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书生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雪嶠圓信大師和他的「雙瓣香」(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67期  作者:周冠明 出版时间:1999-10-10
    关键字: 圆信大师 锦衣书生 徐启睿

    锦衣书生徐启睿锦衣书生徐启睿(?—一六四五)字圣思,鄞县人。少即负才任气,好为侠义之行。善击剑,常著锦衣,佩剑出行。通琴艺、书法、篆刻,然未肯以艺求名。补诸生后,累试而不售,常仰天长叹:「天生徐公,胡乃老于草莽耳!」有请其赴宴者,既酣,乃拔剑起舞,谩骂座上之有权势贵客,并举剑拟之,众皆莫敢逼视,也有逃席而去的。于是群约戒约,不敢与之交。全祖望曾有《徐锦衣骂座》一诗赞之:四座且勿喧,谨避徐郎骂!徐郎骂自异灌夫,倘逢程、李将军亦所下。可怜钱江头,阿谁侔程、李

  • 文章同是书生同为僧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11期  作者:高照 出版时间:2001-11-10
    关键字: 书生 绘画 苏玄瑛 苏曼殊 李叔同

    曼殊蘇玄瑛與弘一李叔同,同生於十九世紀八〇年代。辛亥革命前先後遊學日本,均擅長詩文繪畫。民國初年各以文壇奇才聞名於世,壯年相繼遁入空門,逝後均埋骨杭州西子湖畔,成了人們猜度不透的一大人生之謎。爲此,世人有公論:曼殊旣激進又頹唐、旣入世又出世;弘一旣多才又風流、旣出世又愛國。他倆留給後人的感覺是:「不像和尙卻是和尙。」蘇玄瑛,一八八四年出生於廣東中山縣。因是日本的一位十九歲的下女河合葉子所私生,因此自幼便受家族「擯斥」,十三歲時身患重病,危篤不給醫,反擲進...

  • 文章樂清·洪百容先生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3期  作者:林藝 出版时间:1992-06-01
    关键字: 洪百容 抗日战争 西湖书生 杭州医院

    须知今古成功者,多是缊袍箪食人。△穷书生二十年代末,国内经常发生绑架事件。他第二次留学回国来到杭州工作,社会上流传讲他是一个既有钱又有学问的人。一日,突然来了一辆小汽车,把他接走了。家里人都不知他的去向,等了又等,到处打听,没有下落,大家都急得团团转。第二日,他忽然回来了听他讲,眞的被绑走了,绑票们在汽车里盘问了一番,他照实地作了解释,才晓得他确实是一介『穷书生』身无分文,砻糠打不出油,祇得把他放了。△『士林灰』百容先生生活俭朴,从德国留学回来,曾到家

  • 文章做夢想吃「綠豆芽」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10期  作者:朱鵬飛 出版时间:1995-01-10
    关键字: 绿豆芽 故乡 民间 故事 书生

    故乡民间故事「做梦想吃绿豆」这句话在象山流传很广。绿豆芽不是上等小菜,为啥连做梦都想吃?这里流传着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个书生,每日闷在书房里读书。有一日,他想到外面去散散心。七走八走,走到田野,回野里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手挈小篮在拔草。书生见姑娘相貌绝崭,心里一动,暗暗赞叹:「啊唷!这姑娘,好比是仙人下凡一样。」姑娘看到书生,眼睛一横,红着面孔,挈著篮过去了。书生见姑娘去了,心里老想着:「介漂亮的姑娘,能给我当老婆,该多好啊!怎样能得到她呢?」从此

  • 文章同是书生同为僧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4卷 第9期  作者:高志林 出版时间:2002-09-10
    关键字: 李叔同 苏玄瑛 书生 僧侣 抗日战争

    曼殊蘇玄瑛與弘一李叔同,同生於十九世紀八十年代,辛亥革命前先後遊學日本,均擅長誠文繪畫,民國初年各以文壇奇才聞名於世,壯年相繼遁入空門,逝後均埋骨杭州西子湖畔,成了人們猜度不透的一大人生之謎。爲此,世人有公論:曼殊既激進又頹唐,既入世又出世;弘一既多才又風流,既出世又愛國。他倆留給後人的感覺是:「不像和尙卻是和尙」。蘇玄瑛,一八八四年出生於廣東中山縣。因是日本的一位十九歲的下女河合葉子所私生,因此自幼便受家族「擯斥」,十三歲時身患重病,危篤不給醫,反被擲...

  • 文章三度晉謁謝公冠生先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8卷 第12期  作者:張兆鉅 出版时间:1996-12-10
    关键字: 谢冠生 三度晋谒 书生报国 法学泰斗

    行李尙寄存机场来不及提取,我就乘计程车直奔司法大厦,一到院长办公室,已经人事全非,听说谢院长早已驾鹤仙游,囘忆往事眞是「一语成谶」怎不令人泪洒满襟。一代伟人从此长眠安息,但他那种治学治事的精神,像剡溪的水,永远孕育着千千万万的子孙,成大事、立大业、千秋万世永垂不朽。凡是圣贤伟人,他必先知死而后知生,此与常人相反,谢院长是人中之龙,何时归天,早在其意料之中。今日我们纪念其百岁冥诞,下列几点我们应该要效法的:㈠谢院长是书生报国的典范,他生在多忧多难、长在战乱多变

  • 文章书生报国的潘公展先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7期  作者:章楚業 出版时间:1975-07-30
    关键字: 潘公展 生平家世 聪明好学 书生报国 创办上海晨报 创办华美日报 关心教育 出版言论选集

    **,实施宪政,建设国家,先生与国人无日不在艰难困苦中,尽最大的努力。在美阐扬文化赤祸蔓延,大陆变色,先生偕夫人赴美,集合了几位好友创办华美日报,以「詹詹」笔名撰著专论,阐扬中华文化,贯澈**素志,不顾毁誉,不计得失,克服一切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困难,集编译、评论、校对工作于一身,复奋其如椽之笔,批评时事,纵横议论,横扫千军,尽书生报国之本分,使中华民族正气永留于人间。民国五十一年夏,受推重担任纽约孔学硏究会会长,辟斥西方亲匪学人强欲牵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力战洋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