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土共返回8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乡情采风)慈谿县战时乡土常识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64期  作者:謝振聲 出版时间:2016-03-10
    关键字: 慈溪 乡情 乡土常识 抗战 罪行

    不设防的慈谿县城(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鎭)第一次遭到日机轰炸。次年2月8日,敌机首次轰炸观海卫。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日寇竟然9次狂轰滥炸慈谿县城和观城等地,造成大量无辜民众伤亡,不少建筑被毁,其中刚建成不久的慈谿县立初级中学(今宁波市慈湖中学)校舍被炸成废墟。在那个遍地烽火的年代,作为一本战时乡土常识,该书既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慈谿的沿革、地势、天象、气象、山脉、河流、湖泊、交通教育、体育、农业、商业、机关、团体、党务、税收、消防、卫生等,又突出了战时特点。时任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65期  作者:湯強 出版时间:1972-10-31
    关键字: 宁波 故乡 乡土 谚语 集锦

    抬城隍聊齋誌異有「考城隍」,國劇中有「打城隍」,阿拉寧波則有「抬城隍」。所謂「抬城隍」也者,不是三元節日,迎賽城隍會,抬出城隍老爺巡視本境之謂,乃是一句俗話也。性喜捉弄的朋友,往往用花言巧語,慫恿忠厚老實之人,去幹祇有失敗不會成功的事情,結果非但閙出笑話,有時也會遭到意外損失。可是他本人心裡,還不知道是上了別人的當。類此情形,鄕諺叫做「抬城隍」。城隍者,木偶也!家鄕宴會,猜拳行令節目中,有一種「抬城隍」的遊戲,完全是戲弄性質。法以三人為一組,一聲令下,三...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63期  作者:強湯 出版时间:1972-08-01
    关键字: 宁波 故乡 乡土 谚语 集锦

    小鷄錢孩童們出外逛街,或下鄕郊遊,家長輩總是給他(她)們帶幾個零錢,藏在身邊,以備不時之需。這種零錢,阿拉鄕俗,不叫零用錢、點心錢,或車錢,稱之為「小鷄錢」。為什麽有這樣名堂呢?下文交代。昔日家庭婦女,家事空閑,不論貧富,多飼養小鷄一羣,旣可消磨時光,又可在過年時節,作為年菜之用,一擧兩得,何樂不為?此種養鷄風氣,尤以鄕村為甚,家家戶戶,無有一家不飼養者,不過數量多寡而已。小鷄在路上東竄西跑,孩童們也是蹦蹦跳跳,一不小心,失足將小鷄踏斃,主人出面交涉,你...

  • 文章編後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46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89-06-10
    关键字: 大陆 探亲 扫墓 乡土

    由於編者前往大陸探親,囘臺後才開始集稿,起步稍晚;同時印刷工廠也因缺少拼版工人,躭誤了一些時日,致使本期出刊稍有延遲,情非得已,尙祈諒解。不過,相對的,也對本刊有些許效益,那就是大陸之行帶囘來一些文稿資料及攝得一批風景照片,充裕了本刊的素材。編者此次返鄕探親掃墓,時間較爲匆促,而親屬分居温處兩地,祖瑩又在十六都,各地奔波,以致逗留靑田城鎭亦僅三夜而已,旅程十分緊凑,幸而事先略作安排,臨時又承漢中兄及臺聯會諸君子協助,所以想要會面的至親好友;想要遊覽的山川...

  • 文章有愛心的師兄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1期  作者:余我 出版时间:1978-11-06
    关键字: 怀念师兄 童年回忆 乡土情怀

    小時候,有一次,我爲了討好在私塾讀書的師兄(私塾老師的獨生子。),偸偸地從家裡拿出一隻小玉猴來送給他。這小猴子成人姆指那麼大,綠色中帶有一點紫紅。誰知道這小東西竟是我祖母的心愛物。過了半年,她老人家心血來潮,要找這件「小寳貝」?當然已經不在了。後來查出是我送了別人,心裏非常不快。她老人家在我們許多孫子當中,最疼愛我。例如父親常從城裡買來不少大小胡桃、黑棗、紅棗、冰糖等好吃食品,放在祖母的枕頭底下,給她老人家晚上睡不着時慢慢吃,但她自己常捨不得吃,偸偸地放...

