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变迁历史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編後語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21期  出版时间:2012-08-01
    关键字: 台北 宁波 同乡会 乡亲恳谈会 变迁历史 慈溪文化

    七月二十一日晚,在台北圆山饭店有一场特殊的聚会,由慈谿市常委部长张建人率领的参访团才到台湾第一天,就邀请了本会慈谿籍的乡亲恳谈。上一期本刊应凤鸣乡长的「有此一说」大作中提到慈谿名称及辖区的变迁历史;虽然说,现在的慈谿辖区与本会慈谿籍乡亲心目中的故乡有些差异,但是现在的慈谿市自改制以来,历任主政者都是以宽广的史观来定义慈谿,如二〇〇三年编辑慈谿文化集萃首辑的时候,共出版了《慈谿百人》、《慈谿百事》、《慈谿百景》、《慈谿百品》四种,以人文、史事、地理、物产

  • 文章南田隶属变迁小史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35期  作者:顧章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南田岛 变迁历史 南田抚民厅 南天县 南田八岛

    南田島位於象山縣南端,面積九十平方公里,爲縣內最大島。有廣狹二義,廣義指南田八島,包括高塘、花嶴、檀頭山、對面山、坦塘及南北漁山等八島。距石浦最近處僅十餘公里。根據島上出土文物,早在唐代,先民已在島上繁衍生息。墓誌磚載,唐元和十二年(公元八一七年)南田隸屬台州寧海縣。明初稱象山南田,可見已改屬象山。何時改劃,尙乏資料可稽。明洪武十七年(公元一三八四年),湯信國巡海,患宋代遺族有苞蘗之萌,且懼倭寇據此侵擾,悉徙島民入內陸,限時遷出,有「午前遷者爲民,午後遷...

  • 文章古今温州知多少?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3期  作者:張榮武 出版时间:1991-06-10
    关键字: 温州 历史 变迁

    温州地处东南沿海,古称瓯、东瓯、瓯越、永宁、永嘉。因气候「虽隆冬恒燠」,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六七五)改称温州。后人将流经市区北面的瓯江出海口名为温州湾。至今,宇内所称温州,多指浙江温州。回顾我国历史,首次被称为温州的是今湖北省京山县。据载,北朝西魏(五三五——五五六)时,以新州(治所在角陵县,后改名京山县)改名温州,隋炀帝大业(六〇五——六一七)初期废。唐高祖武德四年(六二一)复置,唐太宗贞观七年(六三八)又废。第二次称作温州的是现在山西交口县东北温泉村

  • 文章封面圖片介紹:鄞縣東錢湖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8期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东钱湖 历史变迁 修堤 田租

    東錢湖,在鄞縣東三十五里,一名萬金湖,以其爲利重也。在唐曰西湖,蓋鄮縣未徒時,湖在縣治之西也,天寳三年,縣令陸南金開廣之。宋屢濬治,周圍八十里,受七十二溪之流,四岸凡七堰,曰錢堰、曰大堰、曰莫支堰、曰高秋堰、曰栗大堰、曰平湖堰、曰梅湖堰,水入則蓄,雨不時則啓閘而放之,鄞奉鎭七鄕之田資其灌溉。天禧中,太守李彝庚又補其舊之廢址增築全固,經畫盡制,雖甚旱而無凶年憂。慶曆八年,縣令王安石亦勤其事,釐復湖界。嘉祐中,始置碶閘。至治平元年重修六堤,其後茭蓴蒲葑荷芡滋...

  • 文章溫州的母親河 塘河憶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8卷 第4期  作者:瑞裔  出版时间:2012-08-01
    关键字: 塘河 母亲河 历史变迁 往事回忆

    臺北瑞裔那是廿年前吧,陪著八十三歲父親急奔老家瑞安,探望病危的姑媽——父親背井離鄉數十年唯一還在世的同輩親人。那時歲末隆冬就快過年了,天真的冷,凍手凍腳睡都睡不暖,爸真的行,每天搭三輪車到醫院陪姑媽,我真的愁,怕爸也撐不住。數日過去,姑媽病沒見好轉。一天醒來父親突然說:我們去祖祠看看吧!急約了遠房的表哥帶路,就我們三人出發了。爸還記得路。他說,我們就坐塘河的船去吧!塘河對我全然陌生,那天我們搭上一艘像詩畫中的烏篷船,不過要大許多,可是又擠又髒,船上菜販、...

