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复翁堂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舟山歷史上的兩次驅遷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72期  作者:李世庭 出版时间:1998-12-20
    关键字: 舟山 强制移民 老三大人 六横鸟

    夺去,那么他不但前功尽弃,且要追究守土不力之责。于是他学汤和的办法,向朝廷奏报说:要保海上无虞,唯有撤兵迁民。这次驱迁时间比较短,三十年之后到淸康熙二十五年(公元一六八六年),淸皇朝国力强盛,明末遗臣的势力已被扫荡净尽,康熙皇帝宣布废除海禁,舟山开,鼓励舟山移民迁囘海岛重建家园。随着岛民的纷纷迁囘,舟山各大岛又很快兴旺发达起来。事隔数百年,至今两次驱迁的痕迹已很难找到。定海小沙鄕的「复翁堂」算得上是驱迁最明显、最直接的纪念景物。如上所述,洪武年间汤和驱迁岛

  • 文章定海的名勝古迹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30期  作者:方長生 出版时间:1990-08-15
    关键字: 定海 平倭碑 诗词 明代古迹

    复翁堂在定海小沙王家村,有一幢30多平方米面积的老式民房,门口立着一块石碑,写着『舟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复翁堂』字样。这是明洪武年间的舟山平民王国祚的故居。洪武十九年(一三三六年),明太祖命信国公汤和来浙闽一带处治东南海防。汤和屯兵舟山时,适遇秀山、岱山等五岛居民发生争利仇杀,汤和手下两名部将不明原委,前往挿手干涉,结果被民众打死了。于是,汤和挟怨奏请洪武帝,称舟山岛民『内多盗贼,外连倭匪,不可教化』,将岛上居民全迁内陆。定海紫微鄕平民王国祚,眼看舟山居民将

  • 文章定海小沙「复翁堂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51期  作者:葉爾 出版时间:1995-06-20
    关键字: 定海 王国祚 故居 史料

    在定海区小沙鄕王家村,有一间复翁堂,是明朝平民王国祚的故居,一九八四年重新修复,现为舟山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王国祚是定海紫微人(后代迁居小沙)。明洪武十九年(一三八六),朝廷实行海禁,迁悬海四十六岛居民人内地。王国祚认为州(今舟山)的兴废关系到海疆安全,海疆弃守则海盗骚扰沿海,内地的盗贼亦易流窜海上,展复翁州,实为保全内地。便赴金陵(南京)面见明太祖朱元璋力陈州不可废,倡议办土团与官兵同守,得到明太祖的采纳。王国祚囘鄕传太祖旨,民众奔走相吿,已徙者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