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生的哲学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德行,人類的精品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4期  作者:金陵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弘一法师 诞辰 佛学 人生哲学

    了德行高超者的人生哲学。「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这是身性的戒条。人的创造力和破坏力互相益损。人的行为和道德应有所限制。人的无意识本能更易导致自我的毁灭。面对物欲横流、情欲无度、金钱崇拜、权力至上,面对无序尘寰,遁入空门何尝不是一帖整治道德的社会良方?大自然不许可我们得到不该得到的东西,良心不是不许可我们受到引诱,只是不许可我们屈服于引诱。一切能够控制的情感都是合法的,一切使我们受到控制的欲念

  • 文章(專論)由常到變,居安思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1期  作者:王雄夫 出版时间:2001-10-10
    关键字: 居安思危 人生哲学 宗教信义

    而去,满园的蔬菜被淹没、被腐烂,这一个变化,是意外,是「常」中之「变」。由「常」到「变」,会令人错愕、惊骇、沮丧……许多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过去认定「常」是天经地义的、是顚扑不变的,如今一下子翻转了,这个冲击,让人对信仰、信心和人生的价値有了怀疑,为什么行善者不得善报?为什么十分的努力,只得到一分报酬、甚或没有!这个原因谁来解释?也许,这种不能解释的神秘,就是宗敎产生与流行的因素,法鼓山的圣严法师近日就说:「台湾企业家都很有自信,认为能赚大钱都是凭自己的能力

  • 文章陈立夫先生的人生哲学与养生要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7期  作者:吳子俊 出版时间:2010-07-10
    关键字: 陈立夫 人生哲学 养生要诀

    我为亲聆立公口述革命祕辛与养生心得,定然准时参加,深感获益良多!谨综合我研读立公有关著作,及其口述有关箴言,归纳其人生哲学与养生要诀两大要项,藉供读者研读体会与参照实行,以增进其为人处世的修养,与保健养生的功能。先就立公的人生哲学言,他秉持中华文化历圣传承的道统思想,由天道启示人道,而总结为「公」、「诚」、「仁」、「中」、「行」的哲学思想。一、「公」的真谛:是指要「大公无私」,不可「因私害公」。对人处事,「公正」「公平」;与人相处,「存小异而持大同」,追求

  • 文章(青年園地)媽媽您好辛苦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16期  作者:錢弘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敬爱的母亲 人生哲学 基督徒 求人不如求己

    一二人住进老人公寓度晚年,白天到公园晒晒太阳,在这异鄕客旅,也无人生情趣。中国数千年来如圣火传递,代代相传的大家庭制,虽遭时代洪流淘汰,但总也有他的优点。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物质享受不能与家人斤斤计较,耶稣常说的爱心,国父提倡博爱,蒋公创办黄埔校训——亲爱精诚,都是使我反省觉悟的啊!我最钦佩党国元老故吴稚晖先生的一句警语:『我离开人间的时候,不过多带走了一条短裤。』这就是我辛苦的母亲人生哲学,我敬爱她,却不能为她分劳。(七十五年五月寄自美国加州)

  • 文章逋仙四明人 梅情滿江馨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6卷 第2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14-02-10
    关键字: 林和靖 埔仙 杭州 人生哲学 诗作

    林氏宗谱》还记有其族兄之子过继他为养子,伴他终老。宋仁宗天圣六(一〇二八)年去世,享年六十二岁。逋仙系奉化人此说,还可引他《相思令·吴山青》为证,这是他晚年思念故乡奉化之作……二〇〇八年十月,奉化黄贤村立起了「林逋故里」的牌坊。据媒体报导:日本馒头始祖林净因系林逋的后裔,因其馒头品质上乘,深得日本天皇及宫廷贵人的喜爱,得天皇御书「日本馒头第一所」,并把每年四月十九日定为馒头节。林氏馒头在日本代代相传,迄今其后代还到奉化黄贤村寻根访祖呢!「逋仙」林和靖有他自己的人生哲学

