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八寺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八寺(年节趣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5卷 第1期  作者:李月桂 出版时间:1973-01-30
    关键字: 春节习俗 佛教 趣谈

    转瞬即届旧历年关,是凡春节先后的习俗,在我国无论何地,都是大同小异,无甚差别,实则亦无再谈的必要。因此为迎合趣味,特撰写一椿与各地较有不同的我家鄕黄岩的年节中一项风俗节目。此项节目名谓「赶八寺」,其名由来,大槪起于家鄕的方言「」和「字」的语音相同,因此以八寺来谐音字之用意。亦即是说赶八寺实含双关语意:一则在于新年赶上个寺庙拜拜,以示敬神;一则是隐喩赶个好的字命,以求今生或来世有个好命根。先说八寺,由于家鄕因受中国历古以来,民间的传统皆以信佛为主

  • 文章閒話嘉興府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7期  作者:周伯吹 出版时间:1969-03-29
    关键字: 家乡忆事 人生感悟 往事追忆 旅游随笔 嘉兴田良地富 南湖烟雨楼 四塔 九镇 十桥

    丝茧为大宗,鱼虾、水产,及桃杏梅李,与南湖特产之圆角生菱,俱属稀有物,用于天下者焉。余童年在私塾读书时,每承先祖母授以童谣。谓:嘉兴田良地富,港湾四达,建设多繁华,地域也辽广,其童谣歌曰:『唔拉(俗称我为唔拉)嘉兴、有一楼、二亭、三湾、四塔、五湖、六街、七县、八寺、九鎭、十桥。游览胜景,到处畅通,文华儒雅,羣集士林。其所谓一楼,即南湖烟雨楼。二亭,即落帆亭与曝书亭。三湾,即杨柳湾、州东湾与殿基湾。四塔,即东塔、三塔、濠姑塔、眞儒塔。五湖即范蠡湖、大南湖、靑

  • 文章指头陀诗中的四明风景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2期  作者:陳炳金 出版时间:1976-03-01
    关键字: 四明山 八指头陀 古刹 天童 育王 诗句

    四明山水天生钟灵毓秀,境内既有名闻遐迩的南海普陀,更有名列全国大古刹的天童和育王。淸末诗名禅风大震士林的指头陀来主天童,其与诗友宦绅酬答唱和之间,对于四明山水无不褒扬备至,尤其头陀之诗得自宿根,又从禅悟中颕发,咏景抒意别出心裁,回非人间烟火所能达及。而历尽天下名山古刹的头陀其慧眼独于四明山水深生美感,其自号指之缘由更令人肃然起敬和不可思议,原来头陀十八岁于湖南出家,其本师赐名敬安字寄禅,后来头陀到四明为礼拜育王之佛祖舍利,自燃二指及挖脊肉一块

  • 文章指头陀二三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2期  作者:葉元章 出版时间:2001-01-10
    关键字: 八指头陀 诗僧 陈三立 李梅庵 天童

    曾在宁波天童任住持多年,有诗坛怪杰之称的指头陀,俗姓黄,出家后法名敬安,字寄禅。为僧时,曾于阿育王佛前燃去两指供佛,故号指头陀。燃指事,其「自笑」七绝有句云「只今十指惟余,似学天龙吃两刀」。「天龙」,即一指禅也。头陀一心奉佛,不避戕身断指流血之苦,其意志之坚毅,向佛之虔诚,实非常人所能。故学者王先谦有诗赞之曰「即论烧指亦奇男」。尊之为「奇男」,当非过誉。但头陀出身贫寒,自幼失学,入空门后,始习于吟咏,亦无名师指点,仅依靠天分与好学,渐次入门,并

  • 文章白雲長抱碧玲瓏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89期  作者:葉元章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八指头陀 寄禅大师 天童 冷香塔院

