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军营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阿毛從軍記之四)誓掃倭寇復國土(十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0期  作者:徐枕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军营 新兵 中美干训班 射击 医务 学员

    八十五军刘戡部、九十军严明部各二个师。美军顾问五十人来战区协助训练,在王曲留村创办干部训练班,调训预定装备各师之干部。第一军受训干部结业囘来后,即在华县成立军干训班,分二期轮调营级以下干部,第一军军长罗列中将兼任干训班主任,躬亲督导,奉派驻军之美军顾问团亦同时开始进驻军部,一俟二期训练结束,全部兵器弹药,被服装具立即换新。全军营长以下干部,轮调来华县军部受训,军部训练工作,准备非常周到,除了美军顾团人员外,另有翻译官,这批年靑翻译官都是中央大学英文系大三

  • 文章阿毛從軍記之三 革命洪爐煉壯志(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61期  作者:徐枕 出版时间:1981-12-01
    关键字: 军营 家书 日寇 晚餐 思乡

    可是这二首长诗能默写的人不可得,阿毛的哥哥在阿毛请求下寄来了长恨歌琵琶行的全文,喜欢此文的同学相互传抄,日常生活中经常找出这二首诗内有关的语句来形容,例如夜衞兵时常念「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熄灯上床睡眠时亦可闻「草顶瓦冷霜华重,破被烂毯谁与共」,当听到村民胡琴锣鼓唱小调时,就有人高唱「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朝析难为听」的二句来。在严肃的军营生活中,面对终南山高耸入云,仍能保持着诗情画意的轻松心境,阿毛哥哥的功劳实在不少。家书是同学们不可或缺

  • 文章故鄕怪異錄(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6期  作者:醉侯  出版时间:1971-06-30
    关键字: 故乡 怪异 齐召南 吟诗 黄老二 军营

    黄统领军营逃命逊淸之世,临海县杜桃鎭一带,雈苻遍野,民不聊生,其中有匪首黄老二,(绰号少老爷,投营后,改名黄义臣),其人生得矮小精干,双目烱烱,饶有杀气,故鄕人畏之,均以小老爷称之,而不呼其黄老二眞名。老二家贫,父母早丧,少年不事生产,久之,亲友拒绝借贷,生活无方,乃投那盗中为匪,深慕黄金满之为人,欲仿效之。盗首三麻子,聚众三五十人,据守金岙里,初时,嫌黄身躯矮小,不为重视,仅派其看守岩洞码子(土匪绑来肉票,俗呼码子)待至年余以后,乃遣其羼匪众中为抢刼之事

  • 文章髮禁旣開話舊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24期  作者:黄影帆 出版时间:1987-03-01
    关键字: 学生发式通则 军营生涯 三千烦恼丝 发禁既开

    军需、文书上士、号兵、理发兵只有在帽子上用功夫了,公家发的帽子不戴,他们要定做的,不论是大沿礼帽或船形便帽,都布料好,边沿有棱有角,戴起来才神气,放假外出时军服笔挺,皮鞋擦亮,找对象要外貌整洁才好,只差了一绺头发,不免有些寒伧;但身为士兵,无法自留头发,眼睁睁的看着豆腐干准尉以上的官长都留着头发,这些靑年学兵们,好不羨慕。过了年余的军营生涯,部队也早就外出四郊驻防作战过,只有换防囘营时还过着半训练式的生活。但在卅七年初,军部下令全部士兵可以留头发,这批年龄

  • 文章美加遊㈦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38期  作者:湯玉龍 出版时间:1997-05-01
    关键字: 金门大桥 普里西度军营 马林郡瞭望台 渔人码头 缪尔森林公园

    我们穿越过市区,从第十街来到金门大桥畔的一处国家公园,那里有一座普里西度军营,原来是西班牙建造的要塞(Bridgehead)碉堡,现在是属于美国第六军的营区,地势险要,风景幽美。旧金山的金门大桥(Golden Gate Bridge),横跨金门海峡,全长二千七百三十七公尺,它的桥面中心点距离海平面,高达六十七公尺,大小船只均可在桥下自由航行。桥梁的保养工作做得很好,由八百余名工人全年无休的轮流负责维护,费用高达数百万美元之钜。车辆通过桥梁,自南向北是免收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