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史学家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浙江近代學人像傳之五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9期  作者:王梓良 出版时间:1971-09-30
    关键字: 浙江 近代 学人 朱希祖 史学家

    朱希祖先生(羅香林先生藏)朱希祖先生,字逷先,浙江海鹽人,生於民前三十三年一月十一日,卒於民國三十三年七月五日,享壽六十有六。朱姓爲江南大族。晉陸機吳趨行,卽有「八族未足侈,四姓實足誇」(張勃吳錄云:「四姓:朱、張、顧、陸也」)之言。是以先生幼受家學,壯卽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又從樸學大師餘杭章太炎氏受說文書韶學;與黃侃季剛,汪東旭初,錢夏季中,吳承仗檢齊稱章門五天,章氏並稱「逷先博覧,能知條理」也。先生由日返國,任敎於嘉興府學堂。時府學堂爲浙西革命活動中...

  • 文章浙东历史学家蔡东帆传畧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11期  作者:江生 出版时间:1980-11-06
    关键字: 蔡东藩 历史学家 民国演义

    转移,顚沛于道路,到三十四年春去世,不及看到胜利的来临。蔡东帆是个民间的历史学家,他注重历史的眞实性,极力反对杜撰,是个不可多得的正规史学家。冀野先生序「民国演义」说:「史学者要能秉着至公,毫无偏袒与顾忘地写出来。依据眞理,察明因果,要有勇敢而正确的批判。蔡东帆先生可算是适当的人选了。……」又说:「据作者自己(按指蔡东帆)申述他的意见道:『囘忆辛亥革命,全国人心方以推翻淸室,永除专制,此后得享共和之幸福;而不意迄未有成。袁氏才不足以济德,醉心帝制,终归失败

  • 文章追悼宋晞學長因車禍無法安度餘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6期  作者:孫尚志 出版时间:2007-06-10
    关键字: 浙江名人 宋晞 史学家 宋史研究

    杭高是过去全国四大名校之首,宋晞学长且是杭高杰出校友,校友随政府播迁来台者亦众多,且有杭高校友联谊会之组织,成立之初校友就有三百位之多,最难能可贵者厥为彼此情同手足,非常团结,尤其尊师重道。宋晞际遇甚佳,就读浙江大学历史系时就从张其昀名师教导,深入研究宋史,其一生教学相长而成当代著名专治宋史的历史学家,其及门弟子何只三千,广受社会大众敬仰,就年龄而论他较我年轻但已届八十八岁高龄,而学术方面造诣极高,无与伦比,皇天不仁,于三月卅一日却遭摩托车急驶直奔的横祸

  • 文章大陆史学家为蒋公辩诬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8卷 第9期  作者:周逢熙  出版时间:2006-09-10
    关键字: 大陆史学家 杨天石 蒋介石 史实

    近年有人长篇大论为孔祥熙涂脂抹粉,是歪曲史实之举。结语纵观中国历史,凡是专制王朝,总是强迫历史研究者为政治服务。诸如春秋时齐国臣子崔杼弑君后,连杀三个秉笔直书的史官;明代燕王朱棣篡政府将侄儿惠帝在位四年中已经完成的「明太祖实录」,以及建文四年来的政治文字全部烧毁;又如中共建政后,长期历史教课书、史学论文中丑化蒋介石等等。像杨天石这样的大陆史学家,为追求真相,秉笔直书为 蒋公辩诬者,实属凤毛麟角。不过像杨教授这样的著作,能顺利在北京发行,可见中共对言论、出版

  • 文章象山陳漢章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88期  作者:林志龍 出版时间:1993-03-01
    关键字: 象山 陈汉章 史学家 肠炎 东陈小学

    年(一八九〇),又应礼部试,荐而不售。而他的弟弟陈宇襄却于光绪二十九年中癸卯科进士。因手足情长,从不称道自己是进士,世人因此有大擧人、小擧人之称。自此以后,他专心硏究经史,造诣益深。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大挑二等,以敎职录用。三十三年(一九〇七),由擧人应浙江巡抚径选考职,得第七名。后又在礼部会考中,取列二等,分发广州直隶州州同,均未出仕。这时,陈汉章已是一位大名鼎鼎的经学、历史学家。宣统元年(一九〇九)京师大学堂慕其名,聘其赴京任敎。到校后,因见章程有「毕业生

