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发财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善的循环:紫南宫回馈发财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54期  作者:吳思萍 出版时间:2012-10-31
    关键字: 紫南宫 竹山镇 发财金

    竹山镇紫南宫以出借发财金知名,也大方照顾厝边,每年重阳节送给七十岁长者一枚金戒;去年起,上社区托儿所全额免费,健保费每户每年贴补一万元,「从摇篮到坟墓」都有神明照顾,有家庭一年省下十多万元开销。紫南宫回馈社区的措施让人羨慕,并意外解决社区人口外流的问题。当地社寮国小,十年前受少子化、人口外流影响,一度逐年减班,有了紫南宫的福利,学生人数回流,原本漂泊外地的游子,为享好康也纷纷回乡设籍。廿多年来,紫南宫开办借发财金创业活动,改写小庙传奇。紫南宫主任委员庄

  • 文章恭喜发财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本刊編者 出版时间:1979-02-06
    关键字: 恭喜发财 新年贺词 传统风俗

    政府产生很大的反感。现在经济生活转变了,社会生活也转变了,衣食的情况也转变了,于是过旧年的气氛就越来越淡了。逐渐的,这个节日虽然对每个中国人还是很重要,可是欢渡的方式和气氛却有了很大的转变。现在,这一天我们仍然在见面时会互相恭喜,还要说吉祥的话,特别最习惯的是——「恭喜发财」这一句话,不过我们整个的生活环境都已经改变了,这就是现在过旧年和从前大不相同的地方。虽然如此,我们也未能免俗,因此本刊敬祝读者万事如意,恭喜发财

  • 文章新年话「发财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2期  作者:袁定華 出版时间:1982-02-06
    关键字: 发财 过年 风俗 立春 春节

    亲友在新年见面,互道恭禧发财,认作吉利口采;虽人人喜欢发财,若在发财两字下,古个人字,则在我们宁属各县,其辞意竟大相迳庭矣,因「发财人」就是乞丐美号。乞丐属古今中外所共有,惟我国现在可说已成陈迹;在台湾上有善政,民皆丰衣足食,除非自不长进,甘沦为伸手大将军者,已经绝无仅有。于大陆言,由匪榨压,民同牛马,食既不饱,穿难御寒,鹑衣骨立,与丐几希,故亦可谓何丐之有?今仍略述过去之「发财人」类别与规矩,亦是憧憬昔日国人仁慈好施之淳风也。照时序言,新年第一位登府造

  • 文章閒話寧波年糕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86期  作者:胡運華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宁波 春年糕 上山年糕 发财年糕

    。那时我家人口多,送来的年糕团吃不完,还得储存起来。逢年过节,不但鄕邻亲属间互相赠送,朋友之间也少不了礼尙往来。这样,你来我往,年复一年,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年糕也就成了鄕邻亲朋间相互增进感情的纽带。还有一种发财年糕,比普通年糕略小,它是专门为求乞者准备的。家鄕的农民好舍施,遇到要饭的,不但大度地赐给他们三五条发财年糕,而且祝愿他们发财,可见农人心地之善良。随着时代列车滚滚向前,年糕作为人们当点心的佳品和馈赠礼品,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过去不产大米、现在产之不多

  • 文章恭喜发财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2期  出版时间:1982-02-15
    关键字: 恭喜发财 新春 拜年 生肖

    是一个富足之年。预祝各位鄕长新春开始,当公务员的早日升迁,做生意的大大发财,自由职业者,万事顺利,大家一团高兴皆大欢喜!并希望能够早日光复大陆,回到家鄕去与濶别卅余年的亲人骨肉团聚。

  • 文章新年话发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5期  作者:袁定華 出版时间:1967-02-01
    关键字: 新年 发财 乞丐 地方风俗 往事回忆

    亲友在新年见面,互道恭禧发财,认作吉利口采;虽人人喜欢发财,若在发财两字下,加个人字,则在我们宁属各县,其辞意竟大相迳庭矣,因「发财人」就是乞丐美号。乞丐属古今中外所共有,惟我国现在可说已成陈迹;在台湾上有善政,民皆丰衣足食,除非自不长进,甘沦为伸手大将军者,已经绝无仅有。于大陆言,由匪榨压,民同牛马,食既不饱,穿难御寒,鹑衣骨立,与丐几希,故亦可谓何丐之有?今乃略述过去之「发财人」类别与规矩,亦是憧憬昔日国人仁慈好施之淳风也。照时序言,新年第一位登府造

  • 文章恭喜发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23期  作者:小康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恭喜发财 欢渡新春 打油诗 新年新岁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又是一年易过再度旧历新春,我首先双手合十虔诚的向各位鄕长们敬祝:恭喜恭喜、笑口常开、健康快乐又发财。说到发财,我相信不会有人反对,尤其像我这种穷措大,更是口水直流想发财。今天新年新岁,讨个吉利,那末就来谈谈发财。一、我有一个老朋友Y君,民四十二年离开军界去经商,到民国七十年发了一点小财,在台北买有三幢房屋,每月可收房租约六万元,因为女儿在美洛杉矶加州大学读书,乏人陪伴,Y君在洛杉矶化二十万美金买一幢房子陪伴女儿,儿子在纽约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