  • 文章浙江台州的楊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1期  作者:葛忍 出版时间:1978-11-06
    关键字: 浙江台州 杨梅 乡土情怀

    在我們浙江省台州地方,有一句方言,「楊梅烏度,吃死啊心故」其意形容楊梅又黑,又大又甜,如果吃死亦窩心,表示愉快滿足口語。楊梅屬木本,山果科,在山坡地接枝培植長成,約五六年後,樹枝長高開花結果,靑果受陽光不同照射,所以,成熟有前後,枝頭懸掛着靑紅綠紫顏色,構成一幅美麗畫面,非常誘人,人未到樹下,已先流口水,望梅止渴名言,在此時可得證實。楊梅成熟時期在每年端午節前後,上市約四十天,台灣因土壤氣溫等不同,曾試接數次未成,台北西門町街傍,偶見小販出售野生楊梅,其...

  • 文章閒話浙江「錦荔枝」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2期  作者:陳文超  出版时间:1978-12-06
    关键字: 故乡特产 锦荔枝 乡土情怀

    我們剛到台灣之初,在菜市場看到有賣那些「滿是疙瘩靑而發白」的瓜菓仔,弄不清它到底是」啥物事」?要怎麽個吃法?好奇地問詢之後,才曉得原來是「苦瓜」。旣然它是個「苦」的「瓜」,那一定是做藥用的!後來在本省籍的朋友家裏吃飯,或台灣式的飮食店裏「打尖」,都曾嚐到了苦瓜做的菜。雖然還略帶點兒苦味道,却決不是像先前所猜想的那種苦勁兒。據說它還是一道清涼袪暑的家常菜蔬呢。吃過了幾次,不論是煎、炒、燉湯,都覺得它價廉物美,蠻經濟實惠的。因而苦瓜從成便成為我們餐桌上的常品...

  • 文章憶富春江鰣魚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樸庵 出版时间:1979-02-06
    关键字: 乡土回忆 富春江 鲥鱼

    尹县长坚留吃饭,并告佐餐有富春名产,活鲜鲥鱼,家兄听说活鲜鲥鱼,祇得留下,及其开桌,果有巨盘(当时二尺巨盘,亦所罕见。)盛鲥鱼乙尾,用荷叶衬底,全身洁白,如碧中镶玉,煞是好看,鱼肉置火腿、香菇、开洋、笋丁等,因此腹部鼓起,油釆粲然(全系本身脂肪,并未另外加油。)系隔水蒸熟,其味鲜嫩无比,虽见油脂,但不腻人,据尹县长告:1.此鱼离水即死,故捕鱼者,连水出售,其送杭州、上海及南京者,须用冰块装运,其味大减。2.此鱼不能去鳞,因其脂肪,均在鳞下,如欲去鳞,必将损

  • 文章民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6期  出版时间:1978-06-06
    关键字: 民歌 传统风俗 乡土回忆

    一爬山豆,爬山娘,爬去爬來去望娘。半夜聽得河水流,我娘一去不囘頭。二艷山紅,朶朶開,爹爹接倜老奶奶,脚又大,嘴又歪,梳個毛纂往前栽。三么妹乖,嫁秀才,轎轎去,馬馬來。白綢衫,緞子鞋,莫得么妹那裡來。四三月裡,桃花紅,桃子開花李子紅,李子樹上掛燈籠,風吹燈籠團團旋,火燒燈籠滿天紅。五瀋老鼠,夜夜來,鍋裡熟的角角米,灶裡燒的把把柴,又鄺骰子又打牌。六大老爺,上任來,要請客,要請梂子客,張秀才,王秀才。吃不奶胎濶七麻雀麻雀打筋斗,一打打在孃孃後門口。我問孃孃那...

  • 文章奉化農村民間習俗碎拾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8期  作者:陳震旦 出版时间:1978-08-06
    关键字: 奉化农村 民间习俗 乡土回忆

    離開故鄕奉化已二十九易寒暑,有人說光陰如箭,日月如梭,眞的,日子的確過得太快了。二十九年前故鄕農村民間的習俗,仍是在腦海裡記得淸淸楚楚,一點兒也不模糊。茲將想到的點點滴滴滙成一束,和吾鄕長們共敍囘憶。溪畔洗衣棠聯絡感情我生長在一個地處偏僻的鄕間農村,全村住戶共僅三百餘家,居民大多以農爲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秋收冬藏,整年兢兢業業,安份守紀,過着很安祥的日子。村前有一條溪,溪水深及膝蓋,從溪面往下看,可以看得淸楚溪底下的粒粒沙石,可以數得出溪底下往來嬉戲...

共85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