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书屋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徐文長的故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4期  作者:余行誠 出版时间:1995-04-10
    关键字: 徐渭 浙江名胜 青藤书屋

    靑藤书屋,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城中心地带的前观巷大乘弄十号。这是条古老的陋巷,苍灰的门墙,淸寂的庭院,萧瑟的秋风,幽咽的寒雨滴点声声,书屋窗塥正被细雨洒洗着,看上去不太起眼,但却是浙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靑藤书屋」竟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声名!原来,它是明代文士徐渭——徐文长的故居。徐渭,明,山阴人(山阴为秦置,隋废入会稽县,唐以后复置,淸代时与会稽县同属绍兴府治。民国废府,合山阴、会稽二县为绍兴县)。渭字文长,世人均以文长呼之而不名。又字天池,晚号靑藤。他

  • 文章映波、鎖瀾、跨虹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2期  作者:繆天華 出版时间:1995-02-10
    关键字: 浙江游历 三味书屋 苏堤 冷泉亭

    三味书屋」,立意深远百草园在鲁迅故居的后面,园很大,长着许多野草,还有几棵苍翠的大树,一个似乎是水池,如今是一个荒芜不堪而带神祕性的后园。它使我记起外婆家的荒凉的后园,同时也使我联想起《朝花夕拾》里所描写的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又有虫声鸟鸣的富有诗意的鲁迅童年时的乐土——百草园。由百草园转到卧房、书房,那里陈列着鲁迅少年时期睡的床帐、书桌、靠背木椅等,可以想见他年轻时的朴素勤奋的生活。离故居不远,越过一条大路就看见一道小石桥,过了石桥就是三味书屋

  • 文章静远书屋杂记(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9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89-09-10
    关键字: 静远书屋 杂记 查良钊 孩子头 朱家骅

    查良釗號稱孩子頭抗戰以前,我在南京國立中央大學任敎,得與査方季(良鑑)兄同事。方季兄原籍浙江海寧袁花。他治學甚勤,講解淸晰,爲學生所愛戴。抗戰時期,方季兄的故鄕袁花,爲我軍與敵軍爭持最久之地。我於戰後往訪,原有四千餘間房屋,刼餘者只二十分之一。且在淪陷期間,經重建又燬於砲火而再重建者,前後凡七次。地方損失之慘重,於此可見。抗戰勝利以後,我囘到杭州,大兒大元正準備考高中,需請一位家庭敎師。友人某君,爲介査良鏞君擔任。他方自大學畢業,中英文均佳。我接談之下,...

  • 文章静远书屋杂记㈠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3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89-03-10
    关键字: 静远书屋 杂记 王儒堂 屈文 袁世凯

    王儒堂本自教堂來最近,閱及七十年五月二十三日出版的「臺北一週」,載紐約消息:「王正廷手寫的英文本囘憶錄原稿,共二十五章,五八三頁,名爲『顧後瞻前』“Looking Back and Looking Forward”,由其次女公子安福,捐贈王之母校耶魯大學。」王,字儒堂,浙江省奉化縣人,今年爲其百年誕辰紀念。我初見儒堂先生,爲民國十年,我十七歲。時浙江省憲法會議,在杭州高喬巷省議會議場擧行。儒堂先生任議長,褚慧僧(輔成)先生任副議長,先君荀伯公任全體審議會委員長。三人皆爲老國民黨黨員,議...

  • 文章阳明书屋参观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12期  作者:項建章 出版时间:1999-12-10
    关键字: 阳明书屋 参观 全身画像 宋美龄

    利用周休二日,我与好友李佐良兄于十月十日参观久仰之蒋公阳明书屋,因它是蒋公最后最大的一座行馆,占地十五公顷,分为梅园、森林步道和书屋。阳明书屋建地约三百坪,屋前有照壁,分隔森林步道,照壁有中国国民党党史会标志的千秋万世四字,下有五只蝙蝠,意喩五福临门,另有如意图形,蒋公居住期间,阳明书屋属地上二层,地下一层的洋楼,窗外饰有不同的花纹,走廊较一般家屋宽敞,庭园靠门边有两棵四季桂,四季桂花香扑鼻。阳明书屋开放参观的部分为一、二两层,一楼正厅主题馆介绍蒋公中正

  • 文章千柱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4卷 第9期  作者:黃曙林 出版时间:2002-09-10
    关键字: 斯宅 千柱屋 斯民小学 书屋

