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双亲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纪念我的双亲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5期  作者:裘時晉 出版时间:1983-12-01
    关键字: 双亲 童年经历 弃学从商

    洪揚亂後,父親與伯父同往嘉善,墾荒種田,擁有稻田二百八十畝,水牛九頭,長工十三名,牧童三名。是時農務甚爲忙碌,本可由伯父共同管理,因伯父吸食鴉片,乏力兼顧,均由父親負責處理,此時我父勞苦情形,不言可知;至家務事則由伯母與母親分勞,隔日輪流工作。伯母時已有三位女兒,長大可供差遣,而母親則獨自處理,還要哺乳在襁褓中的筆者。在嚴寒時,她祇穿棉背心一件,不是沒有棉襖,乃因忙於工作無暇及此,且其身體强壯,加衣與否,在所不計,故余母此時之苦亦不言可喩矣。筆者生於嘉善...

  • 文章寫於母親節前夕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55期  作者:鄧淸秋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母亲节 养育之情 返乡探亲 祭拜双亲

    部份资金,给双亲补贴家用,但事先未经外子同意,事后唯恐令其不满,结果分文未留。从此与双亲一别竟成永诀,生未能养,病未能侍,使我遗憾终生!还都未达三载,国事如麻,家计维艰,纵有供养双亲之念,亦无能力或未尽人子丝毫之孝道。民卅八年初复因大陆转移,我与外子再度随政府迁台,后由港友捎来恶耗,不幸双亲已离人世,当时惊闻霹雳,令我哀痛万分,百感交集。在台定居,转瞬四十余年,自己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迈之人,立愿有生之年,能囘故鄕于亡父母墓前一拜,死也无憾。民国七十六年终于随着政府

  • 文章送母西歸記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09期  作者:姜文標 出版时间:2005-04-30
    关键字: 岱山 返乡探母 追悼词 祭拜双亲 台湾

    脸盆等一一点数装进原先准备的寿棺中,但母亲遗体则装殓在另一口小型纸质灵柩(岱山早期仍可土葬,现则一律火化,但已筑墓地者仍可抬棺入坟),前端留一透明小窗,仍可瞻视遗容。这晚,我与老妻与几位家人,为母亲守灵,灵堂地上虽舖有稻草、棉絮,在「唸佛机」梵声与凛冽北风阵阵交逼下,我无意躺卧,不时站起来添香换烛不使中断,或掀起灵柩小窗之白巾凝视母亲,依稀看到我在一九八二(民七十一)年突破禁忌辗转回家时,母亲所展露的笑容。数十万来台老兵中,幸运的我,不但与父母双亲重聚,而且

  • 文章(耄耋閒話)親恩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17期  作者:倪圻 出版时间:2012-04-01
    关键字: 先慈 辛劳 回馈双亲 二十四孝 哭母文

    人。最最难做的是发糕,碱多了会涩,酦粉多了会酸,化学上要接近中性,同时为使其中和,用擀面杖搅均匀后,然后才能上蒸。可是搅粉约半小时一次,得搅好多次,真是不眠不休。记得有一年旱灾,求雨的要求县长穿草鞋来拜,县长不肯,僵持了两个小时,因为看热闹,来来去去,姑姑她们也来了帮着搅,先慈才得休息片刻。先慈侍姑,凡有时蔬水果上市,必先供奉灶君,再奉祖母,然候大家分食。亲恩,古代至今,有回馈双亲的,何至千千万万?但元朝郭居敬撰二十四孝,从此一般人,就奉此为圭臬,以训后人

  • 文章高門事親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86期  作者:王惟敏 出版时间:2009-09-10
    关键字: 孝敬双亲 螃蟹 诗词感怀

    迎得双亲慰索居,一年此席几曾虚。高年齿豁荐肥肉,螃蟹空多致嫩蔬。杯酒何辞唯酩酊,甜羹少进愼髭须。三轮伴送风尘里,依旧茅庐好著书。

  • 文章金公祖鑫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6期  出版时间:2002-03-10
    关键字: 金祖鑫 求学经历 创业办厂 热心公益 捐资助学 孝敬双亲 夫妻情深

    民国六十八年荣退。此外,因先生为人谦虚专业又广得人缘,多年来一直受邀担任国际票券公司的监察人迄其辞世。先生不仅在事业上成就辉煌,更戮力回馈社会,提携后进。为鼓励员工加强子女敎育,特成立嘉华敎育基金会,每年提拱奖学金嘉惠员工子女及清寒子弟。先生对双亲及家人亦克尽心力。先生事母至孝,母子情深。母亲重病垂危之际,先生曾仿古人割股事亲的精神,咬下左上臂肉一块,焚香敬祷,期望上苍能感念其孝思,尽早让母亲康复。先生与夫人应氏鹣鲽情深,自青年时便携手创业,甘苦与共,彼此相互提携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