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客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人客和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4期  作者:基隆 出版时间:1974-02-01
    关键字: 民间习惯 客人 字义 笔者

    「牙刷、刷牙」「红枣、枣红」「面包、包面」「中中」「地道、道地」「板车、车板」「大衣、衣大」等等,为数颇多。本题所谈「人客」和「客」两个名称,不论在字义上讲,或称谓上讲,原是无甚区别,大可通用,而且别处地方,多不分轩轾,随心使用,惟独阿拉宁波,鸿沟分明,绝对不可混淆。淸白门第,戚友造访,称为「人客」。秦楼楚馆,狎客登门,称为「客」。设或一时大意,脱口说错,见到家有光临,误说你家有「客」,作,听到固无所谓,若入主之耳,认为大不应该,不但

  • 文章西湖香市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2期  作者:計明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文化活动 商人 香客 旅游

    这些善男信女趁着花朝前的农闲季节,借着进香的名义,亲朋好友预先约定结伴来到杭城,换换空气,观赏西湖好风光,购买时新用物。焚香燃烛,下跪叩头,祈求神灵的福庇,五谷丰登,蚕桑丰收,丁生旺,由此来看,香市已不单单是宗敎信仰活动,已具有丰富的内蕴,含有旅游观光的文化生活,商业贸易的经济活动,只是涂上一层宗敎的色彩而已。香大都自备干粮,既节省方便又清洁合自己口味,乘着香船来到杭城各口埠,以松木场,江干、卖鱼桥、拱辰桥一带为多。香船多时每日可达数千艘,停泊埠头时则需

  • 文章塔山胡公廟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70期  作者:冠信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胡公庙 花岗石条 香客 胡公大帝 铸镬工人

    胡公大帝(俗称:胡公爷)的本庙在我们青田的临县永康县的方岩地方,胡公庙是建在方岩的后山半山腰中,庙依天然的山洞再加工的建筑,庙貌虽不甚恢宏,却很庄严,朝拜者来自全省各地,香身揹黄布进香袋,经年不断于途,香火之盛,可说冠于全省各寺庙。从平地登上庙门,有花岗石条砌成广阔的踏步级(石级),约有数百级,气势雄伟,沿途贩卖香烛和纪念品的摊贩众多。年龄大的进香雇轿上山,年轻的则徒步,热闹非凡,据说胡公爷非常灵验,有求必应,所以胡公庙遍布全省,几乎无县没有。据

  • 文章早年定海的特殊行業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74期  作者:行舟 出版时间:1999-04-20
    关键字: 柴纪 柴月 茅柴 报讣音

    相当辛苦,不过茅草树枝来自山上,祇要化力气去割取不需费成本;而柴纪抽取蝇头微利积少成多,忙过一上午也勉够生活开支了。自民国二十八年六月日军进占定海后,柴纪行业也被打断,以后煤炭输入,民间以煤球煤饼代柴,软柴硬柴自然乏问津而归于自然淘汰。二、催 早年定海城内民间遇有红白婚丧大事,排场面请客,请柬不用邮寄而由专差送达,还要代表主致意,这位专送请柬或口头报事之即叫「催」。「催」不是随便什么都可当,他要熟悉婚丧礼仪和风俗习惯,懂得应酬客套。因为红白

  • 文章在黄龍悠然村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67期  作者:何信峰 出版时间:2014-12-31
    关键字: 黄龙岛 悠然村 许永康 元宝石 文人墨客

    也不在乎。不久,一块一百余平方米的庄院突兀出现了。庄院四周长满月月红、西洋牡丹、芙蓉、雪球、金针花等,红、白、黄……色泽鲜艳,再加上青松翠柏衬托,构成一幅幽雅美丽的山里家;庄院正门的横匾「悠然村」三个大字雄浑遒劲、赫然醒目,门旁「东方诗词协会黄龙分会」的招牌不同凡响。来到这里,只觉得生意盎然,自有一片境界,文景观,令品味不穷。「花径不曾缘扫,篷门今始为君开」,我进门见屋舍轩敞,落落大方,古雅洁净,室内笔墨超逸韵味悠长。在我面前的是渔民诗许永康,他那年近六十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