  • 文章(专论)谈谈人生哲学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82期  作者:王雄夫 出版时间:1992-09-01
    关键字: 森泰吉郞 健康 长寿 成就感 人生哲学

    从「人生哲学」去理解,我相信森泰吉郞的人生哲学是:——过简朴平淡的生活可以健康长寿,奢华浪费只会招致腐败和崩溃。——他有今日的财富,是对他的努力他的成就的肯定,而他的人生所追求的就是「成就感」。当然,他的「格调」是「高」了一点,是超越了普通人的境界,但仔细的去思索,却又指出当下的一些问题:——为什么有钱的人和没钱的人不能是一个样子?一定要穷的住公寓、富的住别墅。这个观念是对还是错呢?——为什么有钱人过简朴平淡的生活,就批评他「愚蠢」?若他是穷奢极欲,挥霍无度,该不该

  • 文章老年人

    来源期刊:《富陽年刊》 第12期  作者:陸鼎慶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八十大寿 回忆兄长 老年感悟 人生哲学

    老迈的哥哥,追忆起他年青时代那种英俊潇洒的风范,今非昔比的沧桑,顿时一阵心酸,不知不觉流出了同情又感伤的眼泪,接着也就随便说了些内心感慨简短的话,竟引起了多少晚辈们的悲泣。由于我哥哥的不幸,连想起民间一句俗语:「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旅程,而我对这四个字别有一番说法:生老病死就是人生的喜、怒、哀、乐。生—是件喜事凡生男育女,做父母的或有祖父母的,皆是喜极万分,故谓「喜」也。老—是易怒的引发,更是固执心理的形成,因为人至老迈,智能减退,往往对任何事物难以接受称心

  • 文章中華民族的智慧之光(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1期  作者:金惠 出版时间:1991-02-10
    关键字: 药物学 医学 人生哲学 民主政治 中华民族

    西方医学所未曾有过的新认识,认为中国医学确实有相当的内蕴价值。第五、论人生哲学前述各节,是关于我们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科学和医药工艺各方面的贡献,现在再来谈谈欧美各国对于中国文化思想的服膺及其影响。自从义大利教士利玛窦(Mattes Ricci)来华传教,将中国四书译为西文寄回本国,彼邦人士读了以后,得到许多人的赞赏,认为中国人对于天地万物眞主宰的观念,实与西洋造物主的观念吻合。所以耶稣教士所著的宗教书藉,大都采取中国经书上的宗教思想,与天主教的道理比论而观。但

  • 文章快樂與痛苦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34期  作者:林永懿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人生旅途 快乐与痛苦 理智生活 享受人生 人生哲学

    自然现象,就如同白天与黑夜不断相互交换著,不足为怪。因此不需要夸张痛苦,也不必忽略快乐。重要的是要能接受痛苦的挑战,忍受痛苦的来临,并且要能调适自己的心情,将痛苦视为一种成长的经验,如此才能享受快乐,保持快乐泉源永不干涸,如此才是享受人生。有一句话:「一个没有参观过痛苦展览所的人,那么他只看见半个宇宙。」要知道一个人往往能在痛苦之中体会到更多的人生哲学,才会使人更趋于成熟世故。快乐是要自己创造的,而快乐之源也永远在等待能忍受痛苦之人,人生之途,点点滴滴,希望你能

  • 文章我体悟的人生哲学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5期  作者:吳仁傑 出版时间:2013-05-10
    关键字: 人生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 自力自强 人生经历

    我们在世间生活,不论士农工商,不管他干那一行,都有他的人生经历,都有不同的遭遇。因此,就有他对人生的看法,他的处世心态也就是他的人生哲学,有人志在仕途,遂向做官的道路发展。有人志在商业,遂向懋迁发展,有人志在山林,遂向荒野隐居与禽鸟林泉为伴;有人不求闻达,安时处顺,以读书撰述自娱。这些都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就是他们的人生哲学。论语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原无伐(夸)善,无施(表扬)劳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