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史画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战史画——「浩气长流」巨制·七七运台展出·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07-04-01
    关键字: 阵亡将领 史画长卷 纪念抗战

    以来最长的中国画画卷,为重庆陪都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王康先生所支持促成,他接受国家欧治渝的构想,将抗战中阵亡将领绘制成卷,以纪念抗战的神圣意义,王康不但赞同,并予扩大,邀请重庆著名家江碧波、张春新、马一丹共同担任主题『山河岁月』『精神堡垒』『血肉长城』『信义和平』的领衔家,从二〇〇四年六月开始至二〇〇六年底历时两年多时间,已将长卷绘制加印装裱完成,预定今年七七抗战七十周年运台及海外展出。《浩》秉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之中国历

  • 文章駿馬美人談季康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8期  作者:鐘克豪 出版时间:1977-07-01
    关键字: 季康 仕女 摄影 磨墨机

    史画的创作,如「四大美人」、「先圣后圣」。四大美人图为历上所称的西施、王昭君、赵飞燕、杨贵妃四人,所构之图名为西施浣纱、昭君出塞、飞燕轻舞、华淸赐浴。除此外尙有太眞外传四帧为一组,题为醉酒、并蒂、进荔、上马、笔触细腻,栩栩动人,据季氏之因年岁渐大,目力减退,特作此工笔留作纪念,以便日后自己观看。其「先圣后圣图」共十二张,每张四尺,一曰炎黄建国,将我祖先炎黄帝开国气象形之于笔墨,由林熊祥题记。二曰禹稷饥溺,将夏禹治水,后稷辅助之人溺己溺慈悲,胸怀表露毕陈

  • 文章坛代有杰出人——温州古今坛名家汇录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1期  作者:黄忠堯 出版时间:1995-02-01
    关键字: 画家 黄公望 谢庭循 历史

    温州人杰地灵,是个出人才的地方,千百年间就出了不少人才。他们致力于文学、书、戏曲、工艺等诸多领域,以他们毕生精力,孜孜不倦,在艺术天地中艰难跋涉、求索,既塑造了自己,也编织了温州文化艺术一段光辉灿烂的历图景。笔者参与编写《温州文化艺术志》,历时二年余,在采集资料、翻阅旧籍中,接触了不少有关记录,有些虽然因年代久远,资料残缺不全,未能全面了解温州建郡一千六百年间文化艺术活动全貌,但仍能从中深深感受到温州艺苑无论今天或过去都曾有过许多辉煌。温州向有东南

  • 文章从个人学谈到绘观念的更新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55期  作者:王維庵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绘画观念 八仙 中国画史 笔韵 艺术创新

    认为便宜,但没有要求父亲买下这批扇面。后来只听到父亲说:让我替你问问别人,要不要?你如果放心,可以暂时将这批扇面放在我的家里。这使我很开心,我偸偸地把玩这批扇面有一个多月时间,后来不知售给了谁,但这些,带给了我永远难以磨灭的印象。在我尙未眞正握笔习以前,因为先有了以上深刻的印象与喜爱,而且我从小对文方面读物有些偏好,因此很自然的使我注意到中国绘实,可是中国画史首先带给我的却是失望。从唐代阎立本春苑池受辱,归家吿诫他的儿子:「吾少读书,文辞不减侪辈

  • 文章追詠龍游余越園先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6期  作者:黃立懋 出版时间:1969-02-15
    关键字: 近代史学家余绍宋 擅长书画 中国画史 书画家 旧友回忆

    名岂文章著,书珍亦优;平生两大事,气节足千秋。对飮豪情在,寒柯日影愁;凶氛悲鹤唳,不忍话杭州!龙游余公绍宋,字越园,浙东世家。远祖端礼公,为宋代右丞相兼左都御,(元明族志从略)叔祖恩荣公,淸翰林,为贵州、山东两省知府,广东道台,(以故在粤名士粱鼎芬诗集中,尝有赞誉其表弟余越园才华并茂之语。)父延秋公,廪贡,在衢城设馆授徒,三衢名士,皆出其门。母某氏,鲁省人,能书能,常居衢城,迄至民卅八年下季尙健在,时年已八十九。出子二,长为越园公,次为绍炎,越园昻

