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南水北调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調水問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黄河 水利 南水北调 南怀瑾

    西水东引,南水北调,治理黄河,重整河山,再造中国,这是开发大西北最潜在的优势。请看南怀谨先生的高见妙论:「拯救黄河、南水北调、再造一个中国」,这三个惊心动魄的响亮口号,初听起来,好像就是一件事,再经反复三思,却是三个不同的内涵,虽然可以混为一谈,但在事功的行动上,却有三个不同的理念。因此,在论证上,须从各个不同的观点出发,正如国内各位高明水利专家和学者们的意见一样,必须集思广义、求同考异、慎重行事。拯救黄河先说拯救黄河这个问题。其实,这也就是从汉、唐、宋

  • 文章关怀千年国计亿万民生南水北调 再造中国南老为天地立心、生民立命…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2期  作者:鐘山  出版时间:2000-04-01
    关键字: 南水北调 水资源建设 黄河 民生

    的地区考察,写出了二十多万字的考察报告,由文化出版社出版。书后还附录了南怀瑾关于南水北调的谈话。南老在书的扉页上题写:「重整河山,再造中国」八个大字。南老认为,黄河淤塞断流并非就是大害,只要先从西南调水北引,然后分流灌溉华北华中地区,变黄河下游盐咸地为耕植生产的农田。具体来说就是引西藏境内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鲁藏布江的水到青海的扎陵湖、鄂陵湖,然后接入毗邻的黄河。这两个湖泊海拔都在四二七〇米,面积约一一三七平方公里,蓄水量为一五四·七亿吨。毛泽东当年长征到达毛

  • 文章保護溫州人的母親河——飛雲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4期  作者:夏珠明  出版时间:1999-08-01
    关键字: 母亲河 飞云江 黄河世纪构想 南水北调 珊溪建壩

    立法外,要花几千亿或十年上百年,而名符其实的「黄河世纪构想」来实现南水北调的方案,即如何将南方青藏丰沛的水调到干旱缺水的新疆内蒙的北方来,这其中就青藏高原所蕴存而每年被流失的水量即高达四八〇〇—六〇〇〇亿立方米,相当于十至十二条黄河的水量,还被视为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泥沙淤积和水资源紧缺的方案。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成长和发展的母亲河,可惜由于她的子孙的无智,而污染了她,几至病入膏肓,所幸现在学者专家正在诊治,更希望我中华儿女配合,使她早日康复,继续哺育着她的亿万子孙

  • 文章南水北调 再造中国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6期  作者:鍾山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南水北调 调水工程 水资源 紧缺 节约用水

    西部大开发最具诱惑力的项目无疑是南水北调工程这一壮举了。中国大西北,占国土三分之二的面积干旱荒凉,土地沙化、寸草不长,而被称作世界屋脊的大西南则山高峰陡,河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源。能不能把青藏高原众多的河流引到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能不能在西南打开缺口,让印度洋的暖风融化雪域冰山调节内陆气候?近读南怀瑾作序的一本关于中国水资源调查报告《再造中国》才知道这位长期旅居海外的长寿老人仍在关注著内地的建设情况。四位调查者系南怀瑾弟子。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南怀瑾

  • 文章運用原子能核爆技術實現藏水北調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1期  作者:郝晉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雅鲁藏布江 三峡水电站 核能运用 南水北调

    雅鲁藏布江的一大技术难题是需要在严寒的喜马拉雅山区开挖一条很长的隧道,若用普通TNT炸药几乎无法办到。中科院院士彭先觉经过多年研究认为,核爆炸可以在技术上提供这种可能性。这一工作的意义或许更在于核能的和平利用。(本文原载于南方周末二〇〇一年三月二十九日)南水北调十线概览示意图

  • 文章南樓令 新年在望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4期  作者:雅言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中外格局 环境保护 申奥成功

    新紀豁吟眸,神州瑞靄浮,中西棋局幄帷籌。退墾治沙營綠化,南水調,向薊幽。築路上高丘,東輸油氣流,春風又度玉門樓,申奧旌揚經合亮,人心附,濟同舟。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