十岁的刘东民,是个品学皆优的好学生,因父母双亡,全靠姑姑抚育培养。去年,姑父又去世了,生活更为艰难,劳累的姑姑再也承担不起东民的学杂费,无奈叫他停学。又王岙鄕蔡坑村邹金葱,女十二岁,因家境贫困,前年被卖至外地作童养媳,因贫困而失学,她本已读到第四册;她的弟弟邹建伟九岁,同样也是失学,在家里干活。一名小学生一学期的书杂费只需要人民币二十元(折合新台币

  • 文章輟學就業

    来源期刊:《桐廬鄉訊》 第9期  作者:羅家駒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抗日时期 失学就业 浙西三中 公费生名单审查 嘉属联中

    一、失学民国二十六年(公元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军攻打芦沟桥,全面的抗日战争,于焉展开。当时我正在桐庐的最高学府,县立紫霄观小学六下就读,十二月廿四日,杭州沦陷,次日早晨,我们到教室时,祗见黑板上写着四个大字「杭州沦陷」,学校在匆忙中宣布停课,想想我们毕业班的学生,就在毕业考试的前夕,作无限期的停课,是多么重大的打击。我有幸得到时任桐庐民报社长周天放先生的协助,转学到常乐小学,参加毕业考试,顺利地完成了小学教育。但是日本军阀的侵略战争,继续在推进,空军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