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名家奇文 首讚四明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3期  作者:桂心儀  出版时间:1996-02-10
    关键字: 陆云 四明 历史文化名城 鄞县

    无稽之谈,给后世产生了某些副作用,不容讳言它不是一个瑕点;但就总体主题而论,无疑为一篇绝妙的奇文,是历史上最先热情赞颂四明,大力宣传四明,有时尙有一点儿溢美之感,从而积极提高四明的地位和知名度。这就使我们永远缅怀这位不幸英年遇害的西晋著名文学家陆云,衷心感谢他如此早地对吾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作出了如此卓越的贡献!(下)(文内言词,作者自负。)

  • 文章嘉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4卷 第11期  作者:戴勁男 出版时间:2012-11-10
    关键字: 嘉兴 历史文化名城 空间布局 保护规划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和期待,虎年末,从北京传来捷报,嘉兴正式被国务院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行列。国务院已在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四日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将浙江省嘉兴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明确认为嘉兴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历史遗存丰富,城市建设特色突出,红色文化价值独特。嘉兴市早在二〇〇〇年就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二〇〇二年,〈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二〇〇三~二〇二〇)〉首次确定了城市总体发展的目标:围绕水乡特色,突出文化氛围,以「内生双核,显嘉禾

  • 文章英奇匡國,作聖啓蒙百年溫中作育四萬英才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2期  作者:戴勁男  出版时间:2003-04-01
    关键字: 温州 历史文化名城 温州中学 人才辈出

    温州是座钟灵毓秀、人才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邹鲁」之美称,而温州中学则被誉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四迁校址的温中,如今落户在瓯海梧埏老殿后村。新校园内不仅有六岛五桥,透释出江南园林的意趣,更矗立著八尊伟岸的铜像,营造出百年名校文化积淀的厚重感。孙诒让(温州中学创办人)、陈叔平(师之楷模)、金嵘轩(毁产兴学的教育家)、朱自清(道德文章受爱戴)、郑振锋(倡导新文化运动)、苏步青(中国现代数学奠基人)、夏鼐(考古权威蜚声世界)、谢文锦(浙南革命先驱),他们

  • 文章论余姚市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旧城改造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9期  作者:王蓮瑛 出版时间:1998-04-10
    关键字: 馀姚 历史文化名城 简介 旧城改造 文物古迹

    所谓历史文化名城,顾名思义,就是让城市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还应保存著大量的能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换言之,历史文化名城是在众多的历史文物基础上建立的,这样的城市才可以称得上历史文化名城。不论国家还是地方行政部门颂布历史文化名城的用意幷不是美其名,其眞正的用意在于如何保护它,利用它,为现代社会服务。但目前我国极大多数不同级别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城区,作为其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面临着人口拥挤,房子破旧等状况,需要作旧城改造。在我国改革开放

  • 文章历史文化名城与千年古塔重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9期  作者:李立中 出版时间:1996-08-10
    关键字: 历史文化名城 宁波 千年古塔 天封塔 咸通塔

    家鄕宁波已被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当然首先因为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可上溯至公元前二千年前的夏代,史载「夏时有堇子国,以赤薰山为名,后加邑为鄞」。秦嬴政廿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统一六国时在此设鄞、鄮、句章三县,但县治所在鄞县为奉化白社,鄮县为东鄕宝幢、句章为乍山的城山渡。在现在的市区设治是从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六二一年),以旧鄞、鄮、句章三县属鄞州,设州治于三江口开始,虽名称和辖区历经变动,但设治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宁波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最重

  • 文章文獻名邦譽古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2卷 第2期  作者:姚業鑫 出版时间:2000-02-10
    关键字: 余姚 历史文化名城 文献名邦 河姆渡

    余姚位于宁绍平原中心,南接峰峦叠翠的四明山,北濒海天一色的杭州湾。境内河湖纵横,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阜隆。浙东运河与杭甬铁路横穿中部,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捷。余姚有几十处名胜古蹟,丽山胜水,风光旖旎,人文景观,相衬相映,是浙江省旅游重点开发县市之一。余姚自古称为「东南名邑」、「文献名邦」,是一座钟灵毓秀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史前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有山有水的土地上定居生息,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一九七三年发现的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大量稻谷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