  • 文章肇新化學廠之囘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0期  作者:胡霽林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肇新化学厂 碳酸钙 历史变迁

    三十四年秋,抗战胜利,乃恢复原名。民国三十八年冬,大陆沦陷,上海各业,均遭浩刼,肇新化学厂凶多吉少,成为历史名词而已。笔者于民国三十八年一月来台,忽已三十六年矣。谨附述肇新化学厂人事于后。经理李祖彛,鎭海小港人,上海同济大学机械系毕业,留学德国,得机械工程师学位囘国,曾任上海市工务局技正,在上海市曹家渡建立一巨大时鸣钟,其设计与施工,均由李氏监督完成之。李经理兼厂长,早到迟退、与员工同甘苦。副经理夏叔吕,上海市人,曾任我国驻德公使馆秘书多年,待人接物,彬彬有礼

  • 文章浙江省之農業敎育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1期  作者:李守藩 出版时间:1987-01-10
    关键字: 浙江发展 农业教育 历史变迁

    优越,经济效益高昻,对于本国国淸风土确无隔阂、梗塞、阻碍、难行、格格不入之虞,乃运用适当的方法,广泛而普遍地实际应用,以造福社会,利溥人群,裨益国家。三晋如鼎三足,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不可偏倚残缺。就农业言,先进国家如美国,其国家农业政策与各大学农业敎育制度,槪为敎学、硏究、推广三者合一,相生相长、具有注重实际、硏究发展的科学精神,学校为国家养成优秀之农业人才,促进美国农业之不断兴盛与发展。以言我国,虽具有五千年之历史文化,但对农业不予重视,得幅员广大之地

  • 文章(鄕情采风)城市变迁的见证——鼓楼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7期  作者:王重光 出版时间:2011-06-10
    关键字: 鼓楼 宁波 历史变迁 定海曙楼 原址

    修缮,鼓楼的南北两面悬挂了当代甬上名家题写的匾额:「海曙楼」、「四明伟观」、「明远楼」、「声闻于天」等,昭示鼓楼的曾用名和它的高耸壮观。鼓楼的外观风貌,似乎呈现一种罗马建筑风格,中西合璧,传统与现代相融,怪怪的、独特的。古代中国府、县所在地,几乎都建有鼓楼,天下无双的宁波鼓楼,着实令人刮目相看。史载,宁波原有甬江楼、双瑞楼、庆云楼,都是木结构的城门谯楼,在历史的长河中皆先后圮废,踪迹无存。外城城墙也在一九二七年后拆毁筑路,唯有鼓楼硕果仅存,成为宁波城市历史变迁

  • 文章話說寧波人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7期  作者:胡鵬年 出版时间:2011-06-10
    关键字: 宁波人 传统文化 历史变迁 特质 服务乡亲

    壹、前言按「维基百科」所诠释的宁波人分为「海上宁波人」、「上海宁波人」或「沪上宁波人」,其中「海上宁波人」是一些宁波裔人士对宁波裔上海人的称呼,是一个人文地理概念,或泛指在上海活动、生活、创业的宁波籍人士。广义包括在上海市土生土长,但籍贯在宁波的人士。另一与此概念相似的群体是「香港宁波人」。这些称号,似乎是老一辈的宁波人的感受,对我们年青一代的宁波人言,似无特殊分野之必要。贰、宁波人的变迁与发展前述百科中详载,我宁波人自明朝中后期,已有数量可观的宁波人

  • 文章许氏老宅和朱家塘的故事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38期  作者:金星 出版时间:2010-02-28
    关键字: 许氏老宅 朱家塘 历史变迁 建筑

    随着年轻人的离去,老宅现居住的多是老人。平时,他们种种花,聊聊天,搓搓麻将,看看电视,只有办事时才会偶然走出老宅,俨然过起了一种悠然的隐居生活。而据阿婆回忆,老宅内举办的最近一次婚礼,大概也在十年以前了。谈到许氏住宅的历史变迁,袓居在附近一带的朱家塘朱燧余老人颇有感慨。据老人回忆,许氏住宅所在的朱家塘,原是定海古城郊的一片农田。约在二〇〇年前,老人的袓先在这儿建起了朱氏袓屋,朱家塘也由此而来。又过数十年后,许氏先人在外经商成功,荣归故里,就选择了朱家老宅面前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