  • 文章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坎坷歷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7卷 第4期  作者:衡之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黄公望 《富川山居图》 山水名画 流传历史

    潜心书终有所成八旬翁成就传世名《富春山居图》为纸本水墨,和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唐阎立本的《步辇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明仇英的《汉宫春晓图》等作,一起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黄公望(一二六九—一三五四),江苏常熟人,他小时候父母双亡,成为一个孤儿,后来被一位受人尊称为“黄公”的平阳老人收养。黄老看他聪明伶俐,特别喜欢他,就说“吾望子久矣”,因此给他取名为黄公望,字子久

  • 文章鐵笛道人楊維楨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1期  作者:林葱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杨维桢 历史故事 书画欣赏

    「四方平定巾」,上悦,遂令庶依此制戴。廉夫以诗文俊逸,独擅一时,号铁崖体。与乐淸李孝光,茅山张羽(浔阳人,从文官江浙,卜居吴兴,字来仪,后以字行。元季领鄕荐,为安定书院山长。茅山乃张雨,明可能有误),锡山倪瓒,昆山顾瑛,为诗文友;碧桃叟释臻,知归叟释现,淸容叟释信,为方外友,张雨(钱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工书,善诗词,居茅山即句曲山,著茅山志,句曲外集等,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评其论撰其「覩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其

  • 文章海峡两岸中华书大展专辑序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2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2001-01-10
    关键字: 书法 绘画 人群 汉字 历史文化

    演进中,魏晋任仕,取重书法,唐朝考举,又以书法优劣为录取与否重要关键,因之书法习作之风极盛,兼以因循渐染,而有二王、颜、柳、欧、米、黄、赵、董等名家显世。近代之郑板桥、刘石庵、何绍基、华世奎、谭延闿、贾景德、吴敬恒、于右任、沙孟海、刘海粟等相继而名著。硏几其书法成功之由,或浑厚雄劲,或气势磅礡,虽习古而不泥古,自辟蹊径,独成一格所致也。言及绘,据近年长沙出土之战国御龙帛,并经专家硏定,可谓我国绘之作,迄今已有二千五百余年之历。进硏汉纪蔡纸未兴之前

  • 文章篆刻浙成派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10期  作者:晉谷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书法 绘画 历史人物

    浙江历悠久,人杰地灵,古往今来产生过许多著名的艺术家。著名的书家圣地在浙江绍兴兰亭,著名的金石篆刻胜地在杭州西冷印社。这两处都名闻中外,是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向往的地方。(一)书法从东汉起逐渐成为一门艺术。汉末蔡邕用八分书体写石经,同时代的刘德升首创行书体,三国钟繇拓辟新境,创眞书(楷书)。东晋王羲之吸收汉魏诸家之精华,集书法之大成,兼善隶、草、眞、行诸书,其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因被世人誉为『书圣』。王羲之可称

  • 文章豐子愷和他的故居 緣緣堂(散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2期  作者:余方德 出版时间:1999-02-10
    关键字: 缘缘堂 漫画日本侵华 缘缘堂随笔 护生画集

    波及缘缘堂时,父亲还在那册《漫日本侵华》。我们全家在逃难到江西时,听说缘缘堂被炮弹炸毁,父亲眞是痛心疾首,写出了著名的散文《还我缘缘堂》,公开呼吁:「在最后胜利之日,我定要日本还我缘缘堂来!」这位爱惜世间一切生灵的艺术家,对发动战争的侵略者,是何等气愤、谴责的是何等义正辞严啊!现在的缘缘堂重建于八十年代初,是在父亲的挚友——新加坡高僧广洽法师的全力资助下,桐鄕县政府负责重建。严格按照父亲生前设计的缘缘堂立体彩色图和平面图施工。我第一次走进缘缘堂时,看到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