  • 文章陳漢章先生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3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1972-03-27
    关键字: 陈汉章 经史学家 教育家 国学

    陳先生諱漢章,字伯弢,號倬雲,象山東陳人。其尊人紹堯先生,道咸間擧茂才,課子綦嚴。漢章先生與其弟畬,字宇香,幼承家學,於經史百家,靡不涉誦。宇香少年成進士,入吏部,擅詞章,有聲於時。先生於領鄕薦後,復執贄於德淸兪曲園先生之門,與餘杭章太炎稱一時瑜亮,長於經史考據之學。太炎負盛名,與獨善先生,過從甚密,嘗謂「浙中朋輩,博學精思,無出伯弢右者」。湯壽潛與先生爲鄕榜同年,屢勸出仕,均辭謝,惟篤志於學,以宏國粹。京師大學堂成立時,總監督劉幼雲,慕先生學行,聘爲敎...

  • 文章沈約軼事三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4卷 第7期  作者:余方德 出版时间:2002-07-10
    关键字: 《文心雕龙》 沈约 刘勰 文史学家

    止,并暗中常常减油。灯灭后,沈约并不即睡,常在暗中背诵白天所读的文章。岁月既久,便博通群籍,成为南朝著名的文史学家。二、瘦愔愔沈约历代诗歌中,常常可见描写沈约「瘦」的诗句。如李商隐诗曰:「张衡悉浩浩,沈约瘦愔愔。」黄庭坚广有诗曰:「定是沈郎作诗瘦,不应春能出许愁。」杨亿也写道:「沈约悉多徒自瘦,相如意密有谁传。」南朝武康这位著名的文学家,为何常被诗词大家称作「瘦」呢?他跟「瘦」有什么关联呢?原来沈约创造「四声八病」之说,人们已经知道了他的文才,但人们不知道

  • 文章温州史学家——董朴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2期  作者:陳之川  出版时间:2002-04-01
    关键字: 董朴垞 史学家 永嘉学派 人物生平

    温州史学家董朴垞(一九〇二—一九八一),名充辉,号敬庵,浙江瑞安县城人。为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首届毕业生,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潜心研究国学,颇有造诣,著作甚丰,对乡邦文献研究作出巨大贡献,深受史学界赞许。民国八年,他以第一名考取瑞安中学(旧制),资质聪颖,勤奋好学,在校四年学习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并以第一名成绩毕业,当时有瑞中「才子「之誉。并得周小苓、黄龄伯、张次石、江闻仙等国文名师的教导,选读《左传》、《文选》、《国策》、《史记》和《唐宋八大家文选》等著作

  • 文章劉宋時期永嘉太守裴松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3期  作者:劉章進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裴松之 太守 历史学家 史料研究

    公元四世纪初期至五世纪晩期,是我国历史上东晋、南朝刘宋时期,这个时期,任永嘉太守或涉足温州其他领堿的有郭璞、王羲之、谢灵运、颜延之和裴松之等,那时温州眞是人才荟萃,群贤毕集。其中曾任永嘉太守的颜延之是刘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文章之美,冠绝当时,与谢灵运齐名,世称“颜谢”。裴松之是刘宋时期闻名于世的历史学家。裴松之,字世期,生于东晋简文帝咸安二年(公元三七二年),卒于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公元四五一年),享年八十岁。他是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东晋时任司

  • 文章布衣史官萬斯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6期  作者:沈華鏘 出版时间:2008-01-10
    关键字: 万斯同 史学家 《明史》 先贤列传 抗日战争

    文化考察团,实地考察了位于奉化莼湖镇的万斯同墓。他们对万斯同重气节、轻名利感到十分敬仰,并对万斯同产生浓厚的兴趣。日本活水女子大学教授荒木龙太郎表示,回去后,一定要认真研究万斯同的生平历史,为人类所用,并把万斯同的生平介绍给日本学生。东方大学教授小岛毅感慨地说:万斯同不愧为一名中国著名明代史学家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