    早就听说指头陀寄禅大师的冷香塔苑已修复一新。恰好上月我有事去天童,就烦张性初兄引导,去瞻拜了大师的灵塔。塔苑(亦称塔院)位于天童左侧靑龙岗上,距约一华里许,与古天童毗邻。我们沿前山路,蜿蜒而上,只见远近上下,松篁叠翠,茫茫绿海,一望无垠,光景又与山下不同。塔苑就筑在山岗上,隐藏在绿的怀抱中。外则石砌围墙,风格古朴。启门入内,则院落光洁,纤尘不沾。正面是一座碑亭,中植石碑,镌刻着大师坐像,长髯飘拂,体貌修伟。碑阴有文,述其生平甚详。亭之左,并排

  • 文章指头陀与茅山普安教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61期  作者:戴懷萱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茅山 普安教 八指头陀 《桃花阁》 《三茅志》

    花园、东林寺、杨家弄等村,都有缘佛门,常出入普安。诗僧寄禅(指头陀)因内高僧与了法师为湖南同鄕,也常来挂单。这在一八八九年,大师『哭与了和尙』诗中可见:忆昔俱年少,岐山问道时。看云同枕石,洗钵共临池。暂指青松别,仍为皓首期。旧游今寂寞,回首泪如丝。一八七六年冬,寄禅从湖南东来,驻锡宁波,即从吕文舟、胡鲁封、徐酡仙及寺僧与了法师游,成立诗社,相互吟和。次年(一八七七)又来普安小住,以后来过三茅山普安多次。在他初到普安期间即写了许多诗文,赞扬茅山与

  • 文章略记指头陀和宁波的香火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3期  作者:陳炳金 出版时间:1976-04-01
    关键字: 八指头陀 高僧 诗句 香火 天童 佛教

    读「宁波风物述旧」,览及天童山上天童一章,天童外的亭上有指头陀所撰联语一对——万松密鎭云中六月寒生溪上衣这联语原来出自指头陀主持天童时所作的诗:「白藕香淸暑气微,绿阴昼静客来稀,万松密锁云间,六月寒生溪上衣。」指头陀,这位淸末鼎鼎大名的高僧,对佛敎的敎义弘扬虽然没有什么独特,既不如虚云和尙之中兴禅宗而灿然大观,又不若印光和尙之专宗净土独向一门,似乎也不及他的戒子——后起之秀的太虚大师。但他的诗却是独步一方的,中国自有僧人会诗者多有,唯

  • 文章与花有缘的天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3期  作者:韻至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白桃花 白梅诗 天童 八指头陀 送春

    花,在人生中多是象征好的一面,花好月圆,这是人生梦寐以求的境界。但花,也由于易开易谢而予人一种空幻伤感。如:镜花水月,人比黄花瘦,春花秋月何时了,时代曲的花儿开了,花儿谢了……。一生之中,以花为生命的转捩点,以花而庄严人生,诚然不多见,如果有的话,天童指头陀可为我们带来一点消息。方外人竟然和花有缘,似乎不可思议,但借花献佛,法雨天花,睹花悟道,甚至高吟靑山朶朶,黄叶萧萧,这种种以花的美丽圆满作为佛法的歌颂,几乎是花事漫烂和五彩缤纷了,但已把花的境界

  • 文章東西天目與昭明遺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8期  作者:王杰謀 出版时间:1969-05-31
    关键字: 天目山 天目山垂两乳长 龙飞凤舞到钱塘 东天目 大仙峰 西天目 仙峯远眺 云海奇观 东天目八景 昭明文选 禅源

    高处为大仙峯;西天目之最高处为龙王井,梁昭明太子读书于西天目,参禅于东天目;今东天目有昭明,西天目有禅源。元和志载云:「山有两峯,峯顶各一池,左右相对,其形如目,故名,道书以为第三十四洞天。名太征元盖洞天。」东天目著名之景为:⑴仙峯远眺,⑵云海奇观,⑶经台秋风,⑷平溪夜月,⑸莲花石座,⑹玉剑飞桥,⑺悬崖瀑布,⑻古殿栖云。此外有昭明,昭明太子因间于宫监之赞,不能自明,遂逃禅于此山,建昭明院为修禅处,后人建,仍其旧名。昭明太子为梁武帝萧衍之长子,名统,生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