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6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东沙百年聚财桥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55期  作者:王定甫 出版时间:2012-12-31
    关键字: 聚财桥 月赞 中和

    今年夏天,岱山县东沙旅游景区石板路复古时,在篷莱十景之一的「横街鱼市」最热闹的大横街头挖掘到了建于清宣统二年(一九一〇)的「聚财桥」。当时桥下的水道是海上船只进入东沙角的主要通道之一。现在桥边立面上,当年刻着的「宣统二年」「聚财桥」等字,清晰可见。聚财桥石质铸造,桥长二·七米,宽三·八米,高二·六米,略呈拱形。桥名由清末民初著名书画家,上海松江的董其昌题撰。据东沙古镇文化研究会会员传平先生介绍,聚财桥由其祖父月赞先生独资建造。因当时东沙角为岱衢洋

  • 文章青田姓氏記略(四)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85期  作者:孫貫江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青田 姓氏

    从福建上杭迁陈冬坑。周姓的周元顺、周元胜兄弟二人从福建汀州迁沙坑。乾隆八年(一七四三),刘姓的汝才从福建宁化迁平塔,后分迁马岭脚。乾隆年间,另有林姓的林礼元、林松元、林广元、林子元、林芳兰从福建武平迁卓山、下水龟、横坑、麻埠坑、长庆。朱姓的朱二细从江西迁陈山埠。范姓的范绵晋迁高市西源口。杨姓的杨克文从永嘉菰溪迁圩头,后分迁杨山。邱姓的邱于天、邱于祥兄弟二人从处州迁东源口;又有邱姓(始迁人不详)从福建迁小佐。邹姓的邹幼春从永嘉葵山迁高沙圩地后。陈姓的陈举本

  • 文章追憶「舟中」早年學校生活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77期  作者:王康華 出版时间:1999-10-20
    关键字: 舟山 中学 鸿生

    行周表兄:自从辞退工作之后,闲来无事,又把你寄我的书刊搬出来重头到尾细读起来,由此引起对故鄕和母校的深切怀念。书刊几乎每本都提到了「舟中」和舟中标志的「思堂」,这不能不激起我对往事的回忆眷念。舟中附小时期,神圣庄严的「思堂」已成为孵育我们成长进步的殿堂。每周一的周会、周末的游艺会,还有周三下午的演讲会,每一学期不祇几十次都要步阀整齐地踏着幽雅悦耳的乐声进入二楼的大礼堂。这一庄严肃穆的现像,我想别的学校绝不可能有的,因为舟中那时有一架钢琴,别的学校没有

  • 文章覓找良醫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28期  作者:文林 出版时间:2004-11-10
    关键字: 寻医 文林 肩膀酸痛

    亲爱的鄕亲长辈卑人年近八十。自去年开始,患有肩膀及后脑酸痛,看了很多医生各说各的,病情均无大效。盼同鄕长辈,您若有类似病症而治愈者,敬请赐函指教,在此先谢谢您,来信请示详址及大名,以便日后致赠薄酬。求医人同乡晚生 文林地址:基隆市南新街四十三号四楼

  • 文章台北市西南獅子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1期  出版时间:2007-08-10
    关键字: 会长 水木 谢玉都

  • 文章五月初四過端午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67期  作者:陳志望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端午 青田 刘伯温 明朝

    青田八都、九都地方,有五月初四过端午的习俗。为什么这一带要提早一天过端午呢?这与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的儿子璟有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以后,由皇孙朱允炆接位。不久,皇侄燕王朱棣带兵攻下金陵,夺了皇孙朱允炆的皇位,号称明成祖。朱棣坐了龙廷,便故作姿态,收买人心,下旨召前朝重臣刘伯温的儿子璟进京,敕封官爵。璟抱着「忠臣不事二主」的决心,推说生病,拒不接旨。朱棣盛怒之下,派兵至青田九都(现文成南田)逮捕璟。璟遭捕解京的那天,正是五月初四,乡亲们都提前

  • 文章君友恺画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8期  作者:姚琮 出版时间:1971-08-30
    关键字: 友恺 汪如渊 画展

    吾友君友恺,名元,为文成后人,生长雁荡括苍之间,山环水抱,易绝人寰,放少即酷嗜书画,负笈游沪杭,学绘事,复从汪如渊香禅先生游,学乃大进。香禅花鸟为南田南沙后第一人,其法以双钩点染写意为主,写菊更有独到处,寸缣片纸,人皆什袭藏之。敎授数十年,门生千余人,凡磨墨硏粉换水洗砚涤碟诸琐务,同学所不愿服劳者,友恺必欣然为之。每作画必敬谨侍立,不敢稍懈,香禅喜之,尽传其所学。友恺既学有根底,亦能尽得其所传,香禅尝曰:马孟容友恺,吾门之颜曾也,而友恺心细性温纯,故

  • 文章福禄寿菜馆董事长 郑桂娣苦尽甘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7期  出版时间:1975-10-01
    关键字: 桂娣 餐馆 老板娘 慈善

    本刊专访)在西门閙区,如果有人提起星星包饭中心,一定不会忘了那和蔼可亲的老板娘,从包饭中心至万胜楼,到九月六日开幕的「福禄寿菜馆」都是她经营的餐馆事业。当初从三千元小生意做起,而发展至今日颇具规模——「福禄寿菜馆」的董事长郑桂娣女士(见上图),谈到从事菜馆的经验,总像一部廿四史,还得从头说起。她是个军中眷属,当她先生从军中退役下来后,他们就在成都路那边设立了「星星包饭中心」专办团体伙食,每天一大早,就忙着赶往中央市场买菜,囘来后又赶着洗菜、切菜、炒菜

  • 文章永心鄕长囘鄕探亲长眠故土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47期  作者:總務組 出版时间:1989-10-01
    关键字: 永心 返乡探亲 脑疾

    本会会员永心鄕长,二都东宝人,前任职于基隆港务局,退休后原住于台北县新店屈尺养老院,农历年前,与同鄕多人结伴返囘靑田故鄕探亲,与离鄕时尙在幼年之女团聚,其女现住温州,据说境况尙不错,对其父颇尽孝养之责。鄕长原有脑疾,在台曾经手术治疗,返鄕旅途劳顿,旧病复发,父女团聚不及两月即弃世享年七十一岁。鄕长在台尙有一子名家靑,今年十七岁,在求学中。鄕长生前曾撰写故鄕谚语、歇后语及刘氏中山郡史等文稿,刊于靑田季刊第六、七、八、九各期。

  • 文章定海早期照相業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62期  作者:胡慶乾 出版时间:1997-04-20
    关键字: 定海 惠康 照相馆 中大街

    二十年代,定海城关有两家照相馆:一家是设备较好的东大街的庐山居;一家是原火神庙后院的梁悦生,是梁姓广东人开设的,使用三脚架露天拍摄。当时均采用国产底片,因感光速度较慢,质量不甚理想,但有一个优点,长期不褪色不发黄。到三十年代,鎭海人惠康携带照相器材和镶牙工具,在定海南门外租赁房屋,开设明明照相馆,兼营镶牙(后专营照相)。惠康年轻好学,采用一套较先进的经营方式,从外地聘请一技术熟练的工人,改善设备、提高服务质量,营业蒸蒸日上,成为舟山照相业的霸主。而

共68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