    多少情趣。千柱屋无疑是斯宅诸宅之甲,还有这里的笔峰书屋也得林泉之胜,同样甲于一邑。从千柱屋后门沿山拾级而上即到笔峰书屋,千柱屋诸屋就踏在脚下。站在书屋边,可以看千柱屋的全貌,这是生活在大宅子里的人所不具备的。这个视角,让读书人的视野更为广阔,更为全面,更为傲然。笔峰书屋地址的精心挑选,不乏建造者的良若用心。笔峰书屋面积不及千柱屋之十分之一,但三层楼的书房不仅是斯宅诸宅所不具备的,在当时邑中也不多见。斯宅因林多茂盛古称上林,时至今日,百龄以上的古树仅存二百

  • 文章青藤书屋不朽藤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8期  作者:王維友 出版时间:2001-08-10
    关键字: 青藤书屋 徐渭 全才 诗文 书画

    绍兴前观巷有个大乘弄,弄内有一小院。这小院占地仅有亩余,四周高墙围环。院内修竹几丛,微风吹起,竹影婆娑。四角遍植芭蕉、石榴、葡萄、梅树、桃树并有兰花、萱草,一棵几百年的女贞,拔地参天,伟岸挺立,整个小院古朴幽静,超然脱俗。这小院就是我国画坛大写意派开山始祖徐渭的故居——青藤书屋之所在。徐渭,字文长,号天池,又号青藤。明正德十六年(公元一五二一年)就出生在这青藤书屋(那时应叫榴花书屋,徐渭之父徐锪的书斋名)里。他六岁入学,八岁能文,二十成名。此后,在书山墨

  • 文章「青藤」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2卷 第5期  作者:來載璋 出版时间:2000-05-10
    关键字: 徐渭 青藤书屋 戏曲 书法

    踏山阴道,游东湖畔,总不忘瞻仰明代「一介南腔北调人」和他的「几间东倒西歪屋」,才华横溢、风骨不凡的「越中才子」徐渭文长先生的故居。几株青藤,给人以无限的情思……七拐八弯踅进前观巷大乘弄,进乌黑墙门,经悄然小园,便见一狭小天井,中有径宽十尺许方形天池,池中竖有「砥柱中流」石柱。据说池通泉而不竭不溢;池西墙傍,留有当年徐渭手植青藤,枝干蟠屈。池上住房,便是先生当年栖身、读书之「洒翰斋」。文长先生因爱慕青藤长顽石而始年葱绿的倔强孤傲品性,便名为「青藤书屋

  • 文章静远书屋杂记㈡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4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89-04-10
    关键字: 静远书屋 杂记 翁文灏 龙泉剑 胡适

    翁文灝詩謝龍泉劍我最早得知翁詠霓(文灝)之名,由於其在北京任地質調査所所長。事緣私立浙江法政學校於民國十一年停辦後,將杭州刁茅巷自建校舍出售,連同節餘有現洋七萬餘元,組織保管委員會,以利息收入,供私校學生出國深造之用。初由先君任主任委員,先君逝世,由陳叔通(敬第)繼任。民國十八年以後,浙江法政敎育中斷,公私兩校畢業生力謀復校,推我到上海訪陳。陳謂:「該款爲數不多,不足供復校之用。故已全數捐助地質調査所。所長翁某,慈豁人,學有專長。其人雖貌不驚人,言不出衆...

  • 文章静远书屋杂记(五)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8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89-08-10
    关键字: 静远书屋 杂记 张人杰 蔡元培 孽海花

    張人傑三次主浙政老友楊愷齡兄,近以其所撰張靜江(人傑)先生年譜一册見贈,讀之甚感興味。張先生譜名增澄,浙江省吳興縣南潯鎭人。吳興有四大鎭,爲南潯、雙林、菱湖、靑鎭,我皆曾到過。尤其是南潯,向稱富庶,爲浙西絲業的主要產地。鎭上有嘉業堂藏書,我於抗戰勝利後往訪,主人劉翰怡君,特自上海囘籍相候。是日適爲國軍克復延安,劉乃以所藏「延安府志」一部見贈。先君荀伯公於淸末,應聘到杭州執敎,其門弟子中,有張篤生與張仲塏兩君,皆爲先君所器重。兩張皆南潯人,爲靜江先生之本家...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