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健康漫谈)也能有益身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4期  作者:王子平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健康 眼泪 疾病

    通常心情愉快的时候,人会喜遂颜开,反之,在郁闷与苦恼的时刻,则会流泪痛哭。笑是一种情緖反应,人之常情,极为自然,岂能以主观意识,随便批评与指责。依据统计,女人比男人爱,也是女人要比男人长寿的原因之一。因为眼泪能够流掉体内紧张的物质,亦可舒解内心的压力。至于男人为什么不喜欢?可能与传统的说法有关,就是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因此平常男人,非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流泪,否则会被视作可耻的行为,没有一点英雄气慨,这种想法,似乎近于荒谬。事实上中外古今

  • 文章(耄耋閒話)親恩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17期  作者:倪圻 出版时间:2012-04-01
    关键字: 先慈 辛劳 回馈双亲 二十四孝 母文

    鲤;二十一、王裒:闻雷泣墓;二十二、丁兰:刻木事亲;二十三、孟宗:竹生笋;二十四、黄庭坚:涤亲溺器。二十四孝,朝廷中亦多尊奉。近代,先总统蒋公,虽在戎马倥偬中,仍不忘王太夫人。蒋公在「母文」中:「迨后先考中殂,家难频作,于此二十六寒暑间,内弭阋墙之祸,外御横逆之侮,爱护弱子,督责不肖,维持祖业,丕振家声,何莫非吾母诚挚精神,及无量苦心,有以致然也。呜呼!吾母艰苦卓绝之心,既如此其甚,而不孝冥顽不灵又如彼。回忆当时,忧危之情,惶惶几若几地,痛念至此

  • 文章漫話舟山兒歌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85期  作者:李世庭 出版时间:2001-04-30
    关键字: 摇啊摇 排排坐 起浪花 两根发 作猫

    地唱,唱到唱不出为止。过去有卖糖粥的,敲著竹罐筒走街穿巷的叫卖,孩子们听见了又有一番说道:「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胡桃四斤壳。吃我肉,还我壳,婆婆看了眼泪出。」儿歌表达了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儿歌为孩子们带来欢乐。儿歌大多是孩子们的即兴创作,经过大人加工修改逐步成型才流传开来。有些儿歌本来就是大人的口头创作,如「作猫,打大炮」、「囡囡哎,侬要啥人抱」之类,都是大人在哄逗孩子时唱的,语气也是大人的语气。不管是大人创作的还是孩子们自己编的,儿歌所以能被孩子们接受

  • 文章象山古今譚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7期  作者:賴國棟 出版时间:1993-12-10
    关键字: 象山 古越国 邵榜眼 知县三 孝义可风

    门王(黄)君操持馆务。后人有诗赞云:陈老昔年游省城,县无会馆足伤神。夫人实践陈公志,舍洁窗明利庶民。㈢知县三象山于唐为中县,置令。宋降为下县,以主簿为治;至庆历初(约一〇四一年)始置县令。元置达鲁花赤(即县令),蒙古人任之。明置知县;淸仍其制。民国元年设县公署,长官称知事。十六年改县政府,设县长。自淸以来,象山历为三等县,来象山赴任者咸经奉化航渡,路遥途险。无论科班、捐班出身,获悉来象山为官作令,莫不为之一县小途险出息少。及舍舟登陆,登彭姥岭头,俯瞰

  • 文章活色生香寧波話(十九)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73期  作者:周時奮  出版时间:2008-08-01
    关键字: 宁波话 拟声拟形词组 骨骨抖 咪咪笑 愁愁 勒勒打

    拟声拟形词组宁波话常以一种拟形拟声的叠字来修饰动词单音节词,成为非常有特色的偏正词组。拟形是模拟动作主体在动作发生时的形体特征,拟声为模拟动作发出的最有特征的声音。以拟声为主。常用有如下几种:骨骨抖发抖。骨骨,描述连骨架子也抖动。例:「人会拨其吓呖骨骨抖。」咪咪笑笑嘻嘻。咪咪,咪起嘴唇笑。例:「一听明朝好到外婆家里去就咪咪笑呖。」愁愁失声痛哭。愁愁,的样子。例:「介大人还要愁愁,难为情?」勒勒打狠狠打,勒勒,凶狠打击的样子。例:「你这小人介坏,要勒

  • 文章(社論)以敎孝來紀念 蔣公逝世二週年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5期  出版时间:1977-04-01
    关键字: 教孝月 母文 慈庵 王太夫人 忠孝

    垂危,亲侍汤药二十余日,太夫人终至不起,蒋公自撰母文暨王太夫人事略吿哀。民国十一年蒋公华诞之日,为纪念亲恩,决定从此每逢父母亲的忌辰以及自己的生日,戒荤素食,以后数十年行之甚笃。是年冬,蒋公为了完成王太夫人生前建庵供佛的志向,特在墓地附近建筑墓庐三椽,名命「慈庵」。此后每次返里,必定抽出几夜宿在墓庐,以尽孝思。在其亲撰「先妣王太夫人百岁诞辰纪念文」中说:「缅怀童时,诵读孝经,先妣輙为解忠孝之义曰,孝者非晨昏定省,奉养无亏之节文而已,乃顺意承志,